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抚摸逝去的日子》连载之十——饥饿的农民


  共有73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抚摸逝去的日子》连载之十——饥饿的农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王振廷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97 积分:107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20 10:31:00
《抚摸逝去的日子》连载之十——饥饿的农民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6 16:14:00 [只看该作者]

                      《抚摸逝去的日子》连载之十——

饥饿的农民

 

脸朝黑土背朝天的艰苦劳作,没有把我们这些刚出校门的学生吓倒;蚊虫叮咬、粪臭烟熏的生活环境没有使我们务农的决心动摇;文化落后、粗茶淡饭的生活条件没有降低我们高昂的意志。这力量的源泉皆来自于那颗红心,那份真诚,那种几乎透明的热情。

原来对我们持怀疑、观望态度的社员们,这时都惊叹起来,他们从心里对我们流露着那种带有某种同情的钦佩。他们说:“真想不到你们这些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能吃得了这么大的苦。”

农民们已经逐渐地把我们当成他们自己的孩子了。

在春耕中,他们教我们刨楂子、整地、扶犁、点种,夏锄时教我们铲地、趟地、薅地,秋收打场时又教我们割地、打腰儿、起场、扬场……

我们刚来的时候,社员们一直认为我们是“下放劳动的青年,待不了多久就“鞋底子抹油——溜了”。所以总是管我们叫“下放青年”。然而他们对我们的这种称呼却总让我们心里感到有点儿不自在。

“劳动”二字本来是光荣的字眼儿,可一加上“下放”二字,就完全失去了光荣和豪迈的色彩,变得灰溜溜的。难怪我们刚来的时侯就有社员在背地里说:“好孩子谁往庙上舍!好人谁下乡?说不定都在市里犯了啥错误呢!”

现在,农民对我们尽管多少有了些了解,可还是经常向我们不解地发问:“你们在哈尔滨待得好好的,为啥要到这农村来呀?我就不明白,你们到底图希个啥呢?”

不过,我们也理解农民,他们绝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我们的志向他们暂时还不理解。关于“反修、防变”的大道理,在他们的脑海里更是摸不着边际。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长期与他们打成一片,我们的真诚一定会打动他们。于是,那时侯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也是下乡前市委领导对我们的期望——用自己的行动,首先获得农民的信任,争取早日取得“合格社员”的资格。

为了让社员早日了解我们,我们也尽快地熟悉农民,每天晚上我们都分组到贫下中农家里去访问,从他们那里我们知道了农村现在和过去的许多事情。                                                                           

头几年刮“共产风”的时候,农民家的烟囱不许冒烟儿,都统一在自己的生产队里吃“大食堂”。早晨烧一大锅开水,撒几捧苞米面儿,再扬上几盆野菜,添把大粒儿盐,熬成稀糊粥。社员们排成队一人两碗,因为粥里没什么粮食,所以人们的肚子一会儿就空了。中午,下地干活的每人一个大窝头儿,不下地的仍然喝稀糊菜粥。据说这二年解散了大食堂,纠正了“共产风”以后情况好多了,但生产队分配给每个人的口粮一年也不过二百多斤,几乎家家等不到第二年铲地的时候就断了粮。一到春末夏初,各生产队的社员家家都得靠“瓜菜代”来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生产队的大牲畜虽说是队里的一半家业,趟地、拉地还全靠着它们呢,但也只能空嚼几口干草,留给它们那一点点可怜的粮食,总有一部分被饥饿的农民偷到家里去填家人的肚皮。为了第二年的生产,上级只好从粮库里调拨一些快要发霉的苞米粒子做为“返销粮”,分配给马上就要投入夏锄生产的社员们。各家各户总是把糠麸、野菜掺到一块儿做成黑乎乎的菜团子,有的人家甚至把磨得细细的豆毛筛了又筛,再抓上两把珍贵的玉米面蒸成窝窝头,吃得大人孩子一个个都拉不出屎来。一些爱说“嘎牙子”话的社员故意当着一帮妇女们的面儿念秧儿说“这豆毛可真他妈糟践人,憋的我腚眼子拉屎比女人生孩子都费劲呢……”逗得妇女们都扭过头去捂着嘴笑。

