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知青角 → 俺的别墅


  共有4406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俺的别墅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阿剑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9 积分:69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8 20:37:00
蓝天白云-----自然美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31 8:15:00 [显示全部帖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891-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阿剑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9 积分:69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8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31 8:30:00 [显示全部帖子]

梦雨云烟你好:今天第一次走进“俺的别墅”,感觉这里可真热闹啊,有视频、有音乐、有照片,有欢乐,我也情不自禁地发了一张风光照凑凑热闹,见笑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阿剑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9 积分:69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8 20:37:00
乡村小楼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3 9:50:00 [显示全部帖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877-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阿剑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9 积分:69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8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3 10:07:00 [显示全部帖子]

 

梦雨云烟:在你新楼动工之际,送上一栋小楼表示祝贺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阿剑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9 积分:69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8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3 10:44:00 [显示全部帖子]

梦雨云烟:咱们是湖南老乡,你很忙,不记得了,我们可记得你哟!你在三晋大地里的视屏“美丽的江永”给我们带来非常美的感受,相信在你的别墅里一定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佳作!哈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阿剑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9 积分:69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8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8 22:49:00 [显示全部帖子]

蛇年吉祥!健康是福!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阿剑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9 积分:69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8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8 22:57:00 [显示全部帖子]

梦雨老乡:俺是别墅的常客,会看不会玩儿(电脑盲)。恭喜你的大厦楼层越盖越高,有机会北京见。哈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阿剑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9 积分:69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8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15 9:00:00 [显示全部帖子]

 

积肥

      肥料是农家宝,每年公社分配给生产队的化肥数量有限,(尿素、氮、磷、钾、碳酸氢氨)积肥成为每个生产队的大事。队里定期从每户社员家搜集人、畜粪、草木灰,按质按量折成工分。每个屋场前至少挖一个大坑,把肥集中起来。春耕时,每丘田根据大小置几个宽5-6尺、长1丈的坑,统称粪氹。围好,拍实,将田泥或水塘、渠道内的淤泥挖出担放在内,参入一定量的粪及给牛圈换下的垫草,用水侵泡并适时翻捣,且经常还要加入青草翻沤,早稻收割后从粪氹内挑出来均匀撒在田里,经过犁、耙后等于施上了底肥。说及青草,这是春耕后妇女们挣工分的最佳时机,平日男工主劳力一天10个工分,妇女们最高6.5工分,而收割一担青草(100斤)可折工分15个。别看工分高,可不容易挣啊!这不但是力气活,还要有耐心,因为这里青草稀少,生产队的牛都要派专人带上行装、粮食放牧式的在外饲养,所以妇女们割草就要走的很远很远,甚至带上干粮和水……。

      生产队有一条船,能载重两吨左右。1969年春插后,队长提出要我们三个知青随船去省城积肥,想到能回一趟家而且乘船玩玩,欣然同意。准备好日常用品、炊具、粮食蔬菜,检查一下船上的物品后出发了。

      这条船是当地特有的,船底比较平,有两尺深的水就能行驶。因为常年用桐油漆刷,船体已成酱油色,远近人都称‘乌杆子’。船老大是一位50多岁的程姓社员,不爱说话,总是咪着眼,笑笑的。但是很幽默,有时一句话能让你捧腹大笑,听说很有行船经验。

      出发时天气晴朗,躺在船板上,一路欣赏着两岸壮观的河坝及田园美景,很爽意。

      沩水河由西向东贯穿整个县,是湘江一条支流,从我们这里顺水而下三十多里进入湘江,逆流而上五十多里到省城。河水清澈,盛产鱼类,独产的针嘴鱼也出于此河。

      船进入湘江后逆流而上,天气开始变的阴沉起来,北风将船帆吹起反倒省了撑篙拉纤之苦,却不知前面有一场生死较量。

      船行驶到三汊矶河段时,骤然间一阵大风大雨将桅杆压成近60度,哗的一声响,船舱内人及物品傾向一侧,船老大大声喊“快解开帆索”!由于风大浪急,船摇摆厉害,人站不住脚,无法解开帆索。船侧已接近水面,船舱已经进水约一尺深,这时只听见大堤上的人们发出一片惊呼声……!

