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插队散记(五)


  共有78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插队散记(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蔡应律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30 积分:34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7/28 16:03:00
[原创]插队散记(五)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7 21:20:00 [只看该作者]

插队散记

作者:蔡应律(四川西昌知青)

 

捶敞坝

 

敞坝于农民是重要的。小河边当年只有一个土敞坝,土敞坝一下雨就湿,一旦湿了又久久不干;堆粮食若遇连阴雨,底上一层很快就生根发芽了。就算干风天好晒粮,裹进些泥沙也叫你吃在嘴里难以下咽。

队里乃决定捶个三合土敞坝。

那时农村大抵还没学会用水泥,也买不起,传统的做法是捶三合土。捶三合土的瓦碴可以房前屋后到处捡,粘土也不缺,就缺石灰。石灰同样买不起,就到安宁河对面的黄联关去挑。黄联关背后的山上,穿过东坪农场,在一个隐秘的山沟里,有一个废弃的石灰窑,我们就去那里挑石灰。

那实在是一个遥远的地方。往来总有六七十里地吧,还要乘两次船,天不亮早早吃过饭就挑着空鸳篼起程,走拢已是午间,使一把锄头,这里挖挖,那里刨刨,选那些混着炭渣、堆积多年、已经板结但却大体保持着石灰模样的东西,装满鸳篼挑上往回走。一路上又饥又渴,且烈日当顶,肩头红肿,担子愈挑愈沉……那么所谓苦役,我以为就是这东西了!

最惨的是两个女生。直到40年后的今天,后来上了大学,学成归来后当了西昌市妇幼保健站大夫、站长而今已经退休的向玲玲才透露说,当年她们来例假,哪像现在的育龄妇女,用“安尔乐”卫生巾,她们用那种十分粗糙的草纸,一路上腿根部被磨破了,汗水渍着,肿痛难忍,却羞于启齿,夜里草草搽点药,第二天还去挑……

问题是捶敞坝需要很多石灰,而我们这样跑一趟又不能挑来多少,再加上这些石灰大抵已经过气,性能极差,捶三合土时只能加倍投放,这要求我们一趟又一趟地去盘。然而累断腰杆忙一阵,也只是在原先的土敞坝上捶出大约四分之一块。

不过这也十分管用了。充分利用这一块,在上面摊晒、收打粮食,其优越性,实在是土敞坝所不可比拟的。

此后的数年间,又先后两次在这块三合土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且在一周打了围墙。这个时候,随着粮食增多,生产队从我们下乡前那段最穷的节骨眼上渐渐缓过气来,可以匀出一点钱来买石灰了,捶块三合土敞坝,已不像那般艰难了。不过石灰仍由我们自己去挑——石灰窑在一座很高的山的背面,一个叫凉水井的地方。那是真正的石灰,呈疏松的砣状,很白。

 

挑担子

 

当农民,一辈子肩挑背磨,靠的是一把老力气,要紧的是肩头功夫。一个男劳力,挑不能挑,拿不能拿,会连立脚之地也没有。相反动辄能挑两百斤,人前一站,嗓门也就粗了。最令我悲观的也正是这一点——我站着也算条汉子,怎么在挑担子上就这么不如人呢!

记得第一次挑担子是往粮站送公粮。往箩篼里撮谷子时带队老师特别“关照”我说:蔡应律,这第一次挑,你挑个90斤就行。我便称了90斤挑上。90斤谷子,只能装大半箩篼,确实不多,也挑得起来,但要挑到三四里外的粮站,就够我扳命了。只好“歇屙屎肩”。“歇屙屎肩”是当地说法,指挑担人走不上两步就得放下担子歇气而一步一步往前挪的窝囊相。带队老师跟我一样窝囊,他也挑了90斤,也“歇屙屎肩”;同时,因为戴着眼镜,还因为他把下田劳动时一直系在腰腹前的一块蓝色围裙解下来裹在扁担上,而看上去愈显得狼狈。这以后,再往粮站送粮食,带队老师就不敢挑这么多了,我记得最少的一次,只挑了62斤。

但带队老师过一段是要走的,我却得在这里扎根一辈子,担又天天得挑,挑水,浇粪,碾米,找柴,改土,上公购粮……哪一样都得从肩膀上过。挑担子不行,简直就是个废人!纵不说挑得多可以多挣工分,挑少了单说面子上就过不去。我于是往死里压自己,希望能在挑担上压出点出息来,每次都压得罅牙裂嘴打翩翩,真正是竭尽了全部力量,可仍是难有长进,上公粮最多挑过115斤,也仍是“歇屙屎肩”,令我非常沮丧和自卑。

小河边多是烂泡田,打谷子终日在田里跋涉,脚梁杆被谷杈戳得稀烂,双臂也被谷叶割得满是血口,倘能挑一百八九,就不用下田了,可以去挑水谷子,人站在田埂上,等人家把打下的谷子一撮一撮端上来,装满一对大箩篼,然后挑到敞坝上去。这活路令我羡慕不已,却没那份能耐。

