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征稿】记一位老知青-邵明路(二)


  共有176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征稿】记一位老知青-邵明路(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征稿】记一位老知青-邵明路(二)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7 9:22:00 [只看该作者]

 

钢筋铁骨,敢想敢干


    邵明路在交口公社(现在的交口镇)刚上任时,他只简单了解了他要去的大队大概位置后,便独自一人翻山越岭去视察。农民们只看到水利工地上多出一个人。这人披一件棉袄,腰间扎一根草绳,不声不响,跟大家一起轮着老撅埋头掏土。休息了,这个人一挥手,说,开会!大家才知道这位就是新上任的公社党委书记。

县里的大会散会后,天仍下着大雨。有人说,住一晚在走,他斩钉截铁地说,不,回。他把布鞋脱下,加在腋下,扎紧了布衣,赤脚走上山间小路。冒雨连夜80里路赶回公社。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至少有两百天,他完全跟农民一样,在农田或水利工地干活。这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后来他说,看到这地方真穷,只是想把这地方改变,让老百姓有饭吃,经济上能够有变化,想法很简单。

一起著名的“抗粮事件”在百姓中广为流传。当年“抗粮”深得人心。2004年,国家政策调整,不再向农民征收税款。邵明路把这个政策提前30年,就摆在了政府工作会议桌上。现在大家把这个故事描绘的栩栩如生。这是我来交口后听到的第一个感人故事。

交口公社位于延长县的东北角,与延川临界。是延长最偏远、最贫穷的公社。还是在浮夸成风的文革晚期,他敢于为本公社广大农民的利益着想,坚决顶着,不交超购粮。他笔直地站在到县政府院子中间,态度坚决。有人说,这搭行不哈哩(这儿办不成的)。别人劝,给县委书记个台阶,说句软话,做个检讨。交口公社“邵书记”说,县委书记得先给我检讨。县里搞不动他,当年交口公社的超购粮食就是没上缴。那几年交口公社和县里关系紧张。

我们来看看邵明路本人的话:那年大丰收,我到交口工作第一年以后是我们的大丰收。那这时候县上就下比较高的征购指标,因为都要学大寨要多贡献,给我们的那个超购粮的指标很大,但是交口是一个底子很薄的地方,我去的第一年,春天连驴和牛都站不起来,饿的。劳动力都不在村里了,全都跑到甘肃河西走廊去逃荒要饭了。所以既没有劳力也没有牲畜也没有种子,非常困难。我们公社党委出去借了种子回来,借了一点救济粮回来,派了基干民兵到河西走廊到处去把我们的劳动力招回来,才能把牛架起来才能耕地。我在交口亲眼看见人饿死在我面前。所以这种情况是不能允许再发生的。在第一年年底我们定的指标就是,每一个生产队,每一个人口,要留一储备粮,大队也要留储备粮,公社当年就建了粮仓也留储备粮,三级留储备粮,每人的人均口粮毛粮五百斤,另外还要加上三级的储备粮,打的这底子就是第二年再闹灾荒或者什么,我不会再有这种情况出现。在这些基础上,如果我还有多的粮食我可以超购,但我们没有了。所以我就向县上说明这情况,但是那个时候整个一个风气是这样的,我记得延长那时候十三个公社,十一个公社全都是学大寨的,全都要超购的要有表现。就我和刘家河一个老书记,我们俩人是不同意的。最后把我们弄到县上开会,跟批判斗争似的,说你们不是共产党的书记,你们是农民党的书记。后来在大家这种批评之下这刘家河的老书记也不得不认了,就说,我也跟吧,我也交。我说我多一粒也不交。

