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天伦之乐 → [转帖]名为“虎妈鹰爸”实为“严母慈父”------从“虎妈鹰爸”身上学什么


  共有71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名为“虎妈鹰爸”实为“严母慈父”------从“虎妈鹰爸”身上学什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金色童年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28 积分:81972 威望:0 精华:17 注册:2009/3/10 15:32:00
[转帖]名为“虎妈鹰爸”实为“严母慈父”------从“虎妈鹰爸”身上学什么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0 14:59:00 [只看该作者]

名为“虎妈鹰爸”
实为“严母慈父”
——从“虎妈鹰爸”身上学什么
 
河北邯郸县丰栋

近日,“虎妈鹰爸”的另类育儿方式在网上引发热议。
据报载:“虎妈”为了女儿更优秀,通过种种高压手段,让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从其7岁女儿因一首钢琴曲弹不好被强迫从晚饭后一直练到夜里,中间不许喝水或上厕所这一片段,可见“虎妈”绝非浪得虚名。
“鹰爸”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制定了“凶狠”的育儿法,从孩子6个月起就进行长期的超常体能锻炼,强度直逼极限。近日,在零下13℃、20厘米厚的雪地里逼4岁的儿子裸跑的视频在网上迅速蹿红。
对“虎妈鹰爸”的做法,很多家长难以接受,大部分家长呈一边倒地批判,甚至有人称其为“动物”父母,“狼虎教育”。
所有人都曾是孩子,都经历过“成长的烦脑”,却往往体会不到父母养育的辛劳。自己做了父母,有了亲身经历,就会深深地感受到育养儿女是怎样的不易。笔者也身为人父,对“虎妈鹰爸”的良苦用心深有感触,相信他们绝非无情冷血,变态发狂。
“虎妈”蔡美儿幼年随父母移民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现其17岁的女儿蔡思慧,在其“凶狠”的教育培养下同时被哈佛耶鲁大学录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对于虎妈,大女儿蔡思慧充满感激。现蔡思慧已开博,主要内容就是感谢母亲的严格管教。
“鹰爸” 何烈胜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40得子,被称为“裸跑弟”的儿子是早产儿,出生时左脑室出血,脑蛋白密度低下,血管瘤,脑水肿,黄疸,脑容量小,是出生医院有史以来接生月份最小,病情最复杂的婴儿。其妻为了孩子专门在家做了全职太太。师范院校毕业且有过7年教师经验的何烈胜,结合自己十几年经营企业的社会实践,经研究和思索,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儿子情况的训练计划,并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每两周进行一次调整。
爱无需多言。不管“虎妈鹰爸”的教育方式如何不为大众所理解,但天下父母的心都是相通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现在更健康,将来更优秀。虽然“鹰爸”为了“小鹰”的健康采用的方法过于残酷,“虎妈”为了“小虎”更优秀使用手段有些发狠,但这都是出于爱,只是“虎妈鹰爸”爱孩子的方式方法和大众有所不同。
“虎妈鹰爸”做法的对错与否,我不敢乱加评说,但在其“虎鹰教育”中体现的挫折教育理念却值得很多家长思考。当下多数家长大多过于溺爱孩子,别说有意让孩子经受挫折,就连洗衣端饭等简单的家务都很少让孩子上手,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一遇挫折就自暴自弃、只图自己享受不关心他人等等“公主病”和“太子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虎鹰教育”模式,恰巧给我们的上了很好的一课,而这种以“挫折教育”为底垫的教育模式,在国外也十分“流行”。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
在美国,青少年从小的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12岁以后就给邻居或自己家剪草、送报赚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赚钱。
在日本,许多学生课余时间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
天下没有不心疼孩子的父母,只有不心疼父母的孩子。孩子们都爱吃糖,讨厌吃药,这是天性。原因很简单,糖甜药苦,吃糖舒服,吃药难受,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做父母的都想让孩子舒服高兴,没有那个父母愿意让孩子痛苦难受,这自古就是天下父母育养子女的大体模样,也是“虎妈鹰爸”的育儿方式为何不能被大众所接受的主要思想根源。
爱不是糖,但比糖要甜千百倍,因为这是父母用心酿的蜜,是世界上最甜的糖。爱孩子,疼孩子是人之常情,但要爱的深远,疼的适度。过度疼爱就是宠惯,就会让孩子在溺爱中受伤。事实是,今天越溺爱,明天越痛苦;害的是孩子,吭的是父母。
愿广大父母通过“虎妈鹰爸”的争论,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今天“掌上明珠”明天“受罪吃苦”,今天“挫折铺路”明天“更多幸福”。


金色童年,快乐无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