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闲话京腔京韵


  共有169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闲话京腔京韵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闲话京腔京韵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2 12:07:00 [显示全部帖子]

我生在张家口陆军医院,父母是蒙古族。爸爸生于辽宁,蒙汉兼通,他的汉语带有辽西口音。妈妈生于吉林,小时候只会说蒙语,汉语汉文是她在参军后学会的,因此带有蒙古人说汉语的那种特殊口音。

 

我的少儿时代是在军区大院幼儿园和说汉语中小学度过的,说的应该算是呼和浩特普通话,跟纯正的普通话相似,但也有区别。比如,普通话说:“你愿意跟我走吗?”而呼市普通话就省掉了那个语气助词“吗”,直接说:“你愿意跟我走?”但说那个“走”字的时候,要拐上一个带有问意的弯儿。


儿时,随父亲来京开会,叔叔、婶婶带我回老家过年到过北京,可能因为岁数小,没注意北京人跟我说的话有什么不同。


文革开始后,我偷了袖章冒充红卫兵混入大串联的队伍到过北京,以及后来我又几次进京告状,才彻底熟悉了北京话的那种独特语调。说老实话,我很爱听北京话,尤其爱听女人和小孩说,觉得又清脆又柔和。对大老爷们说的北京话,请允许我持点保留意见,总觉得带点油了吧唧的味道。这不是找拍,的确是我当年的真实感受。


父母在我25岁时调到了北京工作,随后我也就在北京工作了。到现在,虽说在北京生活了35年,真正地道的北京人还是能听出来我讲的不是纯粹的北京话,因为时不时也要带点外地口音出来的。


我在百度搜索框中打“北京话的由来”进行搜索,能看到大量语言学者提供的资料,有的非常专业,把现在的北京话语源甚至能追到金辽元时期,其依据是在元代的戏曲及白话小说中,就有至今人们还在说着的北京话。


也有的学者把北京话语源重点放在安徽,因为明朝的276年是安徽人朱家之天下,自然就把他们的家乡方言带到了北京。而且,人家也找来不少根据,说北京话里的某某词汇就来自安徽话等等。这部分学者的看法我不大苟同,因为,明朝开始建都是在南京,而且有35年之久。这期间,北京不过是朱元璋儿子朱棣的大王府,其府上官员是有不少安徽人,可给朱棣配充的家乡子弟兵并不多。大量朱家本乡的官员主要安置在南京的皇宫内,家乡的亲兵也主要布防在南京周围。如此这般,安徽话能对北京有多大影响?要说对南京人现在讲的话有较多的影响,我看还靠点谱。


最占分量的说法是北京话源自满清汉话说。 

 

满清入关,仍定都北京。他们占据了大明王朝用二百多年时间建立起来的规模宏大的现成皇宫,开始了他们历经十二个皇帝267年的统治。此期间,皇城内说的汉话,不可能再是明朝人留下的汉话,最初,一定是带有满族人那种关外口音的汉话。


现在,除了明清两朝大内,即紫禁城,后来叫作故宫的城墙没被拆除外,用前门、宣武门、东西直门、德胜门以及安定门连接起来的城墙全拆了。有清一代,在这两道城墙之间住的都是什么人?自然都是满清王朝的皇子王孙、文武大臣、宗教大德、翰林学士、御医枢农、九门都督、巡捕走卒以及数不清的奴才丫鬟们。


如上这些人,都必须听命于谁才能在两道城墙之间生存?


声音自然来自最里面那道城墙围着的大内。


那时,大内传出的声音有三种:满语、蒙语和汉语。

 

而当时被认为是来自最上,最标准的汉语,只能是大清法律允许的满与满,满与蒙(不允许满与汉)通婚后的皇族人说出的汉语。

 

为了把这种汉语说得清晰、悦耳,有韵味,同时在举止上也要等级分明、高雅庄重,皇朝专设了礼部来管这件事情。现在,可能谁都听明白了---- 最标准的、最正宗的京腔京韵就是这样形成的。


现在,我们看到关于北京话,学者们有了辽金元起源说、明朝安徽话起源说、清朝满人汉话说,甚至还有宋朝河南话说呢,这个更不可信,因为有宋一代,以洛阳为首都,先是金、后是辽,一直把在洛阳坐朝的赵天子们打得焦头烂额,最后没办法跑到长江南边建了都,他们根本就没有实力把河南话影响到北京来。如果北京现在不是首都,我看河南学者才没有兴趣把北京话往河南话上生拉硬拽呢。

