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地有声
在举世瞩目的钓鱼岛争端中,昨日(2012年9月20日)似乎有缓儿。
这中间,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中方“悬崖勒马”所释放出的巨大威慑。
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外交家,绝不会忘记,上世纪50年代他们对“抗美援朝”的误判。
当时,美方断定,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不可能出兵朝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置若罔闻。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方反思自己的误判时,终于发现当时忽视了中国政府声明中第一次使用的独特用语:“悬崖勒马”,原来“悬崖勒马”就意味着要不惜一切代价跟你拼了。
从此,在国际争端中使不使用“悬崖勒马”,成为外界、特别是美国判断中国决心的底线。
在钓鱼岛争端中,中方先后在不同层面三次使用了“悬崖勒马”,第三次出自中共中央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也就是前天,2012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