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后来,静春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自己是山西插队生,将《止锚湾反思》文章贴到山西的《三晋版块》算是“回家”。
(静春插队于山西决不是骗人的鬼话,可以验明正身。有时我真搞不懂,大个兄也应该是个有文化、见过世面的人物,可怎么总说些低智商的话。非要让网友相信静春是个说假话、总想诈骗的人。而他们才是卫道士。正象一部电影台词:“皇军好。皇军好,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食------”所以,“大个好,大个好,不穿马甲,不删贴子,不造谣生事。象个绅士。”可是现在还有谁相信大个的这些品行?还有老千,一口咬定静春是诈骗惯犯,可至今你们拿得出任何有力的证据吗?可是你们成立老网以来,先后不但起狗楼、挖鳖坑、立葡架以龌龊语言攻击静春,并且“清左派战友”、“攻击它网删贴”、公告网友为“不受欢迎的人”静春都能拿出确凿证据。)
老网领导人不该象曹孟德一样,疑心太重。会不会认为静春这次到止锚湾。又是在说鬼话或者骗人,因为现在是高科技时代,在电脑上合成一些照片及造假是很简单的事情。或者,静春为了更有力地与老网当家人斗争,是到止锚湾“养精蓄锐”、“招兵买马”然后回家再与老网来个“不周山下红旗乱”或“欲与天公试比高”?。
中网在8月20号删掉了静春的“信楼”后,老网是叫停在“葡楼”上的发贴还是认为这回可以“痛打落水狗”,这能看出网站管理者的心态、品行。
因为中网只是拆除了一座静春的“信楼”,并没有宣布剥夺静春在中知网上的“发贴权”布告。所以,头领认为就此可以封住静春的嘴,从此就真的象头领所称静春是个“三无人员”。也许有人是在跟静春开玩笑,说中网的管委会封杀了静春,就是为了以后更好地与老网联合。我真的感觉到搞笑。静春对中网既无觊觎之心,也无害网之意。写几篇“杂文”有心者读,无意者疏。完全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怎么会把静春当成周克华,要万人搜山,拔枪击毙除掉而快之。静春非是扰乱两网合作的祸患。中网更没有必要担心静春会死磕在中网成为“人人恨”。
其实,在止锚湾那天我接到删楼的短信后便告诉朋友,删掉好,因为我还有些自知之名。并且在这个“信楼”中注明适时删掉。但我仅希望中网的“信楼”删掉后,老网的“葡楼”也应该有所收敛。而非是中网删掉“信楼”后,老网便借机在“葡楼”发更多的贴子混淆是非,并且多人搅进“葡楼”浑水。把老网搞的乌烟瘴气。这就让中网的好意成为了失意。并且,我告之关心静春的朋友,中网删掉“信楼”之后,不论老网的人怎么乘势反击,你们都不要在中网或其它网站上发贴斥责。一切由我回京自己处理。
因为我知道中网删掉“信楼”后,老网就会认为这一下静春可失去了屏障,能由着他们随心所欲对静春拍砖泼污。我不知道他们的这种报复能达到什么程度。便给他们划了三道杠,小队长级,如果他们据理说实,静春会悄悄吸收消化。中队长级,那怕他们对静春调侃一番,奚落一下,静春也必须咽下这颗苦果。而假如他们要当大队长,开始混声漫骂和恶意诽谤,静春定会当一下“辅导员”;告诫他们能有些长进,在拍砖时,文章活泼,文字幽默,调侃趣味。
然后,我便开始反思这个“信楼”发的值不值,意义大不大。
之后,我又在猜测,中网删掉“信楼”后,老网头领是“见好就收”。还是“得意忘形”?以我对他们的了解。老网当家人没有“高屋建瓴”的目光,甚至可能连“借坡下驴”的知识都不懂。但我希望他们仅戴上一道杠与二道杠,这都能让人容忍。真的不希望他们去当“三道杠的大队长”,因为在小学生中,当大队长必须有些优秀品行。想想,当上了大队长,却张口骂人,起哄架秧子,辅导员能不给他们上上必要的课吗?如果事情干的过度,那就非得把这个葡萄架拉倒砸烂。并且,决非是静春一个人拉葡架,而是对老网愤愤不平的人都会上阵来。不在中网这个地盘,而是在它网上发贴,难道不够老网的领导喝上一壶?
然后,二十二号回京后,看到友人传到我信箱的老网贴后,我又对照了一下原件。真的让我非常失望。我不得不X光一下山寨的头领了,不是对他们在“葡楼”上的对静春“开骂”,而是老网另立门户时的自白,还有头领山寨上插旗自认是知青中的精英,要引领知青网站迈上更高的台阶。现在,我必须得透视一下这些头领的身体与思想是否具有elite(精英)的素质。因为靠“忽悠”大众的时代毕竟时过境迁。如果头领们还沾沾自喜于能以“空手套白狼”的聪明行走,那真的是“皇帝的新衣”了。而放肆地在网上漫骂,并且是头领们赤膊上阵,不知算不算全国知青网上的“志异”。
千站、大副、云编、三位大人不必看了静春的这些文字而再次气恼,姑且就算静春对你们的“进言”。云编挖苦静春不知从哪儿抄来些古句显得很有学问,狗戴嚼子胡勒。或能是“打肿脸称胖子。”可惜,静春一张老脸,既无法戴嚼,并且再怎么打脸也胖不起来。只会让脸皮厚一些,那静春就再厚着脸皮给云编引用一段古文: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我就不译白话了,请对这段古文有兴趣的网友百度《唐雎说信陵君》既可搜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