 

好了,看了这么多说法,也看了这么多根据,看来看去我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北京城里人现在说的话跟朝代更替有关系。我坐朝就说我的话,原来做朝的人,你到朝外去说话。所以,我们现在看,在北京城墙以外的地面上,即使是离北京很近的地方,如大兴、房山、门头沟、昌平、密云、通州等地本地居民说的话,跟标准的北京话有着很明显的差异。

 

辛亥革命,革命党推翻了满清王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讲北京话的人,都被人看作是无能、腐朽、卖国的晚清后裔,因此,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再不是什么值得得意的事情了。再加上此时,建立起民国的首领把一国之都建在了南京,中国各省杂七麻八混合成的官话,反倒成了京语。这也不奇怪,谁坐朝就说谁的话嘛,自古使然!

 

 

这风水呀,是轮流转的。中国共产党养源于南,成事于北,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在1949年建了国,并将北京定为首都。

 

这时,坐朝的可不是统一来自一个地方的人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什么地方的人都有。这时,总得定一个统一的,全国人都听得懂的声音说话吧?于是,就定了一个正式名称叫作“普通话”的声音来作为标准语音了,而这个“普通话”恰恰就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许多外地人听不出“普通话”和北京话有什么区别,而有些北京人也认为两者没什么区别,“你看,我念报纸的声音,跟广播电台播音员没什么两样嘛。”其实,普通话是普通话,北京话是北京话,只是大部分地方一样,少部分地方不一样罢了。


 

把北京作为一国之都,北京人当然乐啦,就跟民国把南京定为一国之都,南京人也照样乐一样。到现在,北京成为首都已有63年的时间,作为在国都生活的人,因为生于斯长于斯,即使没觉得自己怎么样,可在外地人眼里,还是认为生活在首都的人是幸运的。同样,讲北京话,也就成了首都人的标志之一。


 

这六十多年,原来的老北京话有没有变化,有,而且很多。你就说这些年,蹦出来多少新词?但是再蹦,说话那腔、那调、那节奏、那韵味都没有变。说老实话,我算是走过不少地方的人了,从哪种角度看,北京话也算是中国非常好听的地方方言之一。

 

 

北京话之所以魅力四射,除有贵族礼部之精雕细琢,去粗取精,留雅剔弊,得以柔和外,大家千万不要忘了:还有两位操一口北京话的文学大师,使得京腔京韵更加遐迩于世也 ---- 一位是清朝人,叫曹雪芹;另一位是浩劫伊始,认定“士可杀而不可辱”而投湖自尽的老舍先生。

 

这就像大不列颠国的皇家英语,如果没有莎士比亚、哈代、狄更斯、雪莱几代文学巨匠的运用和发挥,人们怎么会欣赏这种语言的魅力呢?



 



(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2 23:39:00 [显示全部帖子]

台戈,谢谢关注!

 

童哥晚上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3 13:57:00 [显示全部帖子]

龙哥严重精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4 16:37:00 [显示全部帖子]

哈哈哈哈,龙哥,你真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6 10:50: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上)

 

前面讲了,北京话除了有正宗的发源中心以外,它也有与周边语言交流、吸纳和互相融合的过程。

 

即使过去在清廷里也是如此,小皇帝上学的时候,要有两个师父来教,一位教满语,一位教汉语。教汉语的那位一般都由太后来定,选得都是那些当今大儒。而这些人又往往不是北京人,比如翁方钢、翁同龢父子,都是江苏常州人,而父子俩都是两代帝师,再往上推也是如此,如康熙的汉学师父陈廷敬是山西人,乾隆的老师朱栻是江西人,这些人在这些皇帝的成长过程都起过很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说话腔调、表达方式自然也会对这些皇帝产生某种影响了。


 

连皇帝都如此,那些讲北京话的普通官吏和老百姓与外地口音的人打交道的机会就更多了,长此以往,彼此的影响也就多了起来了,这也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能够分辨出东西南北四城口音又有细微差别的原因。

 

