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四年秋,我们刚到中宁县城时,文革在中宁表现并不激烈。只是在县城中心的灯光球场傍边的高墙上,贴满当时的布派与米派,相互攻击的大字报。偶而也可看到,不知是谁家的猪跑出来,将大批判
专栏下面,较低处的大字报撕毁吃掉。因为那时所有大字报都是用面糊贴上,小猪认为:味道好极了!不时有猪光顾。
我们学校基本上稳定。原因是工宣队驻校,工宣队是县针织厂的两个师傅,一个姓陈,另一位姓许,是位女同志。她丈夫是当时驻中宁,解放军五一一医院政委。工宣队的人与老师们的关系挺融洽,而且
他们的孩子都在我校上学,所以又有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另外,我们的头,为人和善、宽容、善于团结同志,最大优点不愿意整人,不想看到学校乱。当然,我与他们的关系处的不错。
刘焕华是江西人,上中农出身,娶上一个富农出身的江西老俵为妻,对于这位极左份子,这是天大不如人意的地方。他五七年毕业于北师大俄语系,后改教英语。个头不高略瘦,带付深度近视眼镜,一双泛
黄的山羊眼睛。他会织网,喜欢捕鱼,有外面打渔,耽误了时间,赶不上课间操或全体教师会,受到校长批评,十分尬尴。他也喜欢课后,留下全体学生训话,讲起没完没了,常常愿意抓住某些话上纲上线。他的这些经常引起家长、学生私下不满。
他特喜欢写日记,而且他有时会用此打人。一次几个人与他闲聊,散开后,他在日记中记录:某年月日,在某处、某些人在场、某人如何讲什么…写得一清二楚。一次全体教师开会学习张春桥的(论对资产
阶级的全面专政)一文,讨论时,他笫一个发言,掏出日记本,一条一条念出,那日同事们闲谈时讲的话,然后,挑出几句话,断章取义,上纲上线,大批特批一番。弄得被批的人不知如何是好。幸亏校长
工宣队的人,都知道刘的为人禀性,打断他的发言,为被批老师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