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我与农具


  共有111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我与农具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错了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58 积分:4852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20 19:40:00
我与农具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5 10:24: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606160811ce79e23ba41d28.jpg:

 

  我与农具
      1969年到邢台柏乡插队落户,上级为我们每个知青拨付了240元 的安家费用,这些费用全部划到自己落户的生产队里,用于下乡初期的生活费,盖房,购置简单的家具,炊具,及农具。

   那年月,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方兴未艾 ,修理地球,人定胜天也罢, 土里刨食,挣分糊口也罢,都离不开农具,总不能赤手空拳吧 。随着地里农活的增多,  队里陆续为我添置了几样农具,有了农具,自己就学着农民的样子,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六年的插队生涯中,双手磨起了老茧,腰部也落下了病根,但 看到与自己并肩战斗了多少日日夜夜的老伙计——农具时,心中又有说不出的感受, 是高兴, 是惆怅,还是向往,难以名状 !毕竟我们相依为命,有了感情!

   早在上小学时,自己就被邢燕子的先进事迹 感动着,鼓舞着,在 作文《我的理想》中写道“我的理想就是像邢燕子姐姐那样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驾驶 着崭新的铁牛,驰聘在一望无际的原野,耕耘劳作 把丰收的粮食上交国家,支援国家建设。” 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却发现农村依旧这么落后,这么贫穷。与自己原来的想象反差是这么巨大,几件农具依次是锄 ,筢子, 铁锨,铁叉,铁三 齿,镰刀,荆编粪筐, 绳子。没有铁牛拖拉机,更没有康麦因。中国农业的发展为啥如此缓慢,还好,都是铁制农具,比起古代农业刀耕火种强多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错了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58 积分:4852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20 19: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5 10:36:00 [只看该作者]

   我与农具之一 (镰刀)
     刚到村里时,正值寒冬腊月, 按照上级部署, 要吃半年的商品粮,待转过年的六月十号,才能在队里统一分配口粮。经过一春天的浇水灌溉,除草耕耘,冬小麦丰收在望。
     听老农讲,“麦十天,秋三月”一句话说出了麦收的时间紧迫感。每年六月十号之前,必须完成小麦的收割,晾晒,碾压,扬场,入库,分配,交公粮等等。前后时间不过十天,时间紧,任务重,而秋收则显得稀松漫长,和马拉松似的。而且,六月的天,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雨水充沛,要说龙口夺粮,一点都不假。

    为了迎接麦收,队长帮我把新买的镰刀 磨了又磨,锋利无比,第一天开镰,自己觉得满不在乎,仗着镰刀好使与 乡亲们并肩猫腰的向前推进,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着,额头不断地滚出汗珠来,用手背一抹,就能甩出一串汗珠,那真叫挥汗如雨。况且割麦时的腰老是要弯着,时间 一长就又酸又痛;而最难受的还是麦芒会将手腕手背刺出一个一个血点来, 就像被针刺一般痛,所以,乡里就有俗话说: “男人就怕割麦子,人就怕做月子”发现自己光知道割麦子,身后的麦穗扔的乱七八糟。也不懂什么 扎 绕子,别把,看到社员割麦是一手 持镰割麦,而另一个手与胳臂别好把,将粗粗的一大把麦穗拢到腰间,两次下来 沉甸甸的,用两股麦秸扎成绕子,系在一起,又结实,又沉重的麦捆形成了,真是令人钦佩。为了学习割麦子扎绕子,和别把的技术,自己虚心向 身边的二华子请教……尽管速度放缓了一些,但是 当 看到 自己割过的麦子,整整齐齐,码放有序,不再需要别人二次加工时,就非常开心。 一天下来 ,自己比别人拉下的一块距离,还是让老乡们七手八脚的补上了,自己这才认识到: “一把镰刀,分量最轻,谁知干起活来 如此累人。”回家一看手掌,好几个大血泡,赶紧用针挑破,将水放出来……

    有了第一天的经历,第二天自己进步很大,基本就不用别人帮忙了。好在队里的小麦种植面积不大,100多亩地,经过队上全体社员的努力抢收,仅用 了三天,全部撂倒。 然后是车拉人抗,把小麦运到场上晾晒。就在小麦到了嘴边之际,老天爷发威了,刚才还晴空万里,转眼间乌云密布,暴雨倾盆,也就一个星期的功夫,天天都有紧急情况,有时中午刚刚到家,饭还没做熟,就又听见钟声响起,一看,天阴上来了,赶紧往场上跑,将摊晒的麦穗聚拢, 围成囤状苫盖,尽量减少损失 。“老天爷别下雨,收了麦子都给你”自己默默的背诵着从小就知道的歌谣。祈祷苍天给个好天气。

