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新体现代诗歌 → 深深的海洋 ——辽宁舰航母入列有感


  共有207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深深的海洋 ——辽宁舰航母入列有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招小波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754 积分:16694 威望:0 精华:36 注册:2008/8/28 21:18:00
深深的海洋 ——辽宁舰航母入列有感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26 10:07:00 [显示全部帖子]

        深深的海洋

——辽宁舰航母入列有感


        招小波/文



钓鱼岛脚下东海茫茫
东海挨着森林似的红高粱
红高粱连着高高的城邦
城邦倚着苍老的古城墙
古城墙身后有个中南海
那是中国最深的海洋

在没有航母的时代
它的潮头曾把四大洋拍响
全世界的潮汐啊
随着它的波涛激荡

今天   中国的第一艘航母
离开了韬光养晦的深港
螺旋桨翻动的不是香槟酒
而是中国的海洋之殇

中国最伟大的船长
已把他轰烈的传奇
驶进了岸边的纪念堂
十三亿双目光煮热了
这片深深的海洋

     2012.9.25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招小波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754 积分:16694 威望:0 精华:36 注册:2008/8/28 21: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27 22:28:00 [显示全部帖子]

谢谢金色童年、知青老王、王英、小童话、知足、丹阳来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招小波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754 积分:16694 威望:0 精华:36 注册:2008/8/28 21: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28 6:36:00 [显示全部帖子]

                                         老知青深挚的爱国情怀——读招小波新作《深深的海洋》

                                                                             

                                                                               文/  山城子

 

天天上网读诗,却很长时间没读到这样的好诗了。
说好诗,首要条件,就是有个健康的诗思与情怀。这就不必细说了,诗人关心时政,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在大连举行入列仪式,第二天早上,招小波的诗,已经发上了新浪博客合常去的诗歌论坛。
说好诗,重要条件,就是通过选择并组织意象,构成诗意的境界。与此同时,还要通过艺术的语言构成诗性文本。
第一节,依次选取了“钓鱼岛”“东海”“红高粱”“城邦”“古城墙”“中南海”。这些意象通过顶针、借代、比喻等格的积极修辞,造成了钓鱼岛与祖国大陆浑然一体的诗意境界。这,形象有力地说明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指出主权的维护与行使的核心领导,是住在中南海的中央政权机关。
第二节,选取了“潮头”“四大洋”“潮汐”等意象,构成了回眸“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那个时代的伟人大气磅礴的情怀境界。行文上用了“潮头”比喻国家领导,用“潮汐”比喻世界的风云变幻,用“波涛”比喻中国人民的情怀。这样的借喻,造成了朦胧大气的是一境界,有效地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
第三节,选取了“韬光养晦的深港”“ 海洋之殇”两个主要意象,赞扬中国第一首航母入列的深刻意义。怎能忘记一百多年前威海卫的勇士们在豺狼的炮火中葬身海洋,怎能忘记台湾大连被蹂躏的以往?爱国之情意味深长。
第四节,选用了“中国最伟大的船长”“十三亿双目光”“深深的海洋”三个主要意象,构成了领袖、人民同仇敌忾的情怀境界。而落笔扣题的“深深的海洋”,则具有双关的含义:这既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爱国情怀的比喻,又何尝不是对中国国家政权机关行使主权深深的冀望?
最后指出的,也许“轰烈”,还是通俗成“轰轰烈烈”的好。前者虽然简练,但不如后者双叠的艺术。

                                                                                                                                    2012-9-27于黔

                                                                                                               (发表于2012.9.27《诗歌报》论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