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天伦之乐 → [转帖]学者称家庭教育被应试绑架成帮凶 家长本有选择


  共有112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学者称家庭教育被应试绑架成帮凶 家长本有选择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金色童年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28 积分:81972 威望:0 精华:17 注册:2009/3/10 15:32:00
[转帖]学者称家庭教育被应试绑架成帮凶 家长本有选择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3 9:14:00 [只看该作者]

 

学者称家庭教育被应试绑架成帮凶 家长本有选择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的无数家长正以爱孩子的名义破坏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他们对此却浑然不觉或无能为力。实际上,在应试教育的  大环境暂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家长们依然有选择的余地。
 
  “你的家庭到底是给孩子提供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还是让他多上一门课,家长们都是可以选择的。”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说。

  近日,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行的一次教育沙龙中,杨东平批评了家庭教育当中普遍存在的反教育现象,认为整个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这种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已经出现,家庭教育被挤压到几乎荡然无存的地步。

  中国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渐被学校和家庭毁掉

  杨东平认为,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重要功能,不可替代。他说,孩子个性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主要是家庭的功能,只有父母才能“一对一地、深入地、无微不至地观察、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提供的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基本教育,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孩子,不可能像家长那样细心地观察孩子每天的变化。“所以,西方的学校为家庭教育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孩子甚至没有太多时间睡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比国家规定的时间少了1小时23分。他们比美国、意大利、瑞士的同龄人每天要少睡四五十分钟,在高中阶段,这个差距扩大到了一个小时以上。

  杨东平说,中国的许多家长在分数和考试面前,可以不顾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弃了做人的基本教育。只有当孩子失去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后,家长才会痛苦万分地反省:在孩子的健康和分数之间,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前者。

  “中国的孩子是非常聪明可爱的,可惜有很多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逐渐被毁掉了。一半是被学校毁掉的,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杨东平说,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操之过急、过于恐慌、拔苗助长等等。“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提出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已经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杨东平举例说,曾有媒体报道,南京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生,考了44种证书。在北京,一些小升初学生的推荐材料厚达100多页,各种获奖证书、证明琳琅满目。“这是好的教育吗?这能够帮助孩子成才吗?”杨东平说,很多情况恰恰相反,“在好的教育中,人格养成、身体健康恐怕是第一位的”。

  他认为,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他列举了一位在日本的华人家长的博客,其中日本幼儿园对孩子实行严格的人格养成的教育,让杨东平印象深刻。譬如,日本幼儿园通过每天的穿衣、换衣等,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幼儿园里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都穿短裤上学。那位华人的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没有数学、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也不学轮滑,也不教游泳”。“问教什么?答案让你永远也想不到:‘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还教什么?‘教会说谢谢’”。

  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家长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杨东平说,“他们所要改变的主要就是一些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他希望家长们淡化分数竞争,破除名校崇拜,不要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奇谈怪论所迷惑。

  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在中小学的学习成绩与他今后的社会成就没有直接的关系。据杨东平了解,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培养出了23位院士,学校完整保留了他们高三时的学习成绩。调查发现,从分数上看,在这23个人中,当时位居年级前十名的只有5人,居于前30%的有15人,居于中间40%的人有2人,居于后30%的有6人。

  教育界还提炼出了“第十名现象”。杨东平解释说,在我们离开学校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回头看,当年班级里的学习尖子、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往往表现平平,不见踪影,而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有所成就的,反而更多的是那些成绩在班上中等偏上和不太受老师“待见”的学生,“第十名现象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杨东平提供的分析是:学习尖子为了在学校保持优秀,透支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时间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兴趣等。“而走上社会以后,真正产生影响的并不是你中小学的考试成绩,而是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杨东平说,对于小学生来说,考60分和考90分没有什么区别,保持他们的身体健康、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但是,在中国的家长,尤其是城市的家长中,正蔓延着一种群体性的恐慌,他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今天的儿童正生活在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杨东平说,孩子们的起跑线不断前移,从原来的高考提前至中考,再到“小升初”、“幼升小”,连幼儿园都要留家庭作业了。许多小孩从两三岁开始,就不停地上各种培训班。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个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跑线上的竞争只有对刘翔才是重要的。”杨东平说,“我们今天的儿童不能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也确实有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很多名人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成为名人

