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生活不相信眼泪》(长篇连载)


  共有195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生活不相信眼泪》(长篇连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2 8:12: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萧乾在2012-5-21 22:22:00的发言:

      三十多年过去了,很多人问我,是不是插过队的人都很喜欢念叨和回忆曾经上山下乡的日子?
  确实如此!
  因为这些人一生中的花样年华是在上山下乡和插队落户中度过的。
  在这世界上,没有人能忘记自己十七八岁和二十岁左右的经历,没有人会忘记那段日子里纯真无暇的友情,没有人会不记得自己头一遭被异性搅乱了心的时候,没有人会不记得第一次走入社会遇到非同学校的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
  所以,你不仅记住了曾经那个女孩儿或是那个男孩儿,更记住了那个地方和那段生活。

                                                       *   *   *   *   *
  一九七五年的一天清晨,天色刚蒙蒙亮,一辆军绿色的北京吉普车在一阵阵牵肠挂肚的叮咛和嘱咐声中,终于驶出了大院。
  车子的后排坐着一个剃着寸头,一个扎着两撮小辫,两个默默无声望着窗外的刚毕业孩子模样的高中学生。
  虽然,半年多来几乎所有同龄人的热情都投入到积极响应伟大领袖号召,奔走相告、报名填表、迁移户口等付以实际行动一浪又一浪的热潮中,可是,当有一天发现自己真的要离开这个从小生长的城市的时候,突然间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
  我摸了摸怀里揣着的户口转移证明,终于明白:从此,我们再也不是这个城市的公民了。
  望着车窗外曾经熟悉的一颗颗老榕树、一座座建筑、一条条马路,随着这个古老的城市在已经被泪水模糊的眼前逐渐消失的时候,心里一下子觉得空荡荡的。
  车子正以平均每小时三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向着距离省城三百多公里之外、该省东南部的一个县城驶去。
  中学毕业之前,曾经决定和程毅等几个中学同学,毕业后一起去这个省北部山区的一个知青点插队。
  就在半个月前,爸爸妈妈突然对我说:还是和姗姗一块儿去桃城吧!
  姗姗和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大院,也是中学的同学。
  那个时候,我们这个年段有十个班级,几个调皮捣蛋成天议论女同学的男生,有一天不知谁怎么会突然想起要从这十个班级里推选出全年段冠、亚、季军三朵“年段之花”,一声号令之下,男生们纷纷为这次“年段选美大赛”推选自己心目中“白雪公主”的候选人并极力争取自己推选的女生能上榜,但无奈每个班级的漂亮女生太多了,脸蛋、眼睛、鼻子、嘴部、胸部、腰肢、臀部、腿部、身材各有千秋,眼睛都看花了,“评委们”更是争执的难解难分。最后决定:从每个班级里推选出一朵“班花”,由此而产生出了那年全年段的十朵“花”。
  而姗姗身为校文艺宣传队队长和播音员,理所当然成为了这十朵“班花”中综合评比总分最高的一朵花。
  那个时候男女生之间很少说话,但因为她和妹妹秦芳是我们大院里最要好的朋友,经常来我们家找秦芳玩,所以我俩从小就非常熟悉。虽然她只比我小一岁,但和秦芳在一起的时候,她一直叫我“哥”,从外人看来,我俩就跟亲兄妹一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从小学时代一起玩过家家和打仗游戏,到中学时代整天吵着我讲儒勒.凡尔纳的科幻故事,在一起嘻嘻哈哈无拘无束的。
  姗姗的老家在桃城县宁境公社所在地附近的生产队,除了她父母亲在省城之外,所有的亲戚都在那儿。
  据说宁境公社有一个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知青农场,虽然艰苦,但知青们从生活到劳动都由公社派驻的干部统一进行管理,两个人在生活上有时还能相互关照。这是姗姗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我妈妈重复强调、而最终让妈妈动了心、并且转而说服我的理由:“农场有公社的干部管理,这让人放心些!姗姗妈妈说了,让姗姗有空带你到她亲戚家去,每周杀一只白鸭给你们吃。”
  我想,那个时候也许所有做母亲的,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到了那山高父母远、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吃不饱,没人照顾,没人管,最后变成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野孩子”。
  爸爸妈妈解放前都是上海中共地下党党员,在被国民党军统头目毛森通缉之后,不得不离开城市改名换姓进了深山老林打游击,他俩当时打游击的地方,正是桃城一带山区。
  刚解放的时候,爸爸和妈妈曾在桃城县任主要的领导职务,一九五零年底,两人同时调到省城工作。
  “这辈子很难有机会回桃城,就让儿子替我们去吧!县里还有些老同事,可以关照的到孩子。”爸爸是这么对妈妈说的。
  以往,也常听见爸爸妈妈说起桃城的一些往事,尤其是一些远道的叔叔阿姨来我们家的时候,我时常会站在一旁一边听着,一边在脑子里和小说《红岩》中所描写的中共华蓥山地下党和华蓥山游击队故事串连起来,想象着爸爸妈妈和许多叔叔阿姨们曾经手握着钢枪,穿梭在深山老林里,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形象。
  爸爸妈妈在当年进入桃城之前因为都是单线联系所以并不相识,桃城也是他俩从相识到相爱的地方。
  我还真的很想去看看,那儿的深山老林究竟是怎么样的?
  “既然上山下乡这条路是走定了!到哪儿不都一样吗?”爸爸摸了摸我的头。
  我没再多想,点了点头,欣然接受家里的意见了!
  直到上山下乡第一年春节回省城探亲的时候我才知道,中学的老师、同学和一块儿生活在大院里的人当初都以为我和姗姗之间是“恋爱”的关系,那个年代中学毕业生中有着恋爱关系的属于“珍稀品种”,属于比较另类的,所以往往会引来大多数人的好奇和关注。
  至于姗姗妈妈说的“白鸭”,我到了桃城第二年之后才知道,其实那是与北京鸭及其相似的一种鸭子,只不过没那么肥,烹饪的方法不同而已,当地人的做法是将切块的鸭肉加上一些当地药材熬制成浓汤。直到我考上大学离开桃城的时候,还没有吃到一块白鸭肉,也没有喝过一口白鸭汤。这都是后话了。