    天放晴了,人们欢呼雀跃, 公社农机站的拖拉机轧场来了。拖拉机只有在这时才派上用场,拖拉机牵引着巨大的铁滚,欢快的 碾来压去,人们用木锨,木叉不停地翻动麦秸,地上露出一层层金黄色的麦粒。经过 大家的努力,这场硬仗胜利了,为了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看看那个人身上不掉了几斤肉,不褪一陈皮呢! 第一 次参加麦收, 自己 深有感触,当农民,真的不易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60616054a579e9dee90b4ef.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错了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58 积分:4852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20 19: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5 10:48:00 [只看该作者]

   我 与农具之二——(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这首歌谣脍炙人口,从小我们就背的滚瓜烂熟,然而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却是下乡后的 事了。

     锄头是田间管理的主要用具,锄由锄板、锄钩、锄把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锄板、锄钩为铁质,锄把为木质。锄板和锄钩以熟铁打制,在刃口处加钢。锄板薄,刃口锋利,有利于贴着地皮铲土(疏松土壤)。我们管这锄叫大象鼻子。
    冬小麦越冬后,浇上头场返青水后,就要进行中耕,利于消灭杂草与麦田保墒。为了 达到精耕细作 的 要求,必须先向队长了解操作要领 , 利用手腕的力量控制好力度,保持锄板与地面适当的夹角比例。 当我们挒着锄杆一步一步向后倒着行进 时,麦垄沟里泛起一片片  涟漪,一般到麦收,必须锄上三遍。当然每次锄地的质量要求也不相同,就和农谚里所说“锄头上也带三分雨” ,队长分派农活 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的。
    另外。还有一把叫做 薅锄的锄头,形似半月,用来间苗,除草,培垄,挖坑 点 种,使用起来轻巧,有了这两把锄头在手,地里的活计大部分都包圆了。锄地这活学起来比较容易,只是天气炎热,钻到 青纱帐里密不透风,烈日当头,干上一会就似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太难受了,甭管是“头遍深二遍浅,”还是“三遍锄的是猫爪脸。”这时 心里想的就是赶紧把眼下的农活完成,找个机井边冲上一个凉水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60616188cc04877fb7736cf.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错了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58 积分:4852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20 19: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5 10:54:00 [只看该作者]

                        我与农具之三—— ( 耙  子)
     耙子(也作钯子)是用于聚拢和疏散柴草、谷物或平整土地的农具,有长柄,一端有铁齿,其形状同《西游记》中猪八戒使用的兵器一模一样。
    刚一领到这种农具,自己哑然失笑,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在农村有何用场呢?随着不断的 学习农活,才知道 耙子的主要功能就是平整土地,无论种什么庄稼,都要保持水土 平衡, 将土地精耕细作,用耙子平整土地是很关键的一环。由于用牲畜犁地,地面上会出现凹凸起伏与大小不一的 土块, 土地 平整,用耙子将土块打碎,为种植庄稼准备了适宜的温床。在农村这样的活计可没少干。

    当然,如果队上牲口有空,也会 由 车把式套上耙·耱去打理那些大块的已经耕过的土地。 耙是一种碎土和平地农具,它的用处是把耕过的地里的大土块或已晒干的土块弄碎弄平。其形制为长方形木框,一般用榆木制作。底部钉有两排密集的铁齿。木框的一侧钉有两个铁环,绾上绳索以便于人和牲畜牵拽。耱也是一种平整土地农具,长方形,用藤条或荆条编成 , 一侧呈密集的尖戟状,功用和耙差不多,通常用来弄碎较小的土块,或将耱平放在耕过的田地上,由牲口或人拉着前进,操作者站在其上,或者用石块放在上面,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后面所 说的耙·耱必须要有队上的懂得侍弄牲口的车把式才能干活,自己没接触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fdd1cdaf2d3572c965007908a13632763d0c3d8_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错了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58 积分:4852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20 19: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5 10:56:00 [只看该作者]

 我与农具之四——铁锨
  锨在古代称为“锸”,它的用途很广,但其主要功用还是挖土和起土。当年大禹治水时,使用的工具就是锨的前身“耒”;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和秦时蒙恬率大军修筑秦直道,以至历朝历代修边墙、筑城池、建陵寝、垦荒屯田都离不开铁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上下“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梯田,打土坝,劈山填沟,修“人造小平原”,人们使用的主要工具还是铁锨。有歌谣云:“镢头铁锨扛上肩,突出政治修‘三田’”,唱的就是那个时候的生产劳动情景。

