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慎选药 父母疏忽埋祸根
12月20日凌晨3点多,河南安阳某医院急诊室闯进一对年轻父母。父亲(翟某)怀里三岁大的女儿全身抽搐,母亲已经泣不成声,医生见状迅速对孩子展开急救,直至下午14时方才脱险。医生解释:孩子是中枢神经兴奋药物中毒,应该是服用了超剂量的感冒药所致。
事后,翟某回忆当晚经过时仍心惊不已。翟某说,当天晚上十二点多孩子鼻塞难受哭闹不止,给孩子喂了感冒药,到凌晨一点左右孩子鼻塞才好了点,但是仍然哭闹不止,后来孩子突然四肢抽搐不止,原本哭得涨红的脸蛋竟然开始发白,眼神涣散。此时,夫妻二人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当下立马抱着孩子冲向医院。
世界性问题:家长无意竟伤了孩子
记者了解到,与翟某夫妻有相同经历的家庭不在少数。年轻父母们在遇到孩子生病时通常都比较慌乱,在药物的选择上缺乏经验。有些药在孩子服用当时没有明显反应,只是潜伏在体内。长此以往,就等于在孩子身体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近几年频繁见诸各大报端的成年病症日趋年轻化的问题就是一个严重的警示,例如肾衰竭、大叶性肺炎、肝功能衰竭等等,此类病症发生在青少年儿童身上的病例越来越多。如此说来,竟是父母在毫不知情中用药物伤害了孩子身体的根本!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曾发表一份评估报告称,美国每年有约7000名儿童因感冒药和咳嗽药水而被送入医院急救。在这7000个案例,大约1600个案例涉及的儿童年龄不到2岁,三分之二案例涉及的儿童在2到5岁之间。可见,儿童用药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身体的成长发育阶段是影响孩子一生健康的重要时期,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慎重对比。
家长的无奈:不懂医药如何选药?
对于孩子感冒用药的问题,各位家长表示压力很大:不是家长们不会给孩子吃药,而是剂型单一、使用复杂,造成了家长的喂药难题。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3000多个药物制剂品种中,供儿童使用的药物剂型仅有大约60种(含中成药)。但即使是这仅有的60多种药剂同时摆放在柜台上,又该怎么选择呢?尤其是国家医改后,药品名称必须为医学专业名称。家长们不是医生,对医药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对于感冒药所含各种成分的作用也是知之甚少,如何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例如,感冒药中通常都含有乙酰氨基酚、人工牛黄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对乙酰氨基酚就是常说的扑热息痛,是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儿童解热镇痛药。而过度使用乙酰氨基酚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不良反应,因此各大儿童感冒药品牌都将药量严格控制在每包100~125mg,既保证退烧疗效,又防止用量过度。人工牛黄是一种中成药,清热解毒、凉肝息风,可以防止小儿高烧时惊厥抽风。
这些,都是大多数家长所不了解的,可见选药着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难怪家长都表示很无奈了。
选药的关键:安全最重要
药品好不好,首先要看它的药品安全,其次是药品疗效。记者就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几款小儿感冒药进行对比。
从成分上来分别,主要分为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和中成药三大类。前两者的组方主要由对乙酰氨基酚、人工牛黄和马来酸氯苯那敏配比而成,成分基本相同。除此之外,仁和优卡丹、好娃娃、葵花这三款常见的儿童感冒药组方中还含有金刚烷胺和咖啡因成分。
金刚烷胺可以有效地抗击病毒、退烧,减轻发热症状,但金刚烷胺是精神药物,会抑制细胞的新陈代谢,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影响较大。咖啡因是大家所熟知的一种中枢兴奋药,在抗感冒复方制剂中的疗效主要是加强镇痛,但剂量过大可能引起惊厥。孩子处于成长期,身心并没有成熟,食用含有精神药物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行为。因此,专家们都不建议将金刚烷胺、咖啡因等精神药物使用在儿童身上。
小儿感冒中成药,主要成分为板蓝根、广藿香、菊花、连翘等。从药理上来说,板蓝根的毒副作用很小,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无毒的,但如果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就会损害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这种情况在儿童身上更为易见。儿童的肝脏功能不完善,解毒酶量不足,而且用药剂量不好掌握,建议家长不要乱用。
总体看来,以小快克为代表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退热效果较好,基本无副作用,属于安全放心的新型儿童感冒药。另外,小儿感冒用药剂量不能过大,遇到只需吃半袋的,可以使用小快克的分隔包装,用量好把握,该吃多少吃多少;小儿感冒药服用时间也不宜过久,避免过分依赖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