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难以忘却的岁月》之十七(一)


  共有94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难以忘却的岁月》之十七(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仑山主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66 积分:119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10/10 15:32:00
[原创]《难以忘却的岁月》之十七(一)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3 15:29:00 [只看该作者]

 

 

《难以忘却的岁月》之十七

 

米庄记事(一)

 

人生极具戏剧,个人的未来是无法预料的。我年轻时就象那水上的浮萍漂来漂去,在黄圩子待了一年半后于1966年初漂到了十里公社。是米庄大队四小队的副队长推着胶皮轮车把我接走的。车子一边装着我那木箱,另一边放着铺盖行李,那张单人木床绑在了车子的上面。我的全部家当中唯有那木箱是家传之物。它通身是樟木做成的,外层是博山的枣红大漆,箱内沁溢着芬芳的樟脑气味,凡用它盛过的衣服都散发着香气。贵重的毛料、毛皮之类的衣服盛在里面可防虫蛀,只可惜我没有好衣服盛。

从黄圩子到米庄有二十多里的路程,和米队长说说笑笑也没感到多远,正值深冬天短夜长的季节,到米庄时已近傍晚。见村里的房子、道路比黄圩子集中,窄窄的小巷高凹不平,却显得有些岁月,路侧有一口水井,石板砌的井面上结满了冰,挑水的女人们小心翼翼的行走,还不时的回头打量我。米队长把我送到村中央的一口屋前,进屋才知道从英庄公社调来了三位知青。一位是顾庄的黄忠,他是我在工程队干活时认识的油漆工黄师傅的儿子。临下乡时黄师傅特意叮嘱我多多关照他的儿子,真是缘分啊!没想到能凑到了一起。另一位是双槐树村的李学政。他比我长一岁,操着一口浓重的烟台口音,他和母亲随姐姐一起生活。下乡后他姐夫当上了五零一厂的党委书记,后又升任为淄博市市长。我说人生难以预测,李学政家解放前也是大户人家,据说他姐夫还因娶了出身不好的妻子在仕途上受了不少影响。时过境迁,人的处境是在变的。

李学政为人随和,见人先带笑,手很灵巧,随身带着一套维修工具,修自行车配钥匙样样在行。

世人都喜欢谦逊和气和那有用之辈,农民更是如此。我在这方面有些欠缺,我做事直爽,喜欢直来直去,掏出心来待人,但有时还惹得人家不高兴。人生什么最难?就是做人难,为人难。做人是人生中最大最大的学问,我一生都不满意我的为人。

初到米庄时,我们三人同住一屋,在一个锅里抹勺子,日子过得倒也快活。时间一长,年轻人在一起也会产生些磕磕绊绊不顺心的事。不久李学政在兽医站组织的给猪打预防针时留在了兽医站干临时工,从此脱离了我们的“三人食堂”。我因受黄老师傅的嘱托,和他儿子在一起多抹了一段时间的勺子,成为我人生中一段记忆犹新的日子。

黄忠年龄比我小两岁,在文化大革命中靠着良好的出身在村里当上了贫协班子成员,专管那“四类分子”。那个年代只要出身好就是个宝,出身好就是最革命的,就可以趾高气扬,盛气凌人。当地人本乡故土的,在对“四类分子”的专政中还有沾亲带故、关着面子碍着脸的缘故。黄忠是外地来的知青,没有这方面顾虑,这差事正适合他。召集“四类分子”开会,给“四类分子”训话就成了他的专职任务。对此工作他也入门,又乐此不疲。“四类分子”们大都年龄偏大,全村有十多个,也好管理。训话时他手拿小杆让他们站好队,用小杆指指划划,点着他们的头。那老实的就唯唯诺诺,任他训斥,凭他摆布。也有那横眉冷对者,他就用小杆敲他们的头,甚至用脚踢,再加点暴力直至出完气。对这些不服管者多分义务劳动以此惩罚。

义务劳动多是扫街,“四类分子”在天亮前把村里的路就扫完了。那年老体弱者有时是他们的子女代扫的。我见黄忠有时让那老实的地主老太婆为他烙煎饼代替扫街,他年龄不大竟能想出这样的高招。黄在管“四类分子”时没把他们吊起来抽打,已很仁慈了,有的村把“四类分子”吊起来抽打的大有人在。

我老伴说她村的“四类分子”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而挨打,与她同龄的一个姑娘的爷爷奶奶是“四类分子”,她父母因不堪欺辱而投奔在西安讨饭的亲戚处谋生,把女儿留在家照顾爷爷奶奶。那姑娘经常受到贫协人的辱骂,因我老伴经常和这姑娘一起抬筐,那贫协的人就问我老伴:

“你为什么就愿意和她一起抬筐呢?”

我老伴说:“没人和她抬,她一个人怎么干活呢!”