   下乡务农,铁锨是再平常不过的工具了,按照我的理解,锨可以分为三类,一种为掘锨,一种为平锨,还有一种介于它们两者之间是桃锨。因为桃锨的用途比较广泛,在农村地区畅销,所以,队里为自己准备的就是桃锨,平时农活,修筑农田沟渠,挖土,起粪,样样农活都离不开它。还有灌溉农田,是自己最愿意干的农活,尽管几个人会一连十天半个月的连轴转,倒替着休息,倒替着吃饭,自己就是因为平常总是因为 收工后时间短促而做不熟饭,忍饥挨饿。才把 浇地(邢台地区叫改 畦)当成首选。
   浇地的农具就是桃锨,用它在星罗密布的沟渠 之中,挖开一个个决口,将欢快的井水引入干渴的农田,让饱受 烈日干烤的农作物痛痛快快的洗上一个凉水澡。
   另外,我与小队基本 达成协议,凡是上面有摊牌的出河工人物,自己都力争出工。 其目的主要就是逃避自己做饭,而且小队要给出工人员记工分,而且 还要 向工程提供口粮,蔬菜。自己本来粮食就不够吃,这样两全其美。
   工地上的 任务都有限期,(或半个月,或二十天)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任务完不成不准收工。在铁路工地自己平过 路基,在水库工地掌钳打眼,放炮,当然,铁锨依然 跟着自己 转战东西。几年下来,铁锨头磨得锃光瓦亮,锨把都被手攥的特别的光滑好使。然而自己的手上长满了老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6091328179554b0d51bc9e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错了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58 积分:4852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20 19: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5 10:59:00 [只看该作者]

我与农具之六——背筐
   下乡那时,村里 家家都有背筐,外出劳动,都背着背筐,成了不成文的规矩。背筐,又叫粪筐。是农民专门用来外出拾粪的工具。我们到 农村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背筐是自然少不了的。

  有段童谣是这么说的:
   小粪筐
   爷爷有只旧粪筐,
   一天到晚背身上;
   羊粪啊马粪啊都往里面装,
   一边捡还一边哼着唱。
   小粪筐啊,小粪筐,
   我们待它和亲人一样;
   只要每天都捡满了筐,
   过年就有新衣裳。
   小粪筐啊,小粪筐,
   粪是孩儿你是娘;
   可爱的粪儿合成了堆,
  散发着五月的麦花香。

   说是粪筐,其实我并没用它捡过粪,其中原因,是道上太干净了,一旦牲口内急解下粪便,赶车的人立马就用铁锨铲了起来,装到 随车携带的背筐了,如果临近自家队里的大田,就会顺手扔到地里,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队上将背筐作为农具发给咱,是因为有许多农活离不开它。
   干活带着背筐,就和我们回城后上班带个书包,兜子一样,斯通见惯。妇女的筐里装着针头线脑,鞋底鞋帮,男人的筐里不外乎什么烟叶,火镰,只有我的筐里装着队里唯一的报纸—人民日报。这是工余时间为大家读报用的。一说休息,,妇女马上拿出手里的营生,七手八脚的忙乎起来,而男人的烟袋锅子早已蓄满了旱烟,用火镰慢慢燃起烟雾。只有自己这时才真正履行了宣传员的职责。为大家讲学习大寨,说普及大寨县。
   夏天队里安排 往地里撒粪,施肥,有些地块,大车与排子车只能 停到地头,要用人往地里背,有些农药也得用背筐背, 秋天队里收获棒子,也得用背筐往外背,类似这样的活很多,平时下地干活,我们 平时肩不离筐,队长派了用筐的活计,得心应手,用不着再回家去取,每当收工时,随手割上一筐青草,顺便再把自留地分配的蔬菜捎回家。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在粮食紧张的年代,生活比较困难的社员也会做出偷生产队玉米、偷生产队菜园里南瓜的事情,背筐就是很好的隐蔽工具,确实也帮助了人们不少的忙。谁的背筐下面有什么东西是能够猜得到的,一翻一个准儿。但大伙都是心知肚明,谁也不会揭发谁,都是一个 村的街坊,日子过得都不是那么容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61210580d3245161117f60f.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错了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58 积分:4852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20 19: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5 11:00:00 [只看该作者]

 我与农具之七——绳子
   绳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农具。据考证,绳在大约五千年前就出现了。在上古时代,绳就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了,无论是“结绳记事”,还是背 拉捆绑东西,都离不开它。