还有上山找柴。进站沟很远的山上才能找回一挑柴来,别人一大挑,你才一把把,虽然柴是塞各家灶孔,走在一路也还是很难为情。只好梭在后头,眼看要进村子了,便把好好的一挑柴解开来重新系过,目的是把中间尽量架空一些,以便看上去大挑一点……

好在,知青小组的4个男生,没有谁在挑担子上有太大的出息和造就,不至使我过分自惭形秽。倒是小组的两个女生令我气短,每次挑担,几乎不比我们少多少。

 

水 碾 房 之 夜

 

那晚上我有点像着了魔。

白天,几名壮劳力——当然也包括我,把上千斤谷子挑来,晚上我和其中一名就留下来碾那些谷子,碾出米来,煮成稀饭,喂生产队的耕牛。进入冬天,该给牛加料了,以便它们长出膘来,对付来年的春耕春播。这赵家碾只有一盘碾一盘磨,却历尽沧桑而在本地颇为有名,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口、牲口,全靠它碾米磨面。尤其是碾子,得一年到头昼夜不停地转。碾米不算是最苦的差事,一夜碾个四、五槽米,并把它们在风箱里过两遍,将米和糠分开,(至今我不明白,喂牛的稀饭煮好后仍得拌上糠,何以当初又非把米和糠分开不可呢?)用不着不停地干,其中有些间隙,可以看书,可以打盹。只是,得多加小心,别让笨重而隆隆作响的碾砣拉进碾糟去,让自己也成了牛饲料。那晚上磨盘闲着,很敦实憨厚的样子。

我就趴在它上面,就着一盏煤油灯读《边疆晓歌》。读着读着,我来劲了,周身的血液奔涌起来,手痒,想写,却只找到支圆珠笔,想起碾房门外的土墙上贴有一张大红标语,乃奔出碾房,不很费事地就把它揭了下来。土墙上不便于贴纸,这谁都知道,大约贴的人又很马虎,这却便宜我了,揭下它来只撕破了几个小洞。

我拿它回到磨盘前,折成四指宽泡泡的、肉肉的一条,开始在有着斑驳的浅红颜色和糙手的残留着浆糊的背面写字。内容全跟这部小说有关,大约就是人物、情节的评价分析之类,再藉此抒发一些自己的感想,搅和一些无头的思绪。原文却是一句也记不得了。只记得情绪亢奋,脚抖手抖,一丢下撮箕或风箱摇手就趴在磨盘上,写。所谓奋笔疾书。所谓思如泉涌。只记得磨盘很冷,灼热的手臂按在上面十分舒服。只记得煤油灯的灯焰随我的呼吸软缎般婀娜多姿,前仰后合……写满一层,翻过来,写另一层。又写满了,又翻一层,再翻一层……

不觉东方既白,油尽灯枯。

米碾好了。那泡泡的、肉肉的一长迭纸的各层,也写满了。当然,经过我的杂乱的思想感情的铁蹄的反复蹂躏和碾压,它已经踏实多了,没那么泡了。

走出碾房门来,是两个红眼睛的灰人。因为从头到脚敷了厚厚一层糠粉,连汗毛都变得又白又粗,我们一夜之间老成了“太岁”。

太阳升起来了。公元一九六五年残冬早晨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太阳,照耀着我们……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8 8:30:00 [只看该作者]

远赴深山背石灰,

为制敞坝三合堆,

挑担始终没过关,

碾房激奋把笔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自强不息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11 积分:14828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10/12/16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9 9:39:00 [只看该作者]

蔡应律朋友您好!非常高兴在中知网看到您的文章,从您不经意间使用的方言推测,您好像是四川知青。不知我猜得对吗?你描绘的场景与我插队的山村有许多相似之处,挑担子的经历更让我感同身受。因此,拜读您的文章倍感亲切。欣赏学习了!谢谢您!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蔡应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30 积分:34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7/28 16: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9 22:13: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上面二位。标题下面署有“四川西昌知青”,二楼会没看到?另外,此期应标注“插队散记(5)”的,,少了后面的(5),特此致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自强不息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11 积分:14828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10/12/16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0 15:5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蔡应律在2012-8-9 22:13:00的发言:
谢谢上面二位。标题下面署有“四川西昌知青”,二楼会没看到?另外,此期应标注“插队散记(5)”的,,少了后面的(5),特此致歉。

呵呵对不起!只顾忙着先睹为快去拜读您的大作了,的确没有注意到标题下面的署名,加之您的文章字体太小,老眼昏花,还请楼主见谅!顺祝周末愉快!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蔡应律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30 积分:34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7/28 16: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1 23:01: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请别客气。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纯净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02 积分:74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4/21 9: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2 7:15:00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下乡时的碾子、石磨、煤油灯、墙上的标语、挑担子......那时农村的场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老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