但是,总体北京话吐字清晰,节奏明快,语调柔和,表意准确再加上说起来非常有韵律感的特点,使其与其他北方方言比较,则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扩展力。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凡是来北京念书,或生活、工作的外地人,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的语言就发生了变化,无论是表达方式、腔调以及词汇和短句,开始有大量的北京话要素夹杂进去了。当然,这不能排除有人刻意去学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在无意中的潜移默化。


 

(上课了,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31 21:16: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上)

 

语言学家认为,一个人来到世间,如果在14岁以前生活在哪里,那么,他终生将携带着那个地方的语音。这个说法是否成立,是否有统计学上的调查依据,且不去管它。但,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甲地人说乙地话,是一定要带着甲地的调调去说的;反过来,乙地人到了甲地,也同样如此。


就某一地区来讲,本乡本土人说的话,都会有其一定的稳定性。如果只有少数外来人口进入这个地区,这种稳定性一般是不会被破坏的。只有发生了大量外来人口迁徙进来的情况,才会受到破坏。


咱们以包头市为例:老包头市的原住居民大都是从山西走西口过来的人或者是他们的后人,这批人主要居住在包头老城即现在的东河区一带。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政府决定把包头建成强大的钢铁和军工基地后,一下子从东北和全国各地调入十几万产业工人,这些新包头人主要居住在青山、昆都仑两个大区内。这一下,使东北话和其他非山西北方话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了包头市的主流语言。


这是人口变化冲击本地语言的一个典型事例。即使如此,老包头人讲的那种山西调的汉话,仍然在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防线,尤其在东河区。他们称外地人讲的话是“胯子”(一种蔑称)讲的话。就像现在有些老北京人,听出人家说话有外地口音,就会用一种居高临下、不屑一顾的态度说:“那人说话带着口音儿呢。”


北京话也有生命力。建国六十多年,中央各部委、军队、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干部人口构成,本乡本土的老北京人不多。但是他们的孩子们生在北京,从小接受北京语音的熏陶,造成了先后调入北京的外地人的后代,还是在用北京腔调去讲话。


实际上,对北京话前所未有的最大冲击,是近三十多年的事情。


改革开放后,逐步放宽了对外地人口进京就业人口的限制,进京打工人员及其家属由占整个人口的七分之一,逐年递增到现在占到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之多。


大家想想,四、五个人里,已有一个不说那几个人说的话了,会是一种什么情景?我在四年前把工作间挪到了现在的这条街上。当时,只有一个什么口音都有的售楼处和一个河南人办的小超市。而现在这条街上,已经有了24家酒楼和商店。其中,23家都是外地人经营的,唯一那家北京人经营的酒楼,除了前台结账的是她家人以外,雇佣的师傅和服务员没有一个是北京人。


任何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必须有一个城市扩大化的伴生过程,北京也必然是如此。三十多年来,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原来讲不了城区那种纯正北京话的大兴、房山、门头沟、昌平、通县、密云人,到老城区办事,再也不说“上北京”了。

 

七、八年前,外地人一坐进出租车就能听到司机那一口流利的“京片子”。现在,大部分出租司机都换成了上面那些地界上的人了。这些出租司机们,如果判断出乘客是老北京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家乡话:“我道儿不熟,您帮我指着点儿。”如果他判断你是外地人,就说他认为该那样去讲的北京话,但说不了几句,就露出了家乡馅儿。


北京这两大时代和环境上的变化,能不促使老北京话发生变化吗?其前途无非是:一、继续融化别的话;二、吸收容纳进别的话;三,跟别的话杂交出新的话。

 

(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31 21:17:00 [显示全部帖子]

龙哥总结总是非常到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1 22:43:00 [显示全部帖子]

童哥,这没什么可钻研的,不过是平时看到的现象,用文字表答出来的而已。说说人人都看到的事情,不值得学习!

