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知青的今天”
本报记者 鲍 丹 《 人民日报 》( 2008年10月12日 04 版)
10月10日上午9时30分,山西省运城大酒店门口彩旗飘扬。“桂莲!桂莲!”运城市绛县林业局的贾桂莲一出现,就被早早等候在门口的北京知青郑家风一把抱住,两人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贾桂莲和郑家风40年前同在运城市下乡插队,后来先后考上大学各奔东西,此次是两姐妹阔别30年后首度重逢。10月10日上午,近500名曾在运城市插队的京津籍知青特意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运城市京津籍知青经济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
随着礼炮声响起,红色的幕布被拉起,一尊名为“老三届”的石雕展现在人们面前,掌声顿时响成一片。雕塑的承办人张宝贵是曾在运城下乡插队的北京知青,近年来先后承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吊顶、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雕塑等项目,已经成为国内石雕界响当当的名人。这次张宝贵投资近20万元,为知青插队40周年纪念创作了“老三届”石雕,他还将自己发明的环保轻型外墙挂板专利技术无偿交给运城市政府使用。
“我们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运城,我们的人生也紧紧地和运城连在了一起。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个第二故乡和那段难忘的青春。”北京知青祖妮已在美国定居20年,此次她特意从大洋彼岸赶回国,代表北京知青在成立大会上发言。
成立大会现场,北京知青、著名作家安育中举行了他的新作《我和我的知青部落》签售仪式。排队签名的知青排成了长龙,红色封面的新书在他们手中传阅。“这本书是我们红色青春的写照,难得难得!”知青们说。
曾在运城市绛县插队的北京知青、北京大学生物学教授许崇任是这次活动的召集人之一。他对记者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知青的今天。这次回乡之旅,不只是怀旧,而是要大家感受改革开放为河东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号召大家再次投身于第二故乡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来。”
1968年12月,北京、天津万名知青意气风发来到山西运城市各县插队落户,1978年后他们陆续返城。30年来,知青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与运城父老乡亲保持联系,关心支持运城的发展。10月9日至11日,近500名京津籍知青首次同回“第二故乡”,会故友,访故地,决心拧成一股绳,通过“运城市京津籍知青经济发展促进会”,更有力地支持第二故乡的社会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