上山下乡呼声急,

最后决定去老区,

选择桃城陪珊珊,

父母曾经奋战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2 8:22: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萧乾在2012-5-21 22:25:00的发言:
      车子在国道上行驶了一百多公里之后,停在路边的一个小饭馆,我和姗姗象饿狼似的填饱肚子之后,就开始拐进岔道,进入曲奇的盘山道路了。
  晕晕乎乎地自下而上旋转上了一个叫做戴云山脉的一个叫做梅花岭的山峰,刚刚有一种“跃上葱茏四百旋”的感觉,又晕头转向地旋转下了山岭,终于进入了夜幕下的桃城县城。
  “桃城,古称‘桃源’,历属泉城地区,境内山多地少,地势趋西北高东南低,西北群山叠嶂,幽壑高岩,泉清树绿;东南丘陵起伏,盆地相间,犹如珠串散布。”一路上被心头上乌云笼罩着,我俩一直默默无语,珊珊终于率先拧开了话匣子。
  “怎么跟念诗似的?我记得咱们在学校的时候可没有上历史课和地理课呀!你对地方史私下有研究吗?”
  “别忘了!这儿是我的老家!”
  “哦!不好意思!不是忘了!是被那山岭给转糊涂了!”
  看来,一直生长在省城的姗姗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从她凝视窗外的眼神里和刚才那段如诗如画的介绍中,可以发现她对自己家乡是非常热爱的。
  “你从前常回老家吗?”
  “从小到大,就回来过四次。最后一次就是大前年的暑假荔枝丰收的时候回来的。”
  “哦!”我想起来了,那年暑假,我和秦芳回上海看姥姥。回来的当天下午,姗姗拧着一篮子又红又大的荔枝到我们家,吃的我和秦芳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嗓子都哑了。
  “这儿盛产荔枝。明天到宁境公社的时候,带你上我们老家吃荔枝。”
  这是我俩在三百多公里的旅途中第一次对话。
  车子终于停在县委大院。
  当天晚上吃完饭,从省城送我们来的小陈司机就赶回去了。
  我俩住在爸爸曾经在桃城工作时的老部下杨叔叔家里,给家里人报了平安之后,姗姗拉着我沿着县城方圆不到两公里黑乎乎的城区来回走了一遍。
  “你想家了吗?”我想起今天一路上她望着窗外一副木然的表情,问她。
  “现在不那么想了!还好和你一起来有个伴,要是我自己一个人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姗姗一边笑着一边紧紧拽着我的胳膊,生怕我跑了似的。
  我心想,何止是她?刚才一路上我的心情也好不起来,想家呀!
  本来我俩想在这陌生的县城里发现些什么令人新奇的东西,无奈店门早早就关闭了,街上除了几个用好奇的眼神盯着我俩从头看到脚的行人之外,只有四周不时传来家犬的吠叫声。
  第二天清早,我兴奋的六点多就起床了,没想到姗姗起的比我更早,正在帮助李阿姨做早餐。我们匆匆吃了早餐,就迫不及待地赶到县知青办报到,听说我们是从省城来的,县知青办的人不仅非常热情,而且都报以赞许的眼光。领取了红色的知青证和一本毛主席语录之后,我俩坐着杨叔叔安排的吉普车急急忙忙赶往三十公里之外的宁境公社。
  “宁境公社位于县城的中部,素有桃城的‘次中心’之称,最早建制于隋朝开皇九年(公元五百八十四年),是著名的千年古镇,历史悠久。