一九六零年中央下发了“六十条”,鼓励农民开荒种地度荒年。农民开了地,种了“镐头荒”,碗里的粥也稍微稠了些,然而好景不长,跟着就来了“四清”运动。又是算账,又是批判,又是退赔,“六十条”又不算数了。后来上级又号召农民搞多种经营,队长带领社员编筐编篓搞副业,进城拉脚,可是才干了一年多,刚见了一点亮光又不让干了。这政策翻过来调过去的把农民折腾的心里都没有底了。政策只要一下来,心里就担心不知啥时候又会改变……

这几年虽然好了些,但口粮问题仍然是大多数农民家里每年最大的愁事儿。当他们把本来少得可怜的麦子分到手以后,就赶忙拿到山里去换些粗粮回来,为的是多吃些日子。一个个年轻的壮劳力成天喊着“只要有地方能给吃饱饭,就是不给工钱白干活儿也行”。

那些人口多、劳动力少的人家往往在生产队拼命干一年,到年终分配的时候不但领不回钱来,还要倒欠生产队一笔债,这就是社员们说的“胀肚户”儿。所以他们平时不能不精打细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甚至连自己家鸡鸭下的蛋也舍不得吃,要把它们攒到一块儿,换几个零花钱儿,再到供销社买回那些过日子少不了的灯油、火柴和那些针头线脑的日用品。所以多数社员都盼着自己的孩子快点儿长大,成为家里的壮劳力。

刚到农村的时侯,我们看见不少该上学的孩子都没上学,心想这些农民怎么这么没有远见!然而事实教育了我们。农民不是不知道让孩子念书是好事,然而他们遵循的是常挂在嘴边上的那句话——“穷养猪,富读书。”“肚皮还填不饱呢,还敢想别的?”他们看见少数日子过得宽裕些的人家的孩子不过多念了几天书,便离开了庄稼院儿,进了县城干事儿,穿皮鞋上班儿,心里哪有不羡慕的?可是对于多数社员家的孩子来说,虽然到了入学年龄却不能上学,即或是上了学的,也不过念个两三年,认识眼巴前的几个字以后家里就不让再念了,早早地被大人打发到生产队干“半拉子”帮家里挣工分儿去了。因为在大人眼里,眼下多挣工分儿、多分粮食才是最要紧的,人吃饱了肚子以后才能再寻思别的。细想一下,这也真是朴素而简单的道理,无可厚非……

其实,农民也是渴望文化的,他们也是可望精神生活的。一听说县里的放映队来了,那消息传得可快了。家家户户下晌四、五点钟烟囱就冒烟了。吃完饭,大姑娘、小媳妇们就开始往脸上擦粉、抹雪花膏了。从傍晚开始,小学校前面的操场上就陆陆续续地被各种各样的小板凳和砖头、石块儿占满了。不等天黑,全村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还有外村听到消息的人们就都赶集似地涌到操场上了。有扶着老人的,有抱着孩子的,年轻的女人们互相品评着对方的打扮,说着笑话,打着趣儿;村子东西头平日里不常见面的人们老远地打着招呼,脸上露着喜悦,。人群里,那些半大小子们在人们的腰间钻来钻去,喜戏、打逗着。电影没开始,啥都没看见呢,仅从人们心里的那份期盼上就让农民们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肚子饿不饿好像这时候也都忘了……

这个叫“电影”的东西竟然给社员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但是最令他们不解的是,那块像白布单子一样的银幕,怎么一束光打上去就有活人在上面动弹呢?是什么法子让那些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呢?碰上刮风天,银幕被风刮得一歪一斜的,那上头的人也像要倒了似的,脸蛋儿也变了形,就让他们乐得更欢了。

在缺少文化的环境里,当然谈不上什么文化熏陶。但是也有许多事情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打上深深的烙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7 7:58:00 [只看该作者]

社员佩服众知青,

却是仍然没真明,

大家深入作了解,

饥饿困顿我农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