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原创】漫话“蟋蟀宰相”


  共有84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漫话“蟋蟀宰相”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山雄鹰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100 积分:30523 威望:0 精华:42 注册:2011/8/30 13:31:00
【原创】漫话“蟋蟀宰相”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3 14:55:00 [只看该作者]

   斗蟋蟀是中国民间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而且还是一项颇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因为除中国或华人聚居的地区外,尚未听说其它民族亦如此酷好此戏。小小蟋蟀,牵动着千万人的心,从古至今,自宫廷到民间,喜好此戏者大有人在,其中宋代的“蟋蟀宰相”是比较有名的。

   相传斗蟋蟀始于唐代,到了南宋有较大发展,当时的京城杭州城里斗蟋蟀活动就十分活跃。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载,当时杭州人极喜养斗蟋蟀,“促织盛出,都民好养”,很多人在街上就斗起来;“每日早晨,多于官巷南北作市,常有三五十人火斗者。”因为玩者众多,城外农民专有人捕了来卖给城里人,“乡民争捉入城货卖”,而且价钱很贵,“斗赢三两个,便望卖一两贯钱。头生得大,便会斗,便有一两银卖。”当时还出现了专以驯养蟋蟀位置也的所谓“闲汉”。

   斗蟋蟀也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南宋太师平章贾似道就是一个著名的蟋蟀迷。据《宋史》载:“襄阳围已急,似道日坐葛岭,起楼台亭榭……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人,戏之曰:此军国大事耶?”当时蒙古人进攻中原,形势十分危急,但作为太师平章军国重臣的贾似道,却置国事于不顾,仍然还在陪着群妾斗蟋蟀玩乐,可见其何等昏庸!为此他背上了千古骂名,后人戏称之为“蟋蟀宰相”;而且自此之后,斗蟋蟀之戏也因他而成了“玩物丧志”,乃至误国误民的代名词。

   从另一方面看,抛开贾似道为政的功过不讲,单就他玩蟋蟀的技巧来说,不能不承认,确有很值得称道的东西。他对蟋蟀不仅是玩玩而已,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写的《促织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此书共二卷,分论赋、论形、论色、决胜、论养、论斗、论病几部分,对蟋蟀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虽其中不免虚妄,但总的来说,确是当时玩斗蟋蟀的总结,极多科学的内容。后来出现一系列《蟋蟀谱》、《促织经》,几乎无一不是以贾氏《促织经》为蓝本,除了内容上少有增益,体例上没有什么突破。贾氏《经》前有一段《促织论》,是一篇内容丰富的蟋蟀专论,作者首先探讨了人们玩斗蟋蟀的原因,主要在于蟋蟀虽为“微物”,却有“似解人意”的灵性,尤其是二雄相争的“英猛之态”,是其它小生物所不具备的,而这正适应了寻胜猎奇的“人之所好”,故君子“夺而爱之”。他还通过对斗蟋蟀历史的考察,进一步说明这项活动所以受到公子王孙,乃至庶民百姓的喜爱,有其必然性。更重要的是,他对蟋蟀的生活习性、品种优劣、调养医病诸问题多有精辟见解,并对蟋蟀的形、色、斗、养等问题有更细致的论述。

    总的来看,贾氏对蟋蟀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他对《促织经》实际上建构起独具特色的“蟋蟀学”的雏形,对现代昆虫学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山雄鹰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100 积分:30523 威望:0 精华:42 注册:2011/8/30 13: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3 15:03:00 [只看该作者]

    重要更正:

   本文的第二自然段倒数第二行中“驯养蟋蟀位置也……”应改为“驯养蟋蟀为职业……”,特向大家致以歉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源源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44 积分:646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12/12 22: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3 21:26:00 [只看该作者]

小小蟋蟀学问还挺深奥。拜读了,长知识,谢谢楼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