用于制作绳的主要材料是麻。麻同桑一样,是一种很古老的植物。《诗经》中有句云:“丘中有麻”、“可以沤麻”,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已掌握了通过“沤麻”而获取麻丝的技术了,这种技术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作为插队时的一种农具,我 用的绳子是用麻编制而成。自己队上每年都要种上一部分 麻杆,产出的麻全部分给大家,用于家庭妇女们的针线营生,当然也会有人变相的偷偷卖掉,换个油盐钱。村边有一个水坑,一潭死水,秋后队里会把收获的麻杆用绳索拢好,压 上重物沉入水中,这就是沤麻,经过几天的 侵泡,把麻杆拖上岸来,晒干,麻皮与麻杆一揭,很容易脱落,我们那时在市场买到的麻就是这个样子。

    麻绳在劳动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捆绑拉载的农作物,一般收获季节,大车,排子车都要上阵,装运东西必须用绳索捆牢,而且,跟排子车运输还要拉偏套,用绳索系 在车子的两侧协助驾辕的主力卖劲的拉拽。后来自己出了几次河工,绳子与铁锨一样,是干活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有时处于驾辕的位置还得有一副结实的尼龙拉带。
当然,也有这种情景,冬天到了, 北风呼叫,寒冷袭人,我们也会学着农民的样子,用麻绳在空心家做的棉袄上挽上几遭系紧,那种样子,想起来真可笑,以至于后来成了相声演员的素材。七十年代末,这个词伴随着喇叭裤,在天津极为盛行,尤以津门已故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高英培、范振钰说出来别有风趣。
    老坦儿进城,腰系麻绳。
    喝瓶汽水,不知退瓶。
    看场球赛,不知输赢。
   找不到厕所,旮旯也行!
讽刺、嘲笑、调侃的味道甚浓,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城里人优越感的流露,也反映出农村多么落后,多么的让城里人瞧不起。城乡差别由此可见一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613103984e9735d4f92aad5_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错了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58 积分:4852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20 19: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5 11:02:00 [只看该作者]

   我与农具之八——其他农具

在农村, 下地干活除了以上所述的 几种农具 属于 各人用品,有时还需以不少种农具,如麦收,秋收 扬场普遍都用的木锨,木叉,搂草的苕耙 , 打药用的喷雾器,铡草的铡刀。这些 农具是队里置办的,属于公用 。
  比如有些侍弄牲口的活必须交给队上的把式,队长才放心 ,像大车,犁(豁子),耙,耱,耧,等等, 自己从未一试身手, 扬场上的农具自己都使唤过,龙口夺粮,不分什么彼此你我的。为农田喷洒药水,一般都有队里的年轻姑娘们完成。铡刀是牲口棚的饲养员的活,要求明确“寸草三刀。”

  木掀和木叉。老鼠拖木掀,大头在后边。说出了木掀的特征。  粮食打下来,需要扬场,把粮食与秕子、杂质分开,这就需要木掀。扬场的技术全在手腕上。铲上一木掀粮食,向远处抛出,随势将手腕一抖,粮食便像一张网一样在空中摊开,微风一吹,重一点的粮食落在近处,轻一点的杂质被吹到远处。 木叉也是一种很 应手的农具 ,垛麦秸,用叉最 灵活应变。麦收时,场里最多的不是木掀就是木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61810298aa85872f94a466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61810328371146c0e32c16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错了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58 积分:4852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20 19: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5 11:05:00 [只看该作者]

 我很小就 在 津河边上听人家唱 河北梆子 , 知道了秦香莲,知道了陈世美, 更知道了虎头铡。四个人将陈世美高高抬起后,抬回后台,就组成了一台完整的铡美案。当然,戏剧里的虎头铡,狗头铡, 我没见过,下乡后几乎天天见面的则是为牛马铡草的铡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61810362e26e35fd1f3db2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61810364a90a3255432f72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错了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58 积分:4852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20 19: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5 11:07:00 [只看该作者]

苕耙 就是竹子做的耙子.它的制作方法很烦琐.首先要比较粗的竹子.把它锯成长约60--70厘米,然后用刀劈开,劈成宽约1厘米的条,厚度0.3厘米左右.然后用火烤使之尖部弯曲.冷却,就会固定.在用柳条在底部编制.就好了.它主要在农村使用.收了麦子晾晒的时候,可以用它来搅动,使之干的快些.另外有一句歇后语叫:搂草打兔子——带捎的。讲的就是用这种农具搂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61810383e4a6d57cc35e71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总数 23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