在当年,这需要多大的胆识和勇气!为了所管辖农民的利益,邵明路不畏权势,不计个人得失,坚持一个共产党干部的高度原则性。为此,交口的几辈人都记得他。  

邵明路当年带领公社社员艰苦修建的埝义沟大坝和普河大坝的淤地,至今在交口镇经济发展中,仍然发挥着有力的作用。埝义沟村上的人因为有了这个大坝,土地肥沃,作物茂盛。经济状况很好。今年春季,为了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交口镇政府引导农民在他打下了千亩坝田里种植了地膜玉米和地膜洋芋,现在长势良好。
   当年修大坝时,他要求所有干部都去参加冬季水利。卫生站的老魏说,年纪大了,还要值班,接诊病人。邵明路说,好,年纪大了,你可以不干。搬个凳子,坐在工地上看。有病人时,回去看病,没病人呆在水利工地上。老魏先穿上大衣在坝上坐了半天,冻得不行,后来也跟着干了。邵明路以身作则,纪律严明,管理有方。因此,他的工作开展起来,顺利、有效得多。

 我们年轻时,政治运动,政治口号很多。大概在197374年,政治上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反资本主义复辟。交口公社党委规定,不许干部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给百姓增加负担,变相权钱交易。在延长、延川两县交界区,就是交口光华中学现在这个地方,不许在集市上进行买卖交易。陕西省委宣传部对这些都给以充分肯定。我们当时在陕南工作,这份文件都见过。邵明路的政治坚定,眼光敏锐,行为果敢,给我们印象深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埋下不良导火线。

修水利大坝,是当年学大寨,保农田的有力措施。邵明路在这上,下足了功夫。在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反资本主义复辟的运动中,有延川的人、车进入交口集市,就统统被拉去干活,帮助交口公社修大坝。于是,以后再没有人敢于跑到交口来违反规定。

对于修大坝,开始有人反对修建的。也因大雨,有人要炸埝义沟大坝。大雨那次,坝上有五百多个人。有人沉不住气,有人想偷跑。情况危急。为了下游的安全,邵明路带了枪上去,说,谁敢下坝就一枪打了他,这话有一定恐吓作用。雨下到惊心动魄。当时的口号是人在坝在,谁也不许下坝。一共是三天两夜。水一直在涨,坝也一直在长,大家一起拼命保坝。本来就粮食也不够,体力也不行,又这么样连续干。农民确实是累了。所以当把那一车土推到的时候,整个人就躺下去了,趴在那儿起不来。最后雨停了,坝没垮。危险过后,邵明路离开那个坝,去另一个村子,走到半路上,就睡着在地上,睡了十几个钟头都不知道。邵明路说,当时的做法,有很多地方也不一定是那么得法的,有些强迫命令的,但是比较有效率的。

当我乘公交车,翻山越岭在交口山乡时,看到车窗外成熟的果木林,大坝内绿油油的庄稼,如诗如画的梯田山峦,我就想,交口的发展里,有邵明路的热情、智慧、能力,有他青春热血。现在,他看到这些,会作何感想呢?

本文链接:
【征稿】记一位老知青-邵明路(写在前面的话)http://www.chinazhiqing.org/bbs/dispbbs.asp?boardid=6&Id=8500
【征稿】记一位老知青-邵明路(一)http://www.chinazhiqing.org/bbs/dispbbs.asp?boardid=6&Id=8501
【征稿】记一位老知青-邵明路(二)http://www.chinazhiqing.org/bbs/dispbbs.asp?boardid=6&Id=8502
【征稿】记一位老知青-邵明路(三)http://www.chinazhiqing.org/bbs/post.asp?action=edit&BoardID=6&replyID=9415&ID=8503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7 10:34:00 [只看该作者]

刚直党性遵规律,
心中百姓是第一,
造福苍生今承惠,
青春热血红遍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沙海归舟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69 积分:5340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2 11:0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9 19:59:00 [只看该作者]

有个性,更有党性!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执政为民,知青楷模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转贴] 林琳 : 胡杨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9 22:16:00 [只看该作者]

哪方百姓能摊上邵明路这样的好带头人,真是他们的福气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