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三晋大地 →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峻极神功——应县木塔


  共有157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山西古代建筑精华峻极神功——应县木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贫农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2 积分:38918 威望:0 精华:104 注册:2009/2/9 12:40:00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峻极神功——应县木塔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6 10:58:00 [只看该作者]

 

      初识应县木塔,是在教科书里——应县木塔全名佛宫寺释迦塔,楼阁型建筑,平面呈八角形,位于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 (公元1195年)增修,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1961年,成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太原出发,车过雁门关半个来小时,右拐上“应县、浑源”方向,从应县高速出口出来,沿笔直的迎宾路南行几公里,雄浑的木塔便扑入眼帘。到了木塔景区,有花有草有树,秋意醉人。木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精美铁刹。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恰有微风吹来,叮咚作响,十分悦耳。仰望木塔,心中陡生敬畏。群山环抱中,一座红白相间的宝塔映照着金色的落日余晖令人叫绝。

应县木塔高67.13米,登上木塔台基,木塔的设计,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全塔共用斗拱54种,是我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木塔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枋、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上世纪20年代,西欧才将中空式结构作为最新科研成果使用,比咱的祖先晚了800多年。

   单从外表看,木塔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实际上,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

   进入底层,南北各开一门。11米高的释迦牟尼像坐北朝南,神态怡然,座下八角各饰力士一尊,威猛中不失可爱。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则活泼丰满,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拾阶上二层,方形坛座上塑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姿态生动。二层以上周围设平座栏杆,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只是近年为保护木塔,仅允许游人登临二层。,三层有坛座呈八角形,上塑四方佛,面向四方;四层塑佛和阿傩、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站在二层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心旷神怡,应县县城尽收眼底。山门前,121幢具有辽金风情的古色古香的楼房排列有序,后面是0.7万亩的塔北生态公园,东面新修的民居红墙碧瓦,西面是保护起来的古城墙,叙述着沧桑。

   木塔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弥足珍贵,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

   历经磨难古塔依然屹立,1974年的木塔实施抢险加固工程,工作人员发现四层主像释迦牟尼佛像胸背部开洞。以木棍探测,觉得有物深藏于内。经设法提取,得到卷轴两件,一为刻经,一为绘画《神农采药图》。后经清理,又发现一批卷轴文物和刻经。当年9月,检查人员发现二层主佛像被人撬开,维修人员及时报案,抓获嫌犯木匠王某,共追回银盒、水晶石、水晶葫芦、沉香木及佛牙舍利等共计36件;1974年11月18日,在二层主佛像腹内取出佛经30卷,残卷两包;1977年9月10日,在一层清理出佛经30卷,残卷12包,手抄本4包。至此经过前后5次发现清理,共得佛牙舍利两颗,佛经75卷,佛画四幅,佛教七珍68件,残卷15包,手抄本4包。“从木塔里发现了600多件文物,其中90多件辽代秘藏以及三色彩印《释迦牟尼说法图》,都是辽代绝品,世界惟一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应县曾在塔内召开“万人大会”,每层都安装了喇叭,坐满了人。“你想想要承受多大的重量,能对木塔没有损伤?!幸亏木塔基土主要由粘土及砂类组成,承载力大。夏天塔上居住着成千上万只麻燕,专门吃木头上的蛀虫,无意中成了‘护塔卫士’。虽然历经磨难依然屹立,但木塔还是倾斜了。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监测表明,目前木塔整体和局部倾斜变形都在继续发展,方向是东北方向,原因是木塔周边常年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强震而不倒,雷轰而不焚,炮火而未摧,难道能叫风慢慢地刮倒?应县坊间则更相信有三颗宝珠护佑着木塔。“避火珠是说天空打雷,炮火袭击,木塔一概没有失过火,是有避火珠把火逼走了;避水珠是说原来应县城四个角都有水,可是到了塔底下就没有水,这座塔寺也不下沉,是避水珠起了作用;木塔上面一直没有尘土,就是说一有尘土,避尘珠就把尘避走了。应县人无不以木塔为荣耀,每到端午节,大都会登临祈福,不只是为自己,也是为木塔。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赤医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19 积分:3639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4/28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6 11:28:00 [只看该作者]

应县木塔堪称世界之最,建筑大师梁思成对此塔倍加赞赏,此塔在二战遭日炮火攻击,在第二层还可看见弹痕的破坏,为了保护木塔现在登塔只限在二层。先上几张拙作。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赤医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19 积分:3639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4/28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6 11:31: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1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赤医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19 积分:3639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4/28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6 11:32: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1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1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1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1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1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赤医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19 积分:3639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4/28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6 11:33: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1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1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1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1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2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赤医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19 积分:3639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4/28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6 11:34: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2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2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2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2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2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赤医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19 积分:3639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4/28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6 11:36: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2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2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2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2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应县木塔3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6 12:29:00 [只看该作者]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即北宋至和三年,至今已有947年的历史。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7400吨。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平面亦为八角形,塔高九层,五个明层四个暗层,外观为五层六檐。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月、宝盖、宝珠组成,直插云霄。木塔在设计和施工上匠心独具,结构上采用双层环形套筒空间框架。上层柱脚插在下层柱头的枋上,并向内递收,形成一层比一层小的优美轮廓。全塔在结构上没用一个铁钉子,全靠构件互相铆榫咬合。塔的暗层,内外槽柱之间的梁用斜撑连接,成八角筒式内外槽框架,增强了构件的整体性。全塔共使用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种类之多,国内罕见,被世人称为“斗拱博物馆”。因此,应县木塔被古人誉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一层南北开门,四周设有回廊。塔内各层装有木制楼梯,游人可拾级而上。二层以上都设有平座栏杆,形成回廊,供游人凭眺。

    ——感谢贫农和赤医同学图文并茂的介绍!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天蓝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15593 积分:82748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9/12/9 15: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6 17:40:00 [只看该作者]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贫农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2 积分:38918 威望:0 精华:104 注册:2009/2/9 12: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6 18:24: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童鞋精彩配图,赤农组合,珠联璧合,美哉妙哉。

 回到顶部
总数 20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