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转帖]新疆首府给我们的礼遇


  共有103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新疆首府给我们的礼遇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冷燕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435 积分:93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21:49:00
[转帖]新疆首府给我们的礼遇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7 7:12:00 [只看该作者]

                  新疆首府给我们的礼遇

   又是一年的9月三十,又到了国庆节,绵长的思绪将我带回了1965年9月30日及随后的国庆节。这两天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日子。那年,经过四天三夜的长途跋涉,列车把我们这群热血沸腾,充满为国报效理想的北京娃带到了到鸟鲁木齐。当列车刚一靠站,我们怀着新奇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就马上跑出车厢时,迎接我们的没有鲜花和掌声,也没有灿烂的阳光,而是雨雪交加的坏天气。老天爷好像是故意要给我们这群北京娃来一个下马威,特别考验一下我们这些小青年的承受力和应变能力。阴冷的天气首先就锻炼我们的适应能力,它用巨大的反差告诉我们,你们已经离开了风和日丽的首都,到了随时都会气候大变脸的异乡。它似乎在提醒我们:姑娘小伙子们,你们要有思想准备,要学会保护自己,这里已不再是你们了如指掌的故乡热土,而是塞外边疆了。早穿皮袄午穿纱,可是这里的家常便饭了。离京时我只穿了一件自己缝的半截袖祚蚕丝汗衫,来新疆时我也只带了一件夹袄、一件长袖单衣和一件棉猴,下身也只有一条制服短裤和一条单裤,再无其他衣服。不是我不想多带衣物,而是家里穷,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衣服可拿.九月底就这么冷,也是我始料不及的.但是列车不容许我们龟缩在车厢内太久,我只得随着人流,大步流星地跟着队伍往火车站附近唯一座楼狂跑。因为棉猴我放在自己的小帆布箱子里,而箱子我托运了,不能马上拿到。没有御寒的衣服,我只能帔着招待所的棉被御寒,等着带队的老师帮助我取回小箱子,穿上棉猴才敢爬出被窝。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在新疆无论何时,只要上路,就得随时随地都要带上御寒的衣服,以防不测。

   到了乌鲁木齐,我们这些北京来的年轻人享受到了一次礼遇。自治区教委安排一顿丰盛的晚宴为我们接风,特意让我们去当时乌鲁木齐的一家大饭店,吃一顿新疆风味的大餐。我跟着大队人马一起,走到现在才知道名字的饭店,吃了平生第一次丰盛的晚餐。

   那时鸟鲁木齐楼房极少见,除了火车站附近那座孤另另的楼不高,饭店也只是个低矮的小楼。说它们不高,可能是我还以北京为参照.路也是泥泞不堪,总之再也看不到北京那样气势宏伟的建筑了。但是,这就是我以后生存和贡献力量的第二故乡的首府呀!雨雪后的乌鲁木齐路很不好走,到处是泥泞和水洼。我觉得那天我们在寒风刺骨中走了好半天才走到饭店,那是一座二层小楼,到那里时大家在台阶上蹭了半天鞋子上的泥。那天的饭菜全部是清真的,这是我到新疆学到的第二个新观念。从那时起,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意念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头脑里。餐桌上摆满什么糊辣羊蹄、烤羊肉串、水煮羊头、羊杂碎等我从来没有吃过东西。四天三夜的干坐火车的旅途劳顿,人显得特别的疲乏,没有胃口,加上牛羊类肉食特有的膻气,大家都不习惯食用。仅管教委同志和我们的带队老师一再夸耀这些美食,可是除了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都吃的很少,我当然也不例外,没吃饱饭。但毕竟这是我们作为尊贵的客人享受到的高规格的待遇,吃过了这餐踏上新疆土地的正规饭以后,从此我们就是新疆的主人了。饭后,教委同志宣布,自治区领导邀请我们这批北京来的支边青年列席观礼十年大庆活动。这可是高规格的待遇呀,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享受得到的,听后,我和大家精神为之一振,兴奋异常。

   国庆节的早上,我们顶着刺骨的寒风,踏着泥泞,列队从招待所来到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的大十字人民广场,端坐在潮湿的地上,看一队队马队、骆驼队、货郎队、腰鼓队、兵器队以及各种民族都有的群众游行方队,一一经过主席台,接受新疆党和政府领导人和以贺龙为首的中央慰问团的检阅。那场面在新疆那肯定是挺壮观的,但对我们这些参加过多次北京五一、十一游行、狂欢的学生来说,除了马和骆驼以及摇着拨浪鼓的货郎们让我们感到多少有些新奇好玩外,就是大炮坦克也进了城少见。论埸面、论参加人数当然都无法与北京相比了。但是这一天的我们身份不同凡响,我们不是被检阅者,而是破格被允许参加列席观礼的人。这一特殊而且高规格的礼遇,让我们感到心里很不平静。别人我没问过,起码我当时很受震动,一群乳臭未干的年轻人何德何能,竟然受到如此殊荣。为了对得起新疆给我们的特殊礼遇和寄予的厚望,我下决心日后一定好好学习,早日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安心在边疆扎根一辈子,为边疆繁荣稳定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四十二年转眼过去了,当年的黄毛丫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可我仍旧为了当初的礼遇感动,我也为自己感动,因为我没有嫌弃贫穷落后的祖国边疆,四十几年我为它献出了青春汗水和心血,我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那份诺言,始终牢牢地把根扎在了新疆!


                                                                                            转自月亮阿妈的BLOG


1965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2004年和当年战友们共同出版《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一书,为北京和新疆真实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散淡山人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637 积分:12600 威望:0 精华:63 注册:2011/10/27 6: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7 9:50:00 [只看该作者]

1965年国庆,正好是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我们农垦学校的天津支青有幸参加了庆祝游行。几十个同学敲洋鼓,吹洋号,指挥是机务班班长郑羽,我是抬标语牌的。从人民广场一直抬到自治区博物馆,最后还要抬回来,累个贼死。记得农垦厅的游行队伍通过主席台时,因为鼓号队的吸引,王恩茂还特意请贺龙注意我们的队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