  一个值得注意的反差是,中国人喜欢讲少年早慧,自古英雄出少年,而美国正好相反,“都是笨孩子的故事”。杨东平说,不管是爱迪生、爱因斯坦还是林肯,这些成就事业的大人物没有一个是少年早慧的。他们的经历表明:历经磨难大器晚成,这是大多数人成长的规律。“我们不要追求少年早慧,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下,很多家长对于早慧儿童和超常教育、天才教育倾注了太多的热情,也犯下了太多的错误”。

  他认为,一些名人的教育观值得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名人之后都是平平淡淡的,而且他们的家长也不要求他们出人头地,成为名人”。如著名作家老舍对子女的要求:一是粗通文墨;二是有一技之长;三是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这些要求是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

  杨东平认为,教育的一个非常基本的价值,是帮助一个人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评价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他提供了两个标准:一是在小学的时候,如果他能够与书为友,也就是说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教育就完成了一半,“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会学坏”。二是在他高中阶段形成了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如果实现了这一点,他的教育的另外一半也成功了,他就会主动学习”。

  杨东平说,如果一个年轻人在选择大学时一片茫然,大学毕业后又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败。

  但现实令人忧虑。一家大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对新生代的大学生做了这样一番评价:有理想没方向,有个性没主见,有学历没学问,有知识没文化,成年人未成人。杨东平说,这虽然是片面之词,但有一定的道理,值得重视。


金色童年,快乐无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金色童年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28 积分:81972 威望:0 精华:17 注册:2009/3/10 15: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3 9:19:00 [只看该作者]

(转帖)更应追问是什么让家庭教育变成第二战场

 

   来源:《山西晚报》     

 

 学者杨东平批评家庭教育当中普遍存在的反教育现象,认为整个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这种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已经出现。“你的家庭到底是给孩子提供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还是让他多上一门课,家长们都是可以选择的。”(5月1日《中国青年报》)

  表面上看,家庭在给孩子提供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上,有绝对的自主权,毕竟没有任何人逼迫家庭必须提供给孩子第二战场。但事实上,这是一种“自主选择的幻觉”,即虽然对于个体来说有多元选择,但这种自主的多元选择,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终都不幸变成为“华山一条路”的唯一选择。

  之所以形式上的多元选择到最后会蜕变成实质性的一元选择,是因为多元选择之“多元”,实际上是一种互相严重不平等的关系。正如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公务员热”,对于任何一个怀揣着就业梦想的大学生来说,其本人绝对有多元的就业选择,并非只有成为公务员这一条路,但之所以太多人面对多元选择时,就是要在考公务员这一元选择上“一条道走到黑”,恰恰因为在我们这个权力通吃一切的社会中,成为公务员可能就是个体最优的选择。

  对于不少家庭来说,家长未必认同将家庭教育变成第二战场的理念,但在实际选择中却很容易变成这一理念的实践者。对此,我们究竟是对家长的无奈选择大加挞伐,让其改变一元选择的做法,还是深入追问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家庭教育更多地变成了第二战场而非避风港。要知道,如果个别人的选择还取决于个体的话,群体的普遍性选择就完全不是个体所能左右的,而是社会大环境因素使然。

  家庭教育变成第二战场,至少有以下这些因素的作用。首先,社会阶层的固化因素。阶层固化的直接表现就是社会上升渠道的逼仄化甚至阻塞化。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教育改变命运这种上升渠道也随行就市变得更加逼仄,但在其他上升渠道更多需要拼一些个体所决定不了的外部因素时,教育作为一种个体能够通过自主努力掌握更大主动权的流动渠道,即便自身纵向相比大不如前,也会由于在横向比较中“脱颖而出”而变得更加重要。