      险象环生,风跟帆较劲,人跟舵较劲,我心想要是船的右侧有东西压着就好,心有灵犀,船老大高喊起来“人员全部趴到右侧船梆”!我们7人即刻全部扑向右侧,船稍微保持了一点儿平衡,却又很快朝江心驶去,危险加大了!主航道有行驶的货船、客轮、木排,撞上更危险!心急如焚,却使不上劲。已是春汛时期水流湍急,帆降不下来,人很难抓住船邦,随时有掉入江中的可能。这时风更急、浪更大,船内进了半仓的水,我们都在求菩萨保佑。这时,哗啦一声巨响,桅杆尖部断了,船帆掉了下来,随之船来了个180度掉头漂流而下,船舵比上行好控制了,船体也保持了平衡,行驶了十多里靠上岸总算安全了。这时有个社员埋怨船老大事发时没有及时靠岸,从不与人计较的老大勃然大怒,将那人训斥一顿。我赶快上前安慰老大,他却笑咪咪地对我说道:“你是福星,要不是沾你的光,船早就走水了”。接着又解释道“刚才如果急于打舵、或桅杆断了都会翻船、更要紧的是船帆如果掉到水里,船一定会被急流拖翻的。”是啊!想起都后怕。这老人有经验、临危不惧、身手敏捷,此后令我佩服不已。     

       我们临时靠岸从船上卸下桅杆修好,并清理完进入船舱的积水后继续行驶,第二天赶到了省城。

      进城积肥,首先想到的是掏粪。当然,这会和环卫部门冲突,但是,咱们知青进城掏粪人们是会理解和支持的。可是因下了大雨粪便太稀且离码头远,没有足够的劳力和运载工具,几人商量决定买粪回队,但钱又不够,无奈准备无功而返。这时我提个建议:在省城打青草吧。

我带领他们来到省城烈士公园,进去一看青草到处都是。我们人手不够,怎麽办?我有办法,公园附近有几所小学,我与校长老师联系请他们支持,这一招见效了:那个年代各行各业响应号召支持上山下乡,支援农业生产;二来学校有劳动课,让学生们劳动课去拔草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相对公园来说也是一举两得:一是支持了农业生产,二是公园正需要清除杂草。于是公园方面给了我们很多便利:免除门票、提供饮用水、指定区域、派人巡视安全。平时自行车都不准进入公园,为方便我们运草,特允许我们的板车出入。

      一切就绪,学校组织学生开始拔草。几天时间竟装满了一船。第一船满载而归。我们三个知青留下来继续打青,直到双抢来临我们才撤回生产队。

      看到我们在省城积肥有成效,附近大队也派人前往省城打青,可是无功而返。哈哈!说句玩笑话,一是他们没有前来取经,再者我们有股吃苦耐劳的劲儿。在省城的一个多月里,白天和学生一起劳动,晚上要把草送到江边,忙乎到深夜才能休息。……

      生产队可发‘财’了!有了肥料,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阿剑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9 积分:69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8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15 9:06:00 [显示全部帖子]

 

洪水

      1969年8月8日。

      没完没了的雨下了几天几夜,屋场通往邻里之间的各条小路都已经积满几寸深的水了。

这里农村传统的建房形式是:用泥土加石灰打造一层高出地面1—2尺的地基,用土砖砌成或用泥土混合石灰加竹片筑成土墙的房子,屋顶再用山里的柴草或稻草铺盖。基本就地取材,冬暖夏凉,但是经不起雨水长期冲刷或侵泡。

      下午雨更大了。涉水去屋场外看看,豆大的雨水从天空倾盆而泻,大雨的喧哗声几米外就听不清说话。插下不久的晚稻禾苗被水淹没,稻田、道路、水塘被雨水连成一片。动物也有些奇怪,不时能看到老鼠和蛇在水面窜来窜去,大夏天蚊子也不咬人了。

      杨大爹家地基高,在他家厨房安放一张床,我们就睡在这里。

      午夜时杨大爹叫醒我们:“水来了”!我迷迷糊糊起床,鞋已不知去向,通往湖沱的后门被水冲开,进屋的水流很急。我急忙帮杨大爹固定好一件家具,几分钟后我们的床也浮起,渐渐随水飘动起来。随水飘来还有木头、稻草等物,杨大爹说“你们赶快找个救命的地方吧”。

      顺着过道走去,隔壁副队长家堂屋门前的鸡笼已经飘了起来,穿过堂屋就是杨四爹家,过道以是齐腰深的水了,涉水进入他家楼上一看,老老少少已聚集了二、三十人,还有鸡、狗、猪。这间屋子原来是个祠堂,因年久失修只剩下四根木柱撑起的阁楼。地方不大,我找了一处靠窗的地方坐下来,喜出望外地发现有一块长1米多的大木板,心想要是房子出现问题可以抱着木板从窗户跳出去(那时我还不会游泳),恐惧的一夜开始了。