  这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像一片宁静的湖泊,山清水秀、风光如画、酷似蓬莱仙境,因而得名宁境。”
  今天,两人的心情似乎都比昨天刚上路的时候强多了!
  一路上,姗姗开始充当我的导游,一会儿让我看这儿,一会儿让我看那儿,而且嘴里滔滔不绝地又念起诗来。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车子进入宁境公社境内。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条非常奇特的街道,它的整体近乎三角形。
  “这条街人们称之为‘三角街’。”姗姗看着好奇的我,继续着她的介绍。
  这条街的主街依当地的地形和交通需要呈三叉形状,有点儿像丫字,三条街的出入口各通往一个方向,南、东、西北的三个路口各通往三个不同的公社方向。
  走到街心的时候,你可以感觉三条路口都比街心稍高一些,姗姗告诉我,这寓含中库聚财之意。
  看来当年的规划设计者,颇具科学性与前瞻性。
  一是三条街道的走向与这个地方的地理特点相符;
  二是建筑材料符合当时社会条件,石料、黄土、石灰、木材来源充足;
  三是建筑风格有科学性和侨乡特色。
  街道上一般店面宽十六尺,深五十四尺,高三十六尺,公巷宽十四尺。店面统一为三层骑楼式建筑,第三层有小阳台,高低适宜,店口避雨廊宽八尺,有方形砖柱支撑,门窗则随房主喜欢有中式、西洋式。街中道宽三十三尺,排水沟各一点五尺。每条路各设两个公巷,以便通行。街后凿三口水井,是为了利于生活饮用和防火。
  街道全长三百六十米,据说店面最早的时候设计一百二十间,后来增加到一百三十六间,外观整齐壮美。
  “这是目前全省唯一的叉型布局的骑楼式建筑群,堪称民国时代全省集镇建筑中最科学而美观的杰作。”看来姗姗真为自己是宁境人而引为自豪。
  送我们来的县委年轻司机,不知是看上了姗姗的美貌为了套近乎,还是为了对省城来的学生显示他对地方史的博学,接着姗姗的话题,从一旁添砖加瓦地介绍说:宁境有个著名的山叫五班山,五班山由五峰一字排开由西南向东北伸延,形成一大弧形屏障。那里远离繁华古镇,独得一方幽静。
  著名的普济寺于公元九百零七年-九百六十年间就建在这个五班山山腹之中。自名僧音净卓锡后,代有高人硕彦,一九三六年高僧性愿法师来任方丈,重振寺风。一九三九年五月,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来到普济寺,掩关治律,弘扬佛法,撰著佛经。
  弘一法师在普济寺有一年半时间,生活十分俭朴,三衣过冬,两餐度日。他称普济境地幽辟,风俗淳古,有如世外桃源而叹为观止。他坚持不开山、不授徒,于诵经、著述、弘法之余,鉴抄佛教经典无数,且写得一手好字,桃城士僧俗“有求者均书佛号经偈作答,以借墨缘。”因此,弘一墨迹在桃城俯拾可得。大师还在普济寺度过他六十大寿,他在俗至友柳亚子、夏丏尊、徐悲鸿及得意门生丰子恺,均以诗词画幅献桃祝寿。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数游宁境,赞道“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据说这里也是著名白鹤拳的发源地。