  其次,一成不变的应试教育的导向因素。应试教育比拼的是分数,而任何一种以分配资源为手段的考试,无论其设计时的初衷有多么美好,最终无一例外都会沦落为技巧的比拼,而技巧的养成,仰赖的是长时间反复的填鸭式投入。在家庭教育无力改变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前提下,其只能主动去适应这种规则,从而让孩子能够在以应试教育成绩分配社会资源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赢得先机。

  最后,个体改变并没有制度改变跟进的因素。应该说,任何制度的变迁,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有一些“先知先觉”的行动者,通过自己的行动承担制度变迁的成本,来推动制度一点点改变。家庭教育从第二战场变成避风港,遵循的也是这样的道理,即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行动者,要能够看到自己努力所带来的制度改变。如果个体的努力,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制度变迁,那么“先知先觉”的行动者的行动,就没有任何正面的示范作用,只能让后来者望而却步,甚至连尝试都没有兴趣。



金色童年,快乐无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金色童年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28 积分:81972 威望:0 精华:17 注册:2009/3/10 15: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3 9:22:00 [只看该作者]

(转帖)家长为何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

                                      士 兵

 

  近日,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行的一次教育沙龙中,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批评了家庭教育当中普遍存在的反教育现象,认为整个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家庭教育被挤压到几乎荡然无存的地步。(5月1日《中国青年报》)

  家庭教育无比重要,这一点谁都明白。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呢?我想,现在很多家长是知性的,是有独立价值判断能力的,虽然说家庭和学校是两种不一样的教育环境,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理应相互弥补、相得益彰。这样的教育理想很丰满,但在现实中践行起来,就很骨感了。杨东平说,“你的家庭到底是给孩子提供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还是让他多上一门课,家长们都是可以选择的。”事实却表明,我们现在做家长的,越来越在向“狼爸虎妈”靠拢,面对酣睡中的孩子,我们会毫不犹疑地拖起来,送到家里书桌前,把家庭教育矮化成“家庭题海战场”。然后,再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上。这些培训的指向,仍然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今天学校教育的短板,就在于教育目的太过功利,教育手段太工具化,离人文关怀太远。而这种学校教育是通过应试教育的模式来呈现的,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发挥特定的纠偏作用,孩子就很难成为独立自醒的现代公民。大多数家长都知道,素质教育才是好东西,问题是,当孩子们的成绩决定教师工资奖金的多少,甚至成为老师升迁、评职称的砝码时,当一些家长因为虚荣而盲目攀比时,尤其时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遭遇高学历门槛时,这种好东西在现实中只能被应试教育残酷地架空了。在现实面前,学校教育不能“免俗”,家长也无法“脱俗”,只能揪住孩子的耳朵,伴随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乱舞”。于是,中国教育出现了一种怪异“景观”——— 全社会都在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私下里,大多却继续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中国的无数家长正以爱孩子的名义破坏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他们对此却浑然不觉或无能为力。”杨东平这样说。可以说,应试教育的功利性与工具化,应试教育的驯化功能,已经慢慢改造了无数家长的人格,让他们茫然、无所适从。曾有媒体报道,南京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生,考了44种证书。在北京,一些小升初学生的推荐材料厚达100多页,各种获奖证书、证明琳琅满目。这不是教育,是摧残。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捆绑,这是一个时代的强大阵痛,它让家长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应试教育下,变成了学习的工具。家长们不但找不到突破口,反而轻易就成为帮凶。从学校到社会,从老师到家长,现在都被应试教育氛围包裹着,根本无法勇敢伸出头来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这,才是现实教育的最大悲剧。

  要让家长不再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说到底,还是要倒逼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高考制度改革。一家大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对新生代的大学生做了这样一番评价——— 有理想没方向,有个性没主见,有学历没学问,有知识没文化,成年人未成人。应当说,这虽然是片面之词,但有一定的道理,值得学校和家长们重视。


金色童年,快乐无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金色童年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28 积分:81972 威望:0 精华:17 注册:2009/3/10 15: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3 9:26:00 [只看该作者]

