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远山近水在2012-11-4 10:16:00的发言:
在京都相国寺有四堵墙,上有四首诗,前两首诗相传是苏东坡一日和佛印和尚对饮时所作。正当两人酒兴正浓时,佛印和尚挥毫,题写了以“酒色财气”为内容的一首诗来: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往里面藏。
若能出来走一走,
不是神仙也命长。
此诗不用解释大概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这也反映了佛家和尚们的一贯生活哲学。席间,苏东坡看了佛印和尚“酒色财气”的诗,即兴和道:
饮酒不醉最为高,
见色不迷是英豪。
世财不义切莫取,
和气忍让气自消。
由此看出,苏东坡的四句诗不但富有情趣,且从结构上竖着看,也具有“酒”、“色”、“财”、“气”四个字。
一次,宋朝神宗皇帝和王安石同游相国寺,看到墙上佛印与苏东坡两人的“酒色财气”这两首诗,神宗令王安石也来和上一绝,王安石稍加思忖,写道:
席中无酒不成礼,
世上无色路人稀。
民为财富才发奋,
国有朝气方生机。
可见王安石巧妙地把人们所恐惧的“酒色财气”与国计民生联系起来,给“酒色财气”赋予了新的色彩。真不愧是为推行新法的的宰相。神宗皇帝见了诗兴悠然。当即吟诗一首:
酒助礼乐社稷康,
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国家盛,
气凝大宋如朝阳。
从此,这四堵墙上的诗,流传至今,成为佳话。看来,“酒色财气”这四个字概括了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包含了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事物都有两重性,且凡事皆有度。适度则有益,过度则有害。
----------浓缩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