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国庆20周年发行的邮票——与国庆无关 与知青有关


  共有94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国庆20周年发行的邮票——与国庆无关 与知青有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麻沙老农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35 积分:14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14 9:40:00
[原创]国庆20周年发行的邮票——与国庆无关 与知青有关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6 16:12:00 [只看该作者]

 

          再过20多天就是国庆节,令我想起国庆20周年发行的知青邮票,和当年知青的通信往事。

      按照常规,10月1日国庆节是十年一大庆,五年一小庆。逢十的年份,一定发行纪念邮票。逢五的年份,大多数也发行纪念邮票。例如,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的纪念邮票,一次就发行了56枚(包含56个民族),洋洋洒洒一大版。

      国庆纪念邮票的图案多是各民族群众载歌载舞,欢天喜地。或者是国旗国徽,隆重庄严。还有是反映工农业生产成就,总之是喜庆祥和,气氛热烈。

      但在1969年属于特别时期,本来是20周年大庆,却一改常规。10月1日发行了两套邮票,都与国庆无关。一套是文17《知识青年在农村》,邮票图案也很有时代特点,有知青学毛著,知青当赤脚医生等。因为我是在1969年当了知青,所以感同身受,印象深刻。从中也可以看出,1969年是知青上山下乡的高峰期,同时动员知青上山下乡也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另一套是文18 《军民团结保卫边疆》。1969年3月发生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与苏修的边界形势空前紧张,全国军民加强备战。因此,才有这套邮票的诞生。

      这两套都属于文票,文票正式发行的总共只有19套,居然有2套是知青题材。1969年10月1日发行《知识青年在农村》后仅3个多月,又发行《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金训华是上海知青,1969年到黑龙江插队,为了抢救两根电线杆,跳进激流,结果被洪水冲走,因此树立为知青的榜样。从现在以人为本的立场来看,为了两根木头,使一个人失去年轻的生命,实在不宜提倡。

      文票的印量非常大,因为印制发行都属于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务。不过,由于当时集邮活动被取缔,邮票都在通信中大量使用掉,保存下来的新票很少。现在如果想买成套的新票,都是天价。《知识青年在农村》市场价1000多元,这在文票中是价廉的。两套《毛主席语录》市场价分别都在7万以上。

      当年我们村里只有大队部有一部老式手摇电话机,把手摇酸了,也只能打到公社。因为电话线就是一条铁丝,晾晒衣服还可以,通话就勉为其难,而且三个大队共用这根铁丝。如果电话铃响了,也不能马上去接。电话铃一长一短或一长二短都是别的大队,只有听到一长三短的铃声,才是我们大队的电话。这样烂的电话机还常常喜欢显摆,时不时要罢工一下。

      知青只能靠邮票寄信,邮票是大家必备之物,许多人都曾买过文票。知青中当然没有人有先见之明,认识到这些邮票的潜在价值。我也有过十几枚不同的文票,从城里带到山村后,都在寄信中使用了。在山村毕竟有买邮票不方便的时候。

      知青第一年每个月有8元钱生活补贴,第二年就全靠自食其力。绝大多数人都要靠后方根据地的支援,有的知青家境好,保障有力。有的知青家境差,保障乏力。我们大队有一位插哥,靠妹妹每个月寄钱资助。他的妹妹是学徒工,每月工资仅18元,18元仅能勉强解决温饱,居然每月还能省下5元寄到山村。全大队男知青都被福州小妹的爱心所感动,视为知己。古人把兄弟之情比喻成手足之情,没有说过兄妹之情像什么。不妨把当年革命歌曲的歌词改动两个字:“河深海深不如兄妹友爱深。”

      有的知青为了节省寄信的费用,从别的地方引进先进的贴邮票方法:先在新邮票的正面,抹上薄薄的胶水,等到胶水晾干,再贴到信封上。信寄到家里,让家人把邮票剪下来,装在回信的信封里。知青收到旧邮票后,把它放在水中轻轻漂洗,洗去表面胶水,邮戳也不见了,成了一枚新票。然后又如法炮制,这枚邮票可以反复使用多次,物尽其用,直到它破损,才结束它的光荣使命。

      有的知青囊中羞涩,为了省下8分钱,就采用这种方法寄信,还热心地向我推荐,并把用过的邮票拿出展示。我只是听听而已,并没有实践过,毕竟口袋里并不缺少寄信的一点钱。

      其实让邮票反复使用的始作俑者,是在1968年发行的《毛主席去安源》邮票。这套邮票发行时,正是所谓“三忠于”活动如火如荼的时候,有人提出在邮票上盖戳,是对领袖的大不敬。有关单位居然发通知,要求不能在这枚邮票上盖邮戳。给投机取巧的人钻了空子,有人发现了用过邮票的剩余价值,把用过的邮票取下来再次寄信。知青不过把这种方法加以改进,继续发扬光大而已。

      联想到最早发行邮票的国家是英国,当1便士邮票售完时,邮政部门就把2便士邮票沿对角线裁开,对剖成两半应急,成为著名的对剖票。邮票上的女王脑袋被切成两半,也没有人认为是欺君之罪。国情毕竟不同。

