《皇都篇》
皇都者,据今都会而为言,约形势则若彼,详沿革则若此。盖不如研京十年,练都一纪,鸿篇巨作,纂组雕龙。若夫文皇传十首之吟①;宾王构一篇之藻②。节之中和③,固所景仰;归于暌遇,亦用兴怀。俊逸清新,古人蔑④以加矣;还淳返朴,斯篇三致意焉。惟彼陶唐此冀方,上应帝车曰开阳⑤。轩辕台榭虽莫详,职方有幽无徐梁⑥。要之幅员长且广叶,山河襟带具大纲。列国据此士马强,可以雄视诸南邦。辽金以来始称京叶⑦,阅今千年峨天阊⑧。地灵信比长安长⑨。玉帛奔走来梯航⑩,储胥(11)红朽余太仓。天衢十二九轨容叶(12),八旗居处按界疆。朱楼甲第多侯王,槐市(13)陆海(14)无不藏。富乎盛矣日中央,是予所惧心彷徨(15)。乾隆十有八年岁在癸酉孟夏月御笔(此处有圆、方两印)
注 释
①文皇,指唐太宗。唐太宗逝世后,谥曰文,故谓文皇。《十首之吟》指唐太宗所作《帝京篇十首并序》。参见《全唐诗》卷一,《太宗皇帝·帝京篇十首并序》。
②宾王,即骆宾王(公元640-?)唐婺州义乌人。高宗末为长安主薄,以言事得罪,贬临海丞。文明(684)中,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则天,骆宾王参与起草讨伐武则天檄文,文锋犀利。相传武则天读檄文,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后徐敬业兵败,骆宾王不知所终。骆宾王诗文俱佳,与同时王勃、杨炯、庐照邻齐名,称四杰。《旧唐书》有传。“宾王构一篇之藻”指骆宾王所作 《帝京篇》,参见《骆宾王集》。
③中和,儒家中庸观念,不偏不倚、宽猛相济、政治平和之意。
④蔑,在这里是“无”的意思。
⑤帝车,指北斗七星。《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开阳是北斗星中第六颗星的名字。此句的意思是说,由陶唐氏开辟的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上方正对着开阳星的位置,因此北京具有作为帝都的吉兆。
⑥职方,系《周礼·夏官·大司马》中的一篇,作者不详,大约成书于战国,是我国古代重要地理著作。幽,即幽州,徐即徐州,梁即梁州,皆古九州之一。关于古九州,史书说法不一。《尚书·禹贡》记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周礼·职方》所记,有幽、并,而无徐、梁。关于幽州,该书记为“东北曰幽州”,包括今北京、河北北部及辽宁南部一带。《尔雅·释地》所记,有幽、营,而无青、梁。这里“职方有幽无徐梁”是说以今北京为首府的幽州自古就是我国北方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
⑦指辽南京和金中都。
⑧阊,即阊阖,传说中的天门,亦指皇宫正门。天阊,指北京。
⑨疑此段上句缺落。原因盖在乾隆,工匠岂敢漏刻?下句意思是北京乃人杰地灵之宝地,比汉、唐长安城更适合于作国都。
⑩梯航,指登山之梯和航海之船。也指登山与航海。这里是说北京是玉帛汇粹之地。此句典故出自《汉书·食货志》,其中描述“文景之治”的富庶景象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11)储胥,原意为木栅藩篱之类,作为守卫之用。这里指盛粮食的粮仓。这句是说,北京是万物珍宝汇粹之地,皇家太仓里存粮丰盛,朽烂了也吃不完。
(12)天衢,即天路。衢是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通显之地。天衢,指京师。轨,指车两轮间距。古代各国车轨间距不一,故秦始皇搞“书同文,车同轨”。九,泛指多样化。这里是指清政府在对待各民族政策上,不搞整齐划一,能够兼容并蓄,团结了汉、蒙等民族,靠满、蒙、汉八旗来巩固统治、保卫边疆。
(13)槐市,汉长安市场名,在城东南,以其地多种槐树而得名。这里指北京的市场。
(14)陆海,旧指关中一带。《汉书·东方朔传》记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朔进谏:“汉兴……都泾渭之南,此所谓天下陆海之地”注曰:“高平曰陆,关中地高故称耳。海者,万物所出,言关中山川物产饶富,是以谓之陆海也”。这里是说北京百货汇集,市场繁荣。
(15)这句是说,尽管大清政权巩固,京师繁荣,如日中天,但乾隆帝仍心存警惕,彷徨担忧,表明居安思危之意。乾隆的担忧颇具远见,他逝世以后,“康乾盛世”也随之结束了,清朝开始走向逐渐衰落的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