珊珊桃园是故乡,

当起导游自豪长,

加上司机也介绍,

相关历史听端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2 10:45: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萧乾在2012-5-21 22:28:00的发言:
      其实,无论是“三角街”、“五班山”、“普济寺”和“弘一法师”,我当时对这些一点儿也没兴趣,无论他俩如何滔滔不绝,我也就听听而已。
  直到二十多年后,在那次由萧锋和萧琴在滨城发起组织的知青重返故地的时候,我才有机会仔细观察了这条“三角街”和一睹传说中的古迹名胜。
  在公社知青办报到之后,姗姗就兴匆匆地拉着我到她妈妈的老家。那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走进农户人家,第一次见到见到山里人真正的模样儿。
  她老家距离公社所在地不到一公里。不知是因为我和姗姗两人一块儿从省城来这儿上山下乡被人认为一定是那种恋爱关系的缘故,还是对所有的远方来客都这样,总之,我第一次感受到山里人特殊的好客和热情。从他们家亲戚“过分”的热情来看,似乎我是一位远道而来的贵客,是天赐给他们的恩惠,万分激动,甚至可以从姗姗姨妈的眼光里看到闪闪的泪光。
  我在生人面前从来不会摆客套,在瞩目睽睽之下,依然毫不客气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大碗芥菜饭和两大碗肉羹汤。那天的午餐让我大开胃口,尤其是肉羹汤。姗姗告诉我那是宁境非常著名的小吃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给我留下的极其深刻的印象,实在太好吃了!从此以后,只要有机会下山,我第一件事儿就是冲进馆子吃肉羹汤,解馋!就在我高考录取离开宁境前的那个晚上,我又吃了好几碗。
  一个小时之后,我在一声声“常来呀!常来呀!”的依依送别声,告别了姗姗老家的人。
  “你们家的人太热情了!”
  “他们是真心希望你以后能常来。”
  “是不是对我的身份有误会?”
  “不排除这个误会的可能!”
  “你知道了还不和他们说明清楚?”
  “说明什么?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你越说明越乱,管别人怎么想的。”
  “嗯!其实我没什么,关键是委屈你了!”
  “怎么了?你不愿意呀?”
  “不是不愿意,咱俩是兄妹,是近亲,不可能。”
  “你真想一辈子当我哥呀?”
  “没办法,已经当了十几年了,这会儿想不当都不行。”
  “你敢不当!”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姗姗的老家。因为到了农场之后,我很快就体会到山区农村人家想象不到的贫穷状况。
  在那个年代,城里的家家户户买东西都要凭定量供应食品,农村的物质就更贫乏了。整个公社的人平时根本没什么油水吃,在绝大部分农民家里,灶台上方都吊挂着一块硬梆梆的猪皮,每次煮饭或炒菜的时候,一伸手,把那块干巴巴的猪皮拉下来在热锅周围抹几圈就算做加油了。
  不要说像姗姗妈妈临行时所说的“每周杀一只白鸭给我们吃。”,就是每个月吃一次今天中午这样的芥菜饭和肉羹汤,不到三个月就会把人家吃个锅碗朝天、倾家荡产的。
  吉普车带着我们马不停蹄地沿着宽度约四米多、当地人称之为“机耕路”的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向着这个全县最高的知青农场方向一颠一颠的驶去。
  一路上,我俩忍受着臀部、腰部、腿部,后来几乎是浑身上下的折磨和煎熬,不停地变换各种姿势,怎么坐都不舒服。最后,不得不在姗姗哭喊耍赖蛮不讲道理的要求下,让她平躺着,把我的大腿当枕头让她的头枕着,这样一来,我只能咬着牙根带着万分痛苦的表情,把期望寄托于早点结束这段极其坎坷的旅程。
  “这也许就意蕴着我们来日方长的人生道路吧!”我苦笑地说。
  “我唱歌给你听吧!”姗姗不好意思地说。
  “这就是你的交换条件啊?”
  “那你要我怎么样?”
  “我真拿你没办法!”
  “谁让你比我大?谁让你是我哥了?”
  “喂,你是不是特想有个哥?”
  “那当然!我们家都是女孩儿,从小我就特羡慕秦芳,有你这么一个哥哥。”
  “是不是你让你妈找我妈,要我和你一起来这儿的?”
  “你说呢?”她有点儿不好意思。
  “我就知道!”我朝着她做了个鬼脸。
  “嘻嘻!”她冲着我吐了吐舌头。
  “那你以后要听我的话。”
  “嗯!那你以后要保护好我。”
  “我从小到大什么时候没保护好你那?秦芳有份的也都有你的一份。”
  “以后你要对我更好!秦芳没有的我也要。”
  “哎哟!我腰直不起来了!你快把头抬抬。”
  “再坚持一会儿!快到了!”听着我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司机笑着安慰着我们。
  从昨天晚上到县城之后,我和姗姗就将之前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一一拼凑,已经对那个将来要生活不知道多少年的高山农场做了个大概的了解。
  对于我俩来说,将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仅仅是一个有着神奇传说的地方,更是笼罩着千层有待于我们自己去揭开其神秘面纱的地方。
  据说,在那个海拔一千米以上的云雾山中,几十年前就只有一座和尚庙和一座尼姑庵,它们之间相距大约一里路。
  周围零零星星撒落着大约十几亩由和尚和尼姑分别耕作的高山茶园。