此女在祖父母去世后也奔西安逃生去了。老伴至今还经常唠叨此女,想必她现在也已成老太婆了吧。

说到这里使我联想起了奴隶社会,奴隶一辈辈一代代永远是奴隶,而贵族一辈辈一代代永远是欺压奴隶的人。万万没想到几千年后那落后腐朽的社会制度竟在这偌大的光明、进步的国土上又萌生了,这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段耻辱。

光阴似箭,弹指间“四类分子”已成过去,那荒唐的年代已成历史,那是是非非已无人去追究,但那段年代将永远成为历史的鉴证。

话扯远了,再说说李学政吧。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有几年,此人不与人深交,说话有尺度办事有分寸,可能受他姐夫的干部家庭影响有关,为人精明而随和,且不失正派。他在生产队干啥啥行,是把好手。后在区兽医站又学会了一手“择猪骟蛋” 的手艺。那时庄户人家家户户都养猪,他是社员们用得着的人。

下乡七年后,淄博白杨河电厂去郯城招知青返淄就业时,李学政成为被招对象,当时他已和本村的一位姑娘恋爱登记了,因招工只招单身知青,他便与爱人协商,办理了离婚手续,等在淄博安顿好工作后再重新登记。那时想回淄博只有这样处置。

李学政在白杨河电厂就业后该女还多次来淄探亲,之后学政的姐夫当了淄博市的市长,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李学政原本的承诺没有兑现,一位漂亮善良的姑娘被遗弃了。姑娘是那几个村中唯一的高中生,就当时而言,村里的大姑娘们连一个高小生都难寻觅,李学政的这位爱人可以说是千里挑一的了。我想发生遗弃的根源在于城市与农村的差别上,学政处在姐夫这样的高干家庭里,门户等级相差太大,婚姻的破裂是自然的事。

四十多年前的农民意识是非常守旧的,一个恋爱多年又办了结婚手续已成事实的婚姻,在得到承诺离异后再复婚的情况下被遗弃,显然是受了欺骗,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几年的爱和付出还有那希望都化为泡影后会变成恨。姑娘在遇到那不知情者问及李学政情况时,回答的只有一句话:

“俺男人死了!”

我是先李学政就业之前又回到黄圩子村的。最后见到那姑娘是在县城里,她刚与一位在乡镇供销社工作的亦工亦农职工结婚。男方丧偶带有一儿,婚后她顶替了男方的工作。见她精神还好和我有说有笑的,又恢复了以前那清纯的欢乐。我没敢提及往事,见她终于从悲伤中走出来了,不由得为她庆幸。我想她心灵深处的阴影是永生难以消除的,不由得对她产生一种怜悯之感,觉得知青对不住人家。

最后见到李学政是我参加工作后的1980年左右,他已另婚并生有一女。那时我在郯城县印刷厂工作,他是特意去厂里看我的。对于老朋友的重逢我非常高兴。我们同在十里公社多年,又在一起抹过勺子,知青感情是很深厚的。我深知李学政是个好人,我没提那让人不痛快的往事,他那么做是否有他的苦衷,我不得而知。学政兄从我处走后不久,在工作中不幸发生意外触电而去世,当时情景悲惨。刚过而立之年就这样走了,可悲可叹。如果他不回淄博肯定不会发生这事的,在那个年代人人都盼着能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有返城的机会又哪能不走呢?

像他那样聪明的人和那有文化又勤劳能干的农村姑娘结合,一定会生活的很美满很幸福。人世间的事就是这样,人们摆脱不了世俗的围堵,谁都想往高处走,到底何处是高处?谁都想幸福,到底什么是幸福?这是个很难界定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个人之造化是由不得自己的。常言说:时也,命也,运也,我想这是对人生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记得刚到米庄的那天晚上,全村的男女老少就像闹新媳妇一样热闹,这帮走了那帮来的,村里人就想看一下到底来了三个什么样的城市人。因为城市里的年轻人定居在这偏僻的村庄,是开天辟地的事。平静的夜晚被搅动起来了,那些大“识字班”们也聚在一起,见了我们笑得前仰后张的,你拥我扛,有那爱闹者在后边把前边的人猛的用力推到我们身上,一下把气氛调动起来,大家按耐不住的喜悦,一连几晚都没平静下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3 20:32:00 [只看该作者]

又被调到十里去,

三名知青住一起,

当年友谊很牢靠,

社员看到也欣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仑山主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66 积分:119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10/10 15: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5 10:26:00 [只看该作者]

      初到米庄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我有着和其他知青朋友们同样的心境!

      向龙版主握手问好!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塔松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0971 积分:55686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21 18:1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5 11:37:00 [只看该作者]

     历史造就人生,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就如同您说的,时也,命也,运也!这就是人生,没有也许……。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仑山主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66 积分:119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10/10 15: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5 20:14:00 [只看该作者]

“ 历史造就人生,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就如同您说的,时也,命也,运也!这就是人生,没有也许……。 ”

塔松版主说得好,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梦,这是人们公认的结论,我说还是一个谜,让你去体会,可能一生都看不透。问好版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