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各界人士对老知青群体的关注是起到了作用的, 希望这一代知青今后无论住在哪里都能老有所养, 困有所助,病有所医.
在共和国60周年大庆之际, 希望我们的社会要端正心态, 不要只认定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而否定建国后的前三十年. 历史是延续的, 当年红军长征是出于无奈, 是中央苏区上层错误路线造成的大溃败, 红军牺牲了大部, 仅在湘江一战就损失过半.但红军战士无论在何时都是英雄!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他没有说:"长征是你博古,李德搞出来的大浩劫,红军战士是你们的替罪羔羊,是被淘汰的丑陋一代".我们知青一代在中国历史上就是进行了第二次长征,没有我们的付出和牺牲, 国家就很难走出内乱岁月.没有我们为代表的城市大疏散,深挖洞,广积粮和屯垦戍边,美苏两霸就可能联合起来象对越南和捷克那样瓜分我们的共和国. 拍拍胸脯问问自己,当年我们不都是梦想当兵上前线保家卫国吗? 不是有那么多红卫兵跑到越南去参战了吗? 因为我们是看着<万水千山>,<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长大的.1968年, 共和国才19岁, 我们的国家最紧要的任务是安身立命! 面对美日蒋印东西南的三面压力, 毛泽东为何要和苏联搞翻? 再加上三北漫长空虚边境的压力? 四面受敌两个拳头打人? 有病吧? 40年后可以看出来了, 珍宝岛一战既是自卫反击,也是"作出一篇文章给美国人看".68年1月我军所有援越的高炮部队都撤回国内回防三北. 68年6月黑龙江兵团成立第一批北京知青到位, 几个月后他们就参加了珍宝岛战斗.说他们当时是知青真是天大的误解!68年12月毛泽东给知青下的定义是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兵团不是农村而是边疆前线! 说白了下乡的一千多万知青就是战略预备队, 分散到山西和陕西等内陆偏远一带原子弹不会光顾的地区."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这里说的大学毕业的子女实际指的是大学也搬到乡下去, 同时也早知道农村的同志不欢迎, 所以才说你们"应当欢迎他们去". 为什么? 反正是一种临时的"再教育", 还有"五七干校"等等,就连中央都要搬下去......中美苏演义的结果是中国胜出,摆脱了险境,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其中的深远意义在中国走进联合国后被国内文革的惯性所掩盖.文革后经济改革双轨制是首创, 但要说开放可要追溯到毛周的"乒乓外交"或更前的中美秘密外交了吧? 当年我们中国所做的不是在给美苏下跪或变成第二个越南和捷克之间选择,中国的选择是全民动员有备无患, 结果是只准柯西金落地机场和招美国总统到"上书房行走朝拜"!瓦解了"四面楚歌", 知青一曲:"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惊天地泣鬼神!
话扯远了, 不过要为老知青谋福利这些都不是费话! 在文革内忧外患的背景下, 兵团就是不让复员的兵, 插队都是不让轮换的"预备役".知识青年是红旗下长大的共和国的同龄人, 在共和国的非常时期, 这一代人走在冷战时代的前沿, 为了共和国突破重围走进联合国和重新提出四化前途而做出了牺牲和奉献.所以说我们今天不是在乞讨恩施,这一代人没有荣誉,没有待遇是对历史的背叛.偏偏有那么一批所谓的"知青代表"和"知青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致力于把1600万知青都说成是一群没有一点可歌可泣之处的失去的一代和受迫害的可怜的一代. 那么现在新疆兵团的老兵呢? 那些志愿军将士呢? 他们奉献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却成了"最可怜的人"? 谁要那些精英来可怜这些人? 他们就是想拿这些人来当钟馗!所以"精英知青学"借刀杀人所造成的混乱就加剧了知青问题泛政治化的老大难, 谁也不愿给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做中肯的评价, 就怕沾上文革和毛泽东的边! 就象我前文中所说的, 长征中的红军是最英勇的革命战士! 他们不论组织是否可靠,路线是否有偏失, 都浴血奋战到最后! 知青就是和红军一脉相承的, 在69年战备最紧张的时候, 我们中的女同学最先喊出:"想想红军二万五, 我们今天不算苦!"如果那时战争爆发, 我们没有人是孬种!就象今天我们这一代没有人做生意往食品里放苏丹红或去欺负农民工.不论集结号是否吹过, 知青一代都永远<与共和国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