珊珊家人特热情,

直当女婿进了门,

一路颠簸紧折腾,

终于即将到地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2 10:51: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萧乾在2012-5-21 22:29:00的发言:
      在那个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年代初期的一天下午,七、八个“新桃城公社”的造反派战士不辞辛苦、翻山越岭,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找到这块蕴藏在深山老林中风景秀丽的世外桃园,将寺庙里的两个和尚和一里路外尼姑庵里的三个尼姑赶了出来,聚集在一块儿让他们一起高声朗读和学习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齐声朗读完伟大领袖最高指示之后,造反派们充满深仇大恨似的、振臂高呼着“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口号,像敢死队一样,冲进了和尚庙和尼姑庵,把所有能看见能翻到的那些挂的、摆的、用的、藏的所谓“封、资、修和四旧”翻了个底朝天、砸了个稀巴烂、烧了个里里外外一片乌烟瘴气的!
  所有的和尚和尼姑眼看着自己的家园惨遭破坏,他们能做的只有合手闭目,口中念念有词,将自己不解、迷惑、冤屈的泪水往肚子里吞咽。
  眼看着太阳已经下山了,那些造反派战士发现:哈哈!这佛门禁地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这么!没有人们通常想象和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嘛!这砸了不也就砸了吗!佛祖能把我们怎么嘀?呵呵!
  似乎还觉得不够过瘾!想了想,好不容易奔波了两天两夜,难道就砸了这么一点带也带不走的破东西?
  那个带队的头头据说曾经是宁境公社中学教农业课的老师。他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对!不破不立!干脆来一个史无前例的破四旧样板,也许能为自己在舞台上增添一点儿政治资本。
  他兴奋的脑门子一拍,当场下令在场的造反派们把两个不到五十岁但相对算是比较年轻的尼姑和那两个和尚来一个强制性的“组织安排”,进行“鸳鸯配”。接着,几个人就连拖带拉地把这“两对”和尚和尼姑分别锁在了两个房间。
  黄昏时,听着身后一阵阵苦苦的哀求和门板的撞击声,一伙人发出淫荡的狞笑甩手扬长而去。
  两个紧闭的房间里传出来悲惨而痛苦的哭嚎声响彻了方圆十几里的山间,随之而来的是雷鸣电闪,据说当时的情景在多少年之后还令那儿方圆十几里地的人们想起来不禁毛孔悚然、不寒而栗。
  几个小时之后,一场由前所未遇的暴雨所引发的前所未有的山洪冲击了整个宁境公社的百里方圆。
  持续七天七夜之后,洪水终于在一天清晨悄然退去。
  从那以后,人们就再也没有那几位造反派的消息了,后来有人在清理山洪造成的泥石流时,发现了几副断胳膊断腿和分不清是谁的几个头颅、几截身段。而且在一年之内,那几位造反派的家人分别因为奇怪的疾病、车祸、甚至像以往一样好好地走山路也会不小心掉下悬崖等莫名其妙的原因,一个个先后离开人世。
  十天之后,当清理泥石流的人们来到这个地方打开那两扇锁着的房间的时候,发现那两对经历了七天七夜惊心动魄的和尚和尼姑竟然战战兢兢地相互拥抱在一起,并用惊恐的目光看着眼前的来人。
  而令所有人感到疑惑不解的是:整个方圆百里,唯有那寺庙、那尼姑庵、以及尼姑庵里那因为年迈而侥幸躲过“荒诞配对”的老尼姑和那零零星星十几亩的茶园,在那场灾难中居然安然无恙,其周围所呈现的一切依然如故、似乎这几天什么事儿也没发生过。
  事隔不到半年,那两对和尚和尼姑,从半年前的“强制配对”经历,到自觉冲破了出家人几千年在脑子里的重重禁锢,自愿地投入了曾经想也不敢想的世间梦幻般的温柔乡,品赏了人间美妙美奂的情火云雨,堕入了欲仙欲死的爱河,终于一发不可收拾粘在一块儿了!
  在公社统战部门上报县统战部之后,他们双双领取了大红结婚证书,从此光明正大地生活在了一起,并辛勤地耕耘着那十几亩茶园。
  不到一年,他们分别各生下一个可爱的男孩,公社统战部门的同志又再次出面为这两个男孩分别取名为“史文生”和“史革生”,意喻这两个孩子诞生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是地地道道的文革新生产物。
  从一九七一年四月份开始,宁境公社在这高山上正式成立了乌龙茶场,据说这里是整个桃城县最好的乌龙茶叶,取名“佛手”。
  “秦力,你说那和尚真的爱尼姑吗?”
  “不知道!”
  “那尼姑爱和尚吗?”
  “不知道!”
  “如果不相爱,他们怎么会结婚?怎么会生出孩子?”
  “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你故意气我!”
  “我真不知道!和尚和尼姑的事儿谁能说清楚?”
  “你说的也是。那你告诉我,你爱过我们学校的哪个女生吗?”
  “没有!”
  “不会吧!我们年段每天那么多女生偷偷瞄你。”
  “干嘛要偷瞄我?偷看我上厕所还是偷看我洗澡?”
  “无聊!你真不知道呀?你每次在年段开会念文章的时候,底下多少女孩儿盯着你看。”
  “我没注意!我就注意你一个人了!”
  “去你的!我跟你说认真的,年段里有好多女生喜欢你,把你当作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你的作业练习贴在宣传栏里,好多女生都不停地夸你。”
  “真有这么回事儿?”
  “不骗你!大家说你学习好,长得又帅!我听了好得意!好开心!”
  “你得意什么?开心什么?”
  “因为学校不准男女生谈恋爱,她们想也是白搭,因为所有女生都知道你跟我最好。”
  “是你对她们胡说什么吧?”
  “是我说的!怎么啦?你不承认你跟我最好?我告诉她们你从小就疼我,在大院里别人都不敢欺负我,因为有你保护我,你是我的保护神。”
  “原来如此!难怪!”
  “难怪什么?”
  “难怪没有女生搭理我,原来都被你挡回去了!”
  “啊!老实说!你是不是看上学校的哪个女生了?”
  “有你在我还能看上谁?就算看上了也不敢想。”
  “不许你看上别人!你要是看上别的女孩儿,要经过我同意才行。”
  “为什么要经过你同意?”
  “因为你和我最好呀!我以后要是和哪个男孩子好,也要经过你同意。”