      在文票中,还有两枚是当年正副统帅合影的邮票,一枚为两人站像,另一枚为两人坐像。后来发生了913事件,钦定的接班人落荒而逃,折戟沉沙。接着又开展了批林批孔运动。对于谨小慎微的人来说,这两枚邮票成了烫手的山芋。扔进垃圾箱,是对伟大领袖的不忠,留在手上,有阶级立场不稳的嫌疑。有人想出折中的办法,用剪刀把这两枚邮票一分为二,留一半去一半。经过如此折腾,邮票的存世量更少了,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谁又能想到,现在这两枚8分和10分的邮票都升值几万倍。

      知青除了和家人通信以外,有时还有代写书信的义务。在插队时,我就为村里的年轻人代写过情书。我们队里的小黄中意一位湖南辣妹子,这位妹子曾来过我们村里,后来返回家乡了。小黄对异乡的妹子情有独钟,“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当年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只能靠写信。

      小黄每次要写情书时,都事先买好信纸信封和邮票,郑重其事地拿到我的住处,要求我代写一封情真意切的情书。他似乎把成败之举全部寄托在知青身上,谁叫你们号称有知识的青年。望着他殷切的目光,“君子成人之美”,再说作为一个村的乡亲,自然更是责无旁贷。

      其实我在此之前并没有向哪个美眉写过情书,特别不擅长写那种肉麻兮兮的情话。据说情书中要多写“爱你一万年”这类非常不靠谱的话,对热恋中的少女是一碗心灵鸡汤。实际上小黄是小学毕业,并非不会写信。不过,他相信知青有生花妙笔,更能打动少女芳心。

      我接过信纸,绞尽脑汁,发挥最大的想像力。可惜从前当学生的时候,语文老师只教我们写感慨激昂、抒发革命豪情的作文,基本上属于西北豪放派,从来没有写过江南婉约派的文章,对卿卿我我之类的词句更是不屑一顾。现在只好赶鸭子上架,搜索枯肠,小黄也在一旁提供他认为有杀伤力的民间流行语,给我作参考。于是,在煤油灯下,大笔一挥,创作出一篇情书来。然后又写好信封,小黄在信封上贴上邮票,才心满意足地捧着信回去。

      经过几次通信和等待,小黄终于动身去湖南,把远方的恋人接来,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代写的几封信,虽然没有“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这样的经典语句,但至少起到了穿针引线、联络感情的作用,也算初战告捷。

      最后说一说当年的乡邮员。我插队的闽北山村,距离邮电所有20华里,其中15里是小路。最初的邮递员是个年轻人,工作喜欢走捷径。逢到赶墟的日子,就把报纸信件往村民箩筐里一放,让村民带去村里去。自己送信时,常常就骑10里路,把我们大队的报纸信件,全部放在隔壁的那个大队就返程。由本村乡亲带回来的邮件,基本完好无损,放在别的大队的邮件,多半不知所踪。

      终于有一次引起知青公愤。我们大队招工的通知也遗失了,等到别的大队知青已办好招工手续,我们才知道。现在的青年很难体会当年知青对招工的迫切心情。心急如焚的是一位女知青,她为人朴实,体态健硕,吃苦耐劳。大队领导早已下了定论,如果有招工名额,非她莫属。全大队知青也无异议,谁能够一个月出工30天?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这个女知青赶到公社知青办,公社干部说:“你们大队电话打不通,寄信也没有人来办手续,视同放弃。”这个名额大概被哪个近水楼台的占用了。

      女知青本来是埋头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现在是柔肠百结,寝食不安,对这个不负责任的邮递员耿耿于怀,俗话说:“兔子急了也咬人。”她一再表示要去县邮电局投诉。后来,邮递员真的换成一个年过半百的大好人。知青对他是有口皆碑,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总是准时把邮件送达,成了我们和外界联系的纽带。每当看到他推着自行车的矮小身影,都有一种亲切感。

      现在人们用手机可以打电话、发短信,用电脑可以发伊妹儿、挂Q。通讯快捷便利。大多数人大概几年也不会写一封信,平时收到的也都是商业信函。想到过去只能靠寄信联系的日子,真是令人有隔世之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麻沙老农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35 积分:14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14 9: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6 16:17: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y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9年10月1日发行的《知识青年在农村》。

分别是:劳动。学毛著。向老农学习。赤脚医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千帆过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6300 积分:35486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28 10: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6 19:23:00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应该是个集邮爱好者,一套文革票引起当年诸多轶事,知青们的生活、劳动、回城......一幕幕的都从眼前闪过,只是物是人非,我们都已向老年迈进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设字209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5202 积分:94771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5/15 14: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6 22:56:00 [只看该作者]

文革票引起当年诸多轶事,知青们的生活、劳动、回城......一幕幕的都从眼前闪过,只是物是人非,我们都已向老年迈进了。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imenyanshu404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index.asp?accountid=22257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寒江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968 积分:16804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11/8/25 18: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6 23:24:00 [只看该作者]

邮票虽小,却记载着我们青春那一大段历史。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枪神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024 积分:3202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6/3 21: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7 7:03:00 [只看该作者]

很珍贵的历史资料。


我喜欢枪,喜欢军队的一切,我愿和热爱军队的人交朋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7 8:15: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也曾出邮票,

六九国庆专一套,

麻沙老农有珍藏,

确实珍贵不得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