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三晋大地 →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代县杨忠武祠


  共有109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代县杨忠武祠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贫农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2 积分:38918 威望:0 精华:104 注册:2009/2/9 12:40:00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代县杨忠武祠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22 12:44:00 [只看该作者]

      历经岁月长河的洗涤和无数次烽火狼烟的洗礼,在“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下,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书写了一幕悲壮史诗,其后裔奉旨修建的“杨忠武祠”,则将满门忠烈特有的风采真实地承载记录下来,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杨家祠宇。因杨业血战疆场,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武”,后代以此题祠名为“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其位于代县城东19公里的枣林镇鹿蹄涧村,为杨家宗祭之地,1996年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县城沿108国道向东行驶约20分钟,路北赫然显现一座“天波杨府”的大牌楼。约3分钟后来到鹿蹄涧村,杨家祠堂坐北向南坐落在村中心。祠堂前东西各矗立着两座大牌楼,牌楼之间有两株粗壮挺拔的古槐相对而立。南侧正对祠门建有戏楼三间,名为“颂德楼”,为杨氏族人祭祖场所。祠门矗立于高高的石砌台基上,石阶下左右蹲坐着一对石凿狮像,两旁各有旗杆直立。登阶而上,祠门两旁又有被杨家族人称之为“犼”的石刻灵兽看守。祠门面宽三间,两侧墙面彩绘了杨家将战绩的连环壁画,祠门单檐悬山顶,上悬三金字门匾,中书“奕世将略”、东书“一堂忠义”、西书“三晋良将”,均为明清时期
山西地方官员所赠。门楣正中是醒目的“忠武祠”牌。祠门内悬一横匾“忠勋世美”,内侧还抄录有北宋皇帝封赠杨家诰敕数篇。
   跨入祠门,前院建有东、西、北堂屋三间,北屋为通往后院的过门,过门上又悬三匾,中书“气作山河”、东书“千载忠义”、西书“世笃忠贞”。过门内墙壁上挂满了杨家将一些轶闻传说,还有历代子孙重修的碑记等。
   进入后院,便是祠堂的主体部分。当院供奉着祠堂的标志物——鹿蹄石。此外有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东西配殿内是彩塑的杨门女将塑像,个个英姿飒爽;正殿两侧的廊房内则是一通通石碑,其中有元、明等时期碑文题记,为研究杨家将历史十分珍贵的文物。
   步人“杨忠武祠”大殿,坐北朝南的高台上,正中塑着老将杨业与夫人佘老太君之像,其八子两厢依次排列,台下三面为杨家历代名将塑像,共22尊。塑像气宇轩昂,威武雄壮,让人肃然起敬之余,仿佛可感到当年的杨家满门保家卫国、血染疆场、英武不屈的忠烈风范。正殿背后,有后世修建的“凌烟阁”,宏伟壮阔。
  杨家祠堂每年三月初九都举行宗祭,唱戏必唱杨家将戏,但鹿蹄涧村民什么戏都看,唯独不看杨家战死大半的《金沙滩》这出戏。这里面,还有一个颇离奇的传说。据说有一年的春天,村里唱戏点了《金沙滩》。说也怪,开戏前,天气晴朗,风尘不动。戏开后,契丹兵向杨家将猛烈进攻,这时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台上的“契丹兵”也只好鸣金收兵。风沙过后,演到二郎、三郎惨死疆场时,突然从西北方向滚过一团乌云,顿时电闪雷鸣,大雨瓢泼。有人说:这是老祖宗不想让咱们再提那些伤心的事。从今往后,演杨家喜庆的戏,咱再不演《金沙滩》了。说也奇怪后来换了别的戏,一连几天全是风和日丽。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人们也没有必要追究它的真实性。不过鹿蹄涧村人从来不看《金沙滩》这出戏倒是真的。
   遗存的鹿蹄石和杨氏宗卷为杨家祠堂的镇祠之宝。这块置于宗祠当院的鹿蹄奇石高约0.8米,外形玲珑,从南面看石面两侧形如青龙白虎张口,中间刻有仙鹤,上方有猴头和鹿蹄,为福禄寿之喻。而从北面看,石面刻有一个梅花鹿和斑斑鹿蹄印,其右前蹄抬起似被箭穿而伤,很是逼真。石下有四层方石座,束腰处横镌“宣圣十德”四字,分五行竖写“十德”:门高、邻美、迟老、家和、身安、成家、外和、子孝、省事、人重,落款为“泰定元年(1324)年立”。这块奇石,也笼罩着神秘的色彩。相传,杨业的十四代孙杨友与弟弟杨山在坚州(今繁峙)马峪河狩猎时,杨友射中了一只梅花鹿的鹿蹄,梅花鹿带箭奔跑,杨家兄弟紧追至代州地面一个叫联庄的小村庄时,梅花鹿突然遁踪入地,杨友兄弟大为惊骇,即令兵士在梅花鹿消失的地方掘地寻找,掘至地下3尺左右,发现一块奇石,上雕带箭梅花鹿。杨友认为这里是神鹿引导的宝地,于是举族迁居于此,后奉旨建宗祠奉香火,并将此村改名为鹿蹄箭,后感“箭”字不祥,改名鹿蹄涧。
   在杨忠武祠众多历史文物中最为珍贵的镇祠之宝是杨氏宗卷,为900多年前的南宋遗物。素绢条幅卷长8.1米,宽0.39米,排列顺序先为传记,次为画像,再为名人赞诗。内裱宋孝宗皇帝1165年(乾道元年)加封杨存中昭庆军节度使敕令一,并绘有杨克让、杨文靖、杨时、杨存宗、杨大异五人像。相传,杨氏家族当年分家时,一家分得“宗卷”主体,即鹿蹄涧杨氏,另一家分得“功劳簿”,为雁北左云、右玉一带流散杨氏。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占代县后曾追寻“宗卷”,杨家后裔几经艰难,终于辗转保存下来。
   宗祠在“文革”期间也险遭破坏。“文革”期间破四旧,有人来想毁坏祠堂,杨家六位老人手拿镰刀并肩站在祠门前,向来人说:“你们要想破坏杨家祠堂,先过了我们六个老头子的关。”来人也没了办法,只好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让杨家后人将祠堂里的塑像自行藏起来,这样也好向上级交代,就这样杨家祠堂在族人守护下得以存世。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明光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789 积分:22190 威望:0 精华:15 注册:2009/12/6 11: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22 14:28:00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


内蒙兵团一师六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变色龙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192 积分:24958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11/28 21: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22 14:43:00 [只看该作者]

杨家祠堂在代县,有机会去看看。去山阴县路过金沙滩,那可是杨令公全家抵抗侵略的古战场。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天蓝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15593 积分:82748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9/12/9 15: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25 19:4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变色龙在2012-9-22 14:43:00的发言:
杨家祠堂在代县,有机会去看看。去山阴县路过金沙滩,那可是杨令公全家抵抗侵略的古战场。

光荣的历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