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彩云之南 → 代发----知青画册的思索 作者:屏新故人


  共有338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代发----知青画册的思索 作者:屏新故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雷午寨主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90 积分:1996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31 14: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3 22:09:00 [显示全部帖子]

        “今天当我们在欣赏画册、回忆知青生活时,常常让我想起那些被掩埋、被抛弃、被侮辱的知青们,不知他们现在是否瞑目,又魂归何方?!要知道这些做了孤魂野鬼的知青们,不是死于战乱;不是死于自然灾害;不是死于疾病;不是死于意外事故;而是非命于狂热、激情、无知、传统、绝望……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该失去的生命凋谢了,谁能说得清他们的死是轻如鸿毛还是重如泰山?还有那些至仍徘徊在贫困线上,那些身残生病的的知青们,又有谁来关注过他们?

                                                                                                                    ——屏新故人

感谢“红土地青春”转来的文章!

《青春》画册出版之后,赞誉者有之、诋毁者有之、不满者有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楼主的文章抛开了对它的评价,写出了自己的思索。

    “青春”,无疑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灿烂的年华,在红土地上,我们用青春书写了激情、奋斗、苦难、无奈、彷徨、思索。红土地赐予我们知识、磨练、伤病、还有死亡。

   作为共和国抹不掉的一页,“知青”是客观存在着,不管你怎么抹杀、遮掩、淡化、都是枉然。因为有这近两千万人在那里,他们是不会将自己的经历忘掉的。他们的家人是不会忘掉的。这就是“历史”——用泪水、汗水、鲜血写下来的“知青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谢谢“红土地青春”!

谢谢“屏新故人”!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雷午寨主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90 积分:1996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31 14: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8 19:31:00 [显示全部帖子]

感谢“东勐”朋友发表的跟帖!

    确实,“知青”作为一个群体,“早就分化到社会各个阶层,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想法”。有的朋友退下来后就全身心投入到知青的活动之中,为活跃大家的生活、娱乐而做“志愿者”,先后组织了“8.2化工大学汇演”、“1.19保利剧院演出”、编辑出版了《八千子弟》文集、组织了“4.2为云南旱灾的募捐演出”、组织了“北京红土地八千子弟艺术团”、编辑了《青春》画册,目前大家正在筹办《北京赴滇知青文物、图片展览》。

    在这些活动中,当年互不相识的老知青成了好朋友,活动的圈子扩大了,身心得到了愉悦。这样,组织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现在,尽管我们不愿意、现今社会还是进入了商品社会,举办各种活动都需要经费,干什么都要花钱。这是不争的事实。好在,知青们自愿捐款、捐物,发掘社会资源,募集资金,用来支持集体的活动。《情系红土地 爱在彩云南》联谊活动的经费都是有清楚的账目的。经过从活动财务组了解,可以说,大家的钱没有被组织者吃、花过一分。艺术团的服装、道具都是用自己缴纳的团费添置的,……

    这次《青春》画册的编辑出版,在编辑上,名单的颜色太淡,图片反映的知青面有限,成本偏高个不足的问题,在联谊会召集人会议上已经提出。为了编辑此画册,前后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反复号召、多方征集,两位主编一直在忙碌,出版后仍要自己出资购买,各团召集人同样是积极动员、收集照片、扫描照片、努力将素材上报,……这些都是无偿的、义务的,也是应该的。

    以上这些,“东勐”朋友不知是否了解?

    可以告诉大家,画册的账目已经建立,有专人负责,会清清楚楚地公示给战友们的。

    说到“被XX”,这是很时髦的提法。确实,画册照片没有照顾到所有方面。主编朱忆平在画册的“跋”里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画册不是一本单纯的老照片集锦。本着尊重差异性,坚持包容性,力求客观性的原则,我们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以纪实的角度,在选择照片的同时,也从现有知青回忆文字中选编了近百个故事。……向因版面篇幅所限未能入选的照片的拍摄(提供)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编辑思路,大家送来的3000多张照片,肯定要有一些筛选,为了表达编辑的思想意图不可能都要用上。我想:主编的愿望是尽量全面反映赴滇知青的经历,当然也想反映“东勐”朋友的情况。如果这样就算“被代表”了,引起反感。我想大可不必。

    最后,就是我跟帖中比较敏感的“诋毁”一词了。因为画册印好后,我听到了各种议论,像“东勐”战友探讨问题的态度,是完全商榷性的,要了解情况的态度。有些话你听到后让你“涨脖子”,血压高的朋友都会气出危险来。我也无意指责这些人,有的“一些知青离群索居,不与知青同学发生任何联系,不参加任何知青的聚会和联谊活动;一些同一营、连的知青老死不相往来;一些人甚至不愿意再提自己曾经的知青身份;就是因为过去的遭遇在知青们心中播下的阴影,几十年挥之不去;更有许多知青甚至不敢再掀开那块伤疤。——屏新故人”每个人在红土地上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极端排斥“知青”经历的确是大有人在,他们对知青活动的抵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必要将其他人的无私奉献、无偿努力,冠上各种不堪的帽子。故而,我用了“诋毁”一词。这些情况“东勐”朋友不了解、不理解,是可想而知的。我还是那样说:知青“是不会将自己的经历忘掉的。他们的家人是不会忘掉的。这就是“历史”——用泪水、汗水、鲜血写下来的“知青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以上文字与“东勐”朋友商榷。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雷午寨主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90 积分:1996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31 14: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3 20:44:00 [显示全部帖子]

“宽怀、释然地设计自己的余生,过好后来的每一天。”——红土地青春

 

同感。祝愿战友们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雷午寨主
  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90 积分:1996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31 14: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17 8:59:00 [显示全部帖子]

感谢“二黑”朋友的肺腑之言!

大家四十年后聚集在一起,出版文集、画册,就是要追忆我们那时的青春年华,用“知青朋友们提供的那些弥足珍贵的旧照片”“尽量完整地再现我们曾经的岁月”,别无他求。

这次去昆明,我们的画册得到了在昆明的朋友们的不少赞誉,说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谢谢“二黑”朋友!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