 

龙哥说得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2 15:19: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上)

 

 

虽说会出现上面三种情况 ,看上去又是时代趋势使然,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一是,说北京话的群体非常庞大;二是,北京话是经几百年由宫廷贵族和平民百姓互相交流,共同修饰出来的具有赏心悦耳性、传递清晰性、节奏流畅性的语言,有着非常强的稳定性和感染力。三是,我们集合北方各种方言,通过比较,公允地、不加任何感情因素地讲,还是北京话最好听。因此,它在人们学说的心理倾向上占有优势。

 

内蒙古正蓝旗的蒙语被公认是讲蒙古语最好听的地方。过去,内蒙广播电台培养播音员,都要求新手去正蓝旗生活一年。正蓝旗的蒙古人也为自己的蒙语好听而自豪。可是,在一九六八年以后到七十年代,正蓝旗出现了一个更好听的蒙语,就连当地的蒙古人也效仿、学说起这种新蒙语来了。这个有如此感染力、新腔调的蒙语是什么人带进来的,你们知道吗?---- 就是那批北京在牧区插队的知青!

 

他们与牧民朝夕相处,几年时间都学会了蒙语。但是,他们说蒙语时带着的那个与生俱来的北京腔是无法改掉的。恰恰就是这种北京腔调的蒙语,反过来倒成了广大牧民既喜欢听、也喜欢讲的新蒙语。可惜的是,后来这批知青都离开了牧区,这种好听的蒙语也就在草原上消失了。大家如果想听到这种蒙语是怎样讲的,那你们就找咱们网上的周秉建和草原727大哥去,可以说,他俩是现在寥寥无几还能讲去这种蒙语的活化石。

 

 

(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2 23:24: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上) 

 

 

用说北京话的腔调讲蒙语会产生这么好的效果,那么用北京腔讲外语是不是也有这么好的效果呢?

 

我在北外读英语的时候,老师们无不强调要么你学一口纯粹的英式英语,要么你学一口纯粹的美式英语,就是不能带上自己的本地腔。为了说明庆格力士英语的可笑性,老师们学山西人说英语、四川人说英语、东北人说英语以及北京人说英语,当大家笑成一摊的时候,老师们想让学生重视语音训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可是,我到瑞士留学以后,发现你带什么口音说英语根本就没人在乎,关键是让人家听得懂就成了。就像日本鬼子进了村,说:“你们,粮食的有?”---- 尽管带着口音,语法也不对,但谁都听出来了:日本军队的粮食供应出现了问题。

 

我们的老师有瑞士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甚至还有印度人。非英语国家的老师们授课时,都带着自己本国的口音讲英文,没一个人拿腔作调去刻意说一口正宗的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

 

我们学校有几个北京去的同学,除了从一个北外毕业能讲一口纯正英式英语的同学外,其他几个都讲着带北京腔的英语。刚开始,他们还刻意去修改自己的发音,我就给他(她)们讲了北京知青讲蒙语的故事,说:“你们就拿你们的北京腔放心去讲英文吧,备不住老外还觉得你们比英国人讲得还好听呢。”

 

事情果然如我所料。

 

我们有两位从英国来的老师,一位叫凯斯琳,一位叫苏。凯斯琳有贵族气质,牛牛的。苏却很随和,跟我的关系尤其好。轮到她俩的课,我就观察她们对我那几位北京同学说英文时的反应。

 

很快我就发现,每当北京腔的英文出现时,她俩都很注意听。凯斯琳自尊心很强,即使觉得北京腔英文好听,她也不会说出来。但是,从她的表情上我已经看出来了,她欣赏北京腔的英语。

 

苏是学校待学生最真诚的老师之一,有博士学位,跟我关系最好。有一次,她问过我,为什么你们中国学生讲的英语语调差别那么大?我说,我们中国地大,比如说某某是台湾人,他是带着台湾语调在说英文;再比如说某某是青岛人,她是带着青岛口音在说英文。

 

苏问我,那某某某、某某某 …… 那几个人是哪里人?我一听,她点的这几个人都是北京人,就问她:“怎么啦,这几个人的英文讲得不好听吗?”

 

“不,在你们中国学生里,最好听的就是他们这几个人讲的英文!”

 

“哦,他(她)们几个都是北京人。讲的都是带北京腔的英文。”

 

看来,我原来的推测被证实了:既然蒙古族人爱听带京腔的蒙语,英国人同样爱听带京腔的英语。

 

北京的读者们,我这篇文章写完了,够你们得意一阵子了吧?

 

但是,请记住,要谦虚谨慎,要打掉自己那种浅薄的优越感。知道吗?建国都六十多年了,还没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当上过北京市长呢,说话有好听的京腔,不代表你干事情就有好的成绩!

 

(完)

 


 回到顶部
总数 15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