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那一页沉重的历史


  共有79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那一页沉重的历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蔡应律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30 积分:34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7/28 16:03:00
[原创]那一页沉重的历史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 23:31:00 [只看该作者]

 

 

那一页沉重的历史

——写在中国·西昌知青博物馆布馆时节

蔡应律

 

这几天,我和老妻翻箱倒柜在做一桩事情:找出家中“知青物品”——那些尘封的书信、日记、图片,等等,以便将它们捐给筹建中的“中国·西昌知青博物馆”。

知青生涯,我近八年,妻近九年,尽管几经辗转,也不会不留下一些相关什物。这些东西,沉入箱底,很可能就湮埋了,博物馆,或许倒是个恰当的去处。

自然,翻拣这些,免不了油煎醋滚,思接八荒。

原本是一场无所以终的出发,还没有起始点,我们已经启程了;还没有终止站,我们已经停下了。感觉上,发生于上世纪中叶而绵延十数年、涉及上千万个家庭数千万名青少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似乎仅仅发生在昨天。然而,现实的阳光,已经不太能够透彻那一份幽深,那一份沉重。掉头凝望中,“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跳过他应有的高度,而在那片土地上悬挂着。风雨剥蚀,他一层儿苍白,一层儿血红……

历史,是一个令人敬畏的词儿。看清历史,则需要一段历史距离。数年前我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绝不是轰轰烈烈地开始又七零八落地结束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它里面包含着太多的热血和泪水,真诚和无奈,失落与奋发。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知青运动,实则是运动知青。而“知青”,无非是非常时代失学和被失学又就不了业的城镇青少年。他们需要以“革命”的名义疏散到农村去,以减轻城市压力……由“光荣”始而以被遗弃终,这一代人,从祖国花朵、红色少年、革命青年,到最终被随意丢弃草草打发而复回归为芸芸草民,一生经历了数十年“非正常时代”的哀伤和苦痛,并承担了无数谬误的后果——但是,尽管这样,在不知道政策背景外加铺天盖地的宣传鼓动的情况下,一代青年的血液被点燃了。它使早期的上山下乡,带上了浓重的革命理想主义色彩。赤诚和献身,峥嵘岁月,火红年代,很多青年的作为,甚至闪耀着英雄史诗般的光芒。

锤炼——知道锤炼一词吗?看看老知青们填满沧桑沟壑的安祥表情,就知道,它锤炼了一代人。

毕竟是一个民族的经历,“知青题材”,也一度成为文学还有影视的热门。又不时有人争论:到底是“青春无悔”、“岁月磋跎”还是“不堪回首”?其实“悔”又怎样?又何“悔”之有?新中国纯真一代,他们做错了什么吗?你看,晚年了,还作为“改革开放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被社会又一次摔出——下岗和买断工龄……

落木萧萧下,日子还得过。这一代人的隐忍里,收藏着太多时代的败笔、社会的隐痛。如一粒砂,生硬地嵌入柔软的蚌肉中。蚌能做什么呢?蚌最终成了装饰美丽的珍珠。

可惜知青不是珍珠,只是蚌,既装饰不了他人,也装饰不了自己。

这就说到精神层面上来了。而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似乎不必过于悲观——你看,在如此血脉贲张、物俗横流、“知青”话语也早已经从社会主流中隐去的时代,还有人想到要建一个知青博物馆,这事儿本身即已说明,我们这个民族的某些精神高地,至今有人在坚守。而“坚守”,需要协同和配合,就这个事说尤其需要老知青们的“支援”。这也正是炎炎夏日里,我和老妻要埋首翻找、清理那些尘埋于人生角落里的“知青碎片”并把它捐献出去的缘由。

这算是身为知青当事人的我们,应尽的一份历史责任罢。

自然,捐出这些,不为炫耀,甚至不为展示。有什么值得炫耀和展示的呢?知青一代,既不是走在前面的功勋盖世的开国元勋,又不是走在后头的风流倜傥的改革才俊。尽管磨难多多,却只供自己消受。眼下社会有雅量收藏,我们没理由不和盘托出。

 “历史”一词令人敬畏,其实,博物馆这一收藏、“供奉”人类历史的精神文化设施,同样令人敬畏。原因在于,客观、真实,是博物馆的根本和存在理由。而真实的东西,才有力量,也才具生命力。能建知青博物馆,真实再现那段沉重的历史,正是社会自信的表现。何况,历史,并非仅指已经逝去的人事。历史由过程构成,而我们就生活在此过程中,我们今天的言行和思考,无一不在书写历史,并最终会在“历史”这本大书上“存档备查”——想想看,走进博物馆,我们在打量前人留下的足迹,或敬重,或轻鄙,或叹息;而我们自己,能以怎样的一个背影,留给后人去阅读呢?

知青博物馆,云南有,上海有,黑龙江有。甚至川内的“建川博物馆”内,也有——虽然名称不叫这个。但西昌知青博物馆是我们自己的博物馆,收藏、再现的是我们自己的青春和感情,是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因而尤其值得我们珍视,也尤其需要我们倾注心血。感谢它的创办者和首议人!我们一生付出了那样多的心血,自不会吝惜这“最后的付出”。为办好它,我们愿竭诚尽力。


2010-7-6于邛海之滨散焉楼

原载《凉山日报》周末版7月8日第一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  者:蔡应律

1964年西昌高中毕业到原西昌县河西公社(今佑君镇)插队,1972年招工入原西昌专区第一砖厂工作,1999年于西昌电力公司退休。

1979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发表作品逾200万字,1985年获首届“四川省职工自学成才奖”,小说《回声》、报告文学《命脉》分获第二届、第三届“四川省文学奖”,小说《家当》、散文随笔选集《氤氲》(2002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分获首届、第三届“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学艺术山鹰奖”,《氤氲》并获凉山州首届“五个一工程奖”。2009年出版三卷本157万字《应律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2 8:26:00 [只看该作者]

翻出当年旧物品,

感慨曾经众知青,

伴随祖国经荣辱,

沉重历史祭青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穆怀书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521 积分:21711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4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2 16:36:00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东西,才有力量,也才具生命力。能建知青博物馆,真实再现那段沉重的历史,正是社会自信的表现。”向那些致力于知青文化情结,留下前人足迹而奔波建知青博物馆的朋友们致敬!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2 18:53:00 [只看该作者]

     真实历史的记载来源于每一位亲历者。让我们都来努力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蔡应律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30 积分:34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7/28 16: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2 20:55:00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都来努力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