(转帖)聚焦家庭教育弊端:许多家长忽视孩子精神成长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很多家长陷入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尽管还没有一抓即灵的方法帮助家长们改变,但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家长仍然有许多选择

  怎样做父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1919年鲁迅曾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一文中呼吁要“救救孩子”,当时的背景是新文化启蒙,要以割除陈旧传统的方式来为孩子成长开辟一条新路。斗转星移近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讨论这个话题,又会产生丰富的联想。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文科学部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东平,就这个话题在一次教育沙龙中针对城市的家长提出己见。他特别提到,家庭教育在城市是过度、在农村是缺失。

  输在了起跑线上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多的家训、家教经验,但今天许多号称爱孩子的家长之所为,非常典型地严重违反了基本的教育准则。具体表现包括:

  认为在考试分数面前可以牺牲健康。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中小学生的日均睡眠时间比国家规定的少了1小时24分,在全球范围内垫底。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的最直接原因,因为儿童的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夜的睡眠时间分泌。日睡眠不足9个小时的小学生,发生肥胖的概率是对照组孩子的四倍。

  做人教育欠缺,削弱了诚实、正直的人格养成。中国传统的君子之教,培养人知书达礼、温文尔雅的教育空间被挤压。

  许多孩子没有获得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些15岁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还止步于十岁、八岁的状态,离开一直依赖的父母就寸步难行,没有自己做基本判断和基本选择的能力。

  忽视孩子的精神成长。许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提供各种课外培训班,认为学习好就完成任务了,却没有帮他构建一个充实的内心世界,没有给他一个精神健康成长的方向。

  我们与日本儿童作比较就会看到一些差距。日本的幼儿园对孩子实行严格的人格养成教育,秋冬季节都要求穿短衣短裤。还有幼儿园要求家长准备不同尺寸的包和很多套衣服,以备小孩在不同的场合背不同的包去远足,以及为不同场合的表演换不同的衣服。三年以后日本小孩上小学时的自理没问题,而中国城市中不少七八岁的孩子还不会系鞋带。

  日本的幼儿园不怎么进行知识教育以及所谓的综艺教育,而是通过过这个节过那个节,让每个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在展示中学会微笑、学会向别人说谢谢之类的礼貌用语等,这就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人格养成教育的失落

  今天的家庭教育究竟失落了什么?

  首先,是人格养成这个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功利化面前被逐渐淡出了。

  尽管学历和名校有时被看得特别重要,但关键时刻的选择还是把好的人品作为首要指标。比如家长评价女婿,比如企业招聘员工,都会把好的人品放在第一位。家庭教育最根本的是培养一个好人。

  其次,性格决定命运。社会各行各业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靠自身有限的知识,以及高学历之类,而是靠他的综合素质或称人格特征,即勇气、意志力、坚持、兴趣爱好等等。

  再次,情商大于智商。美国有过对1000名成功企业家的调查,其中大多数人说到自己的成功,一部分说是出于爱好,一部分说是由于坚持。上世纪初,美国还持续跟踪调查过10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学生,50年后其中被社会认可的七八十个成功人士,共同的特点是都具有比较好的综合素质,是他们情商中妥善的为人处世、广泛的兴趣爱好、幽默的性格等因素共同支撑起各自达到成功的高度。

  第四,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人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评价一个人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要看他的青少年时,第一,能否与书为友,养成了一个阅读的习惯?如能与书为友,就可以保证他不会学坏。第二,能否在高中阶段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如果能够,就奠定了他自我发展和找到自我的基础。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家长的权威性、引导性和家庭文化的传递性非常深刻。其中,父亲的榜样对男孩的影响特别重要,会塑造男孩今后人生中的形象和生活方式。此外,女孩形成自己的性别认知,以及对异性的基本判断能力也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总之,孩子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主要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孩子提供的是一般的关注,不可能像家长那样一对一地发现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变化。发达国家的学校,特别注重为一对一的家庭教育留有足够的时间。(周大平 杨东平)



金色童年,快乐无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