深山和尚与尼姑,

文革遭罪实难书,

珊珊全心靠哥哥,

朦胧爱意心底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2 10:57: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萧乾在2012-5-21 22:30:00的发言:
      一九七三年,经宁境公社革委会研究决定,将这片茶园开辟为专门的知青农场。除了在原有纯茶叶耕作的基础上,还新开辟了芦柑、林业、水稻、花生、黄花菜、茯苓、养猪等多种农副业。
  从那以后,在农场里带着大伙儿种茶叶和制作茶叶的老师傅就是这两对传奇风云、和蔼可亲的和尚和尼姑。
  那两位已经五十多岁的尼姑,苗条的身段和秀丽的脸庞,走起路来似一阵飘香的清风,婀娜多姿多姿,男知青们暗地里称之为“场花一号”和“场花二号”,都希望自己制茶的时候能排班在她俩手下。
  从宁境公社直接通往农场总部有一条捷径,但十分陡峭,可以经过和尚庙和尼姑庵,那里真真切切是一块与世不同的世外桃源,高山流水、风景如画,所有人到了那儿立刻会有一种心旷神怡和宁静淡泊的感觉。
  那两对还俗的出家人除了制茶期间住在农场里,其它日子依然住在那里,并共同赡养着尼姑庵里那位年迈的老尼姑。
  在农场的日子里,我和一些男知青后来也常常关顾这个地方,不过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静悄悄地摸到这儿来,在瓜架上偷几个丝瓜、佛手瓜,或在地里拔几棵油白菜和葱蒜,给自己的宵夜下碗面条解解馋。有时候也是为了找一个相对脱俗的人,哪怕说不上什么话,一起坐坐喝喝茶解闷。
  和当前许多描写上山下乡知青生活对比,这个农场算是好多了!最起码三餐能吃饱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油水,没有蔬菜!在这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上,知青们常年累月以南瓜叶子和大豆叶子充当蔬菜。
  你说奇怪不奇怪,方圆几十里地,也就这和尚庙和尼姑庵前后的那么几分地种什么蔬菜都能成活。
  有人说,这都是因为当年那场七天七夜可怕的山洪泥石流给闹的。
  农场里大部分的知青来自于桃城县城或泉城地区所在地,也有少部分来自北京、上海以及外省和本省的其他城市。
  七五年中学毕业的知青基本都已经到齐了。当时因为我在上山下乡最终确定的地点上出现了变更,所以户口关系转移手续的办理临时做了修改,推迟了时间。姗姗为了等我,我俩算是最晚来报到的。
  目前农场里的新老知青已经有五十多人了,县里为了帮助知青建设这个综合性的农场,自一九七四年起就陆陆续续从公社各个生产大队抽调的二十几位农民青年和近十位老农民,加上原茶场所在地的和尚和尼姑,总共有九十多人了。
  当吉普车终于停在一栋群山怀抱之中的两层土楼前的水泥地面上时,已经黄昏日落,正好遇到农场几十号人的大部队收工。我绿着脸晕晕乎乎迷迷糊糊的望着车窗外怀抱的群山,看着扛着各种农具、挽着裤脚、指指点点、窃窃私语的那些在远处围观和交头接耳的男男女女。
  我伸了伸酸疼的腰,吃力地抬了抬一路上完全被震麻痹了的屁股和双脚,才发现姗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抱着我睡着了。尽管我和姗姗像亲兄妹一样,但我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和一个女孩儿胸口靠着胸口贴的这么近,而且还贴的这么紧。
  由于我早已被颠的浑身麻木,对异性的身体根本没有任何感觉了!
  我看她眯着眼睡得香,心想她这一路上是真累了。
  我只好抽出一只手,抱着她的上身,另一只手托着她的双支腿,干脆抱着她下了车。
  我的脚刚落地,她突然双手搂着我的脖子,把头埋在我的胸口。
  “啊!你装睡呀?”我看她睁着眼看着我笑。
  “嘻嘻!真舒服!我要你就这样一直抱着我。”
  “别胡闹了!这像什么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我才不管那么多!我就是要让所有的人知道你跟我好,免得这儿的女孩儿见到你打你的坏主意。”
  “别任性了!这儿不是城里。”
  我发现很多人在看着我们,赶紧弯下身子,把姗姗的脚放在地上,从她的两只胳膊中伸出我的头,我俩的双脚软绵绵地踩在了一块不到二百平米、当时整个农场唯一的水泥地上。后来才知道,这不是停车场,而是制茶第一道工序“晒青”用的地方。
  “你们好好休息吧!我要赶回去了,否则一会儿天暗了路不好走。”司机把我们交给了农场的书记郭毅。
  我俩挥着手,看着车子一颠一颠地消失在刚才上来的那条路上,心里又一次感觉空荡荡的,好像车子把什么给带走了似的。
  我突然觉得胃难受,肚子里倒海翻江似的,腮帮子直流水,来不及多想,身子一蹲下,“哇!”肚子里的东西一古脑往外冲出来,一直到吐的只剩下黄色的苦胆水。
  姗姗一边拍着我的背一边问:“怎么突然这样?”
  “没什么!估计是刚才晕车。”
  “黄水都吐出来了,都怪我任性!我只顾自己舒服。”
  “跟你没关系!这山路太颠了!不过我感觉最可惜得就是你们家的那两碗肉羹汤,我本来还想在肚子里多存放几天的,这一吐全空了,白吃了。”
  “都吐成这样了你还贫嘴。”
  我站起来用眼光迅速扫了一遍周围,两栋破旧的二层小楼,三座斑驳的瓦房,两块空场地,四周都是山。
  那个时候许多中学毕业生和我一样,对伟大领袖非常崇拜,对最高指示奉如圣旨,虽然一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出现了“心里空荡荡的感觉”,但很快就被大有即将要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大事儿的伟大抱负所取代,觉得自己冥冥之中想象要来的就是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山顶茶场变农场,