      杨四爹有一根带尺度的竹竿,他时不时地从楼梯口把竹竿插下去查看水上涨的情况,水一直在往上涨。‘哗啦’的一声,刚才涉水过来的通道一面土墙倒塌,我们再迟几分钟就上不了阁楼了。时间慢慢过去,阁楼周边土砖砌的房子逐渐倒塌,倒塌的声音不时传来,每一次房屋倒塌阁楼都会随着水波摇晃一阵,黑暗中还隐约听到一个中年男子呼嚎着的救命声,十分恐惧。阁楼上的人们都在沉默,连小孩都十分懂事,不哭不闹!唉!真不知那个晚上是怎么熬过来的?

      天亮了,只见外面洪流滚滚。从我们生产队到沩水河堤已是一片汪洋,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家具、笼箱、木头、稻草、各种动物、家禽的尸体,甚至还有整栋房屋的屋顶……更令人揪心的是亲眼看到一个小孩站在站栏中,随水漂流而下,社员们惊呼想去救援,可又无任何救援工具,想驾驶扮桶(原始的打谷工具5尺见方左右)去救人也来不及(且也出不去),眼看着小孩顺水漂下去了。真是菩萨保佑,两个月后在兴修水利的堤坝上,见到孩子的家人扛着一件大型礼盒到下游去感谢救命恩人,才得知这个小孩获救了。

房屋一部分倒塌,到处残垣断壁,没有倒塌的房屋积水未退,淤泥将家里的坛坛罐罐掩埋了,粮食和泡菜都淹在水中。有的房子还不能进去,怕倒塌。

      水退了一点儿,大家走出阁楼站到一处高地上心情沉重,首先考虑解决吃的问题才能自救。哪怕能从水中捞点儿粮食出来也好。真是天无绝人之路,随水竟飘来十几个大南瓜和一口大锅。……

      几天后水慢慢退了一些,我们几个知青帮了社员们几天的忙,整理房屋清洗家具。这几天我们吃着带有泥沙的米,水更是脏极了(无法行容),没有蔬菜,没有盐。

      袁家老爹的儿子划着船来接他爹,送来了粮食和蔬菜。老爹要我随他们一起去,因为他儿子那个生产队也有知青,我高兴地答应下来。

      离开彭家沱,只见一路到处都是行驶的船只,我们的船靠“岸”到他家时天以黑了。这天的晚餐—我吃了一顿这辈子记忆中最难忘的、最好吃的、最普通的农家餐,米饭里没有泥沙,最重要的是数天没有吃到盐了,这盐菜真是天底下最好吃的菜肴了。

      晚饭后主家要我们好好休息睡一觉,说有人值班如有情况会通知的。半夜时小袁媳妇大声喊道:洪水来了!几个人挑起早已准备好的担子,跑到一处坡地,站在早以用门板架好的木排上,等了近一个时辰,有人赶来告诉我们是一丘水田的田埂被水冲垮的流水声。唉!真是虚惊一场。可谓草木皆兵啊!

      此处知青点都是熟人,休息几天后还是觉得回生产队去干点活儿为好。水已经退了,看到大部分稻田还能挽回损失,部分稻田已被淤泥淹没。可巧,父亲从家里赶来,说奶奶和母亲惦记我,要我一起回家,以免他们惦念。

      在回家的路上,沿着河堤,堤上搭满了临时避难的草棚,堤内一部分房屋倒塌,堤内的积水比堤外河水水面还要高,因没有足够的排水设备,水排不出去,各种动物尸体随处可见。水质情况、卫生条件极为恶劣,部队和各方救援人员已到达,冲锋舟只能当普通船用,不能启动引擎,如果启动引擎形成波浪可导致受浸泡的房屋倒塌。堤上有扛着粮食和救援物资的人员及医务人员匆匆赶往重灾区。至此才清楚水灾引起的主要原因:下雨时间长且雨量大导致宁乡最大水库——黄材水库库坝倒塌,人员和财产损失巨大。

      乘上客轮回望灾区那忙忙碌碌的人们,心里默默祈祷:上天保佑他们平安渡过难关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阿剑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9 积分:69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8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15 9:25:00 [显示全部帖子]

梦雨云烟老乡:我曾在宁乡下乡插队,上面两篇“积肥、洪水”是我插队的往事回忆,粘贴到别墅来,就当是和你及别墅的朋友们喝茶聊天吧。


 回到顶部
总数 12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