知青驻扎陪和尚,

二人终于到终点,

小车一走心空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2 10:58:00 [显示全部帖子]

热烈欢迎楼主前来发表大作!

建议以后每天只发一段即可,以便于大家慢慢拜读和跟帖!

谢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3 9:08:00 [显示全部帖子]

伯江的发帖方法最适合网络读者们的需要!建议大家不妨在发表长篇大作时都学学他的方法!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4 8:32:00 [显示全部帖子]

辛苦萧乾朋友了!希望你在这里玩得开心!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5 7:45: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萧乾在2012-5-24 20:32:00的发言:

                                                               (十)

 

      很快,我俩已经被十几位知青包围起来了。

      听说我们是从省城来的,大伙儿热情地帮我们拿着行李、扛着被褥,来到了农场的“知青楼”。
  这是一栋二层的土木小楼,每层有五个房间,二楼住着男知青,一楼住着女知青和部分男知青,每间房间住八个人,两人睡一张床。
  走到楼道口的时候,我看见姗姗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看着我,我朝着她挥了挥手,也许是因为刚才看见我呕吐的原因,她情绪不高,眼中含着泪水,在几位女知青的带领下走进了房间,直到我快吃完饭的时候才见到她慢吞吞地走进食堂。
  她端着一碗米饭坐在我的身边,没吃几口就站起来。
  “怎么了?”我问她。
  “不想吃。”
  “哪儿不舒服?”
  “没有不舒服,就是不想吃!没胃口!”说完她就往食堂外走。
  我一想不好!急忙拿起我的碗筷站起来冲出去,在门口拉住她,我压低嗓子:“你找死呀你!”
  我一把夺下她手里的饭碗,把自己的碗塞给她:“你去洗碗!在这儿等我!”说完,我端着那碗米饭走进食堂。
  一会儿我出来看见姗姗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站在水槽边等我。
  “走吧!一块儿走走。”我冲她摆了摆头。
  她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似的跟着我。
  “你把那碗米饭怎么打发了?”她问。
  “老老实实地交给食堂管理员了。”
  “你怎么对她说?”
  “我告诉她刚才我晕车吐了,这会儿胃还难受,咽不下去。问她该怎么办?她说没关系,夜里和晚上的剩饭一起过一下锅加热了,给夜班做茶的人吃。她还问我要不要吃点胃药。”
  “对不起!我错了!当时脑袋乱哄哄的,站起来没想就往外走。”
  “知道就好!要是被人看到,说你不爱惜粮食不珍惜农民的血汗上纲上线了就麻烦了,我第一次去咱校办农场的时候就犯过这样的大错,还在我们班级会上做检查。从此以后我就长记性了!”
  “嗯!你要是不在我身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学我!今后多长点儿记性!你吃这么少晚上肚子会饿的。”
  “吃不下,到时候饿了吃饼干。”
  “今天路上累了,早点儿会房间休息吧!明天还要上工了。”
  “你也早点休息!”
  “嗯!记得吃几块饼干再睡,要不夜里会饿的!”
  “知道了!明天见!”
  我俩在她宿舍门口分了手。

老知青们作接待,

珊珊心烦不吃饭,

兄长赶紧夺饭碗,

生怕万一受批判。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7 15:32: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萧乾在2012-5-26 14:21:00的发言:

                                                                (十一)

 

     到农场的第二天到底干了什么活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不过似乎没有来之前想象得那么累。
  印象中是在一个叫做“石狮坡”、一年之后开辟为晒谷场兼篮球场的那个地方干活。
  当时那儿正在开辟一个菜园子,听说七五届新知青一来就开工了,大约有一亩多地。大家有拿镐子挖的、有挑着簸箕的、还有把挖出来的石头抬去砌猪圈的,奇怪的是,干活还不到半个小时,就有站着聊天的、坐着抽烟的、甚至还有仰面躺着晒太阳的。
  “秦力,过来抽支烟吧!”一位手臂鼓鼓的挺壮实的青年农民招呼到:
  “对不起!谢谢!我不会!”我微笑地朝着他点了点头,客气地说:
  “不会就学呀!这样才能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一个刚挖出来的大石头上坐着的一位正在卷烟的小个子知青说到:
  “噢?!”初来乍到的,听说抽烟就能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我赶忙放下手中的镐子,一边看着别人的样子,一边学习卷着烟丝,一边心里嘀咕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要学会抽烟吗?妈妈在自己临行时还一再交待自己,走出社会要学好,千万别学抽烟,抽烟有害健康,还专门嘱咐姗姗要时刻关注和提醒自己。
  我不由自主地抬起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姗姗,她正在低着头撅着本来就翘的屁股卷起裤脚,头发盖住整张脸,两只手像是在挠痒痒。
  今天上午出工前,她走到我身边小声地说:“嗨!你带风油精来了吗?”
  “怎么了?带了!是我妈让我带的,说是可以防蚊虫咬。”我看着她说:
  “我昨晚发现床上有跳蚤,咬得一夜没睡,你没被咬吗?”姗姗撅着小嘴委屈地抱怨说:
  “我昨晚压根就没有睡,和我同床铺的那个人一个人就占了三分之二,我往哪儿挤呀?翻来覆去的,和别人睡一张床我不习惯。你等着,我给你拿风油精去。”我说:
  看她正专心致志挠痒痒的样子,我趁机偷偷点燃了手里的烟。
  “咳!喀!”以前在学校校办农场学农的时候不是没有偷偷抽过烟,但这烟怎么这么呛?我想起在校办农场劳动的时候,和几个同学躲在蚊帐里偷偷抽烟,被其他同学告密,为此还在全校大会上作过检讨。
  “你们呀!这些从城里来的学生,一看就书生气十足,你看你,留着小平头,白白胖胖的,我昨晚收工的时候看见你站在那儿,哈哈!还以为是西哈鲁克亲王驾到。”一位看来有一些文化的青年农民开玩笑地对我说:
  为了区别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和公社从各个大队选拔来帮助的那些农村青年,农场,不!应该说整个宁境公社习惯地把他们分为“知青”和“社青”。
  “我相信,用不了几天我就和你们的肤色一样了!”我笑着回答他:
  “那只是表面一样,本质还是有差距嘀,就拿你们拉出的屎来说吧,不但颜色和我们的不同,你看你们拉出的屎一条条像香肠,而我们拉出的屎一根根像地瓜似的。”旁边另一位青年农民插话说:
  晕!我一下子搪塞了!
  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怎么这些贫下中农青年说出这么粗俗的话?

社员叫咱学抽烟,

只为真正成一片,

珊珊遇蚤睡不着,

想靠蜂油精防范。


 回到顶部
总数 13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