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童趣之乐——二,钓鱼之乐


  共有122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童趣之乐——二,钓鱼之乐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童趣之乐——二,钓鱼之乐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9 10:28:00 [只看该作者]

 

童趣之乐——二,钓鱼之乐

 

很多人都知道“钓鱼”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身养性的活动。当你拿着鱼竿、鱼线、鱼漂等钓鱼用具,来到河边或是湖、水泡、海边时,离开了喧嚣的人群,离开了车辆穿梭的街道,离开了繁杂、劳碌的工作,离开了……你首先就会置身于一种恬静而幽雅的自然环境当中,这环境就会使你的思想得到净化,身心都得到放松。在你选好能钓到鱼的地点,而后是打窝子(既向水里撒一些招引鱼的食物)、整理鱼具等等。当把鱼钩放上了鱼食儿,投入了水中后,就会全神贯注地注意鱼漂的动静了。这一时刻的心思,几乎全都投入到希望有鱼上钩的等待之中,大脑神经里除了鱼,其他都是一片空白,什么工作呀、人事关系呀、生活中的高兴与气闷啊,全都抛得无影无踪了,这时真可以说是“宠辱偕忘”……

我开始钓鱼是61年在北京养病时,和同学一起到北海公园西岸,花两毛钱买了一张钓鱼票,就坐在石头岸边,抛下了鱼钩。去过两次,虽然是什么鱼也没有钓到,但的确是感觉到在那一时刻头脑是比较轻松的。

后来才知道,钓鱼,其实并不在于有鱼可吃,而是一种休闲的乐趣。因为钓鱼也与其他游戏一样,不但要有耐心,还是非常有学问的事情呢。比如在什么样的水域、又是时候能钓到什么鱼啦;还有想钓到什么品种的鱼应该使用什么鱼具啦等等。就管是钓鱼的用具也有很多名堂呢,鱼竿儿、鱼线、鱼漂、鱼钩、鱼坠儿、鱼饵啦;还有怎么打窝子啦;怎么看鱼信啦;怎么提竿儿、怎么溜鱼啦……我是个非常贪玩的人,小时候玩弹弓子打鸟、用粗铁丝扎蛤蟆、用蜘蛛网粘蜻蜓……军棋、象棋、扑克牌……游泳、滑冰、打篮球、踢足球……所以对钓鱼也产生了浓厚的乐趣,尤其是到了北大荒,可以说,是乐趣在缓解着我劳累的身心。

以前在城市里,想吃鱼,都是到市场里去买。到了北大荒,人们都说北大荒是“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好地方,要想吃到鱼,肯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其实也不然,那时候的农场里是没有卖鱼的,而自己弄鱼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我们是6435号分配的生产队的,“五一节”时,生产队决定休息三天,生产队的李队长是个老铁道兵,他为了减轻我们几个北京青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情绪,在麦播的时候就主动提出“五一”要带我们去钓鱼玩,我们当然非常高兴了。但是我们都没有渔具,怎么办啊?李队长告诉我们;在北大荒钓鱼是最简单的事情,只要有鱼钩就可以了。可是我们在上山下乡时,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带上渔具,因此也没有人带着什么鱼钩儿啊。李队长就找老同志那里要了十多个鱼钩儿来,又找来了不少的鱼网线(有些老同志家中有鱼网,便有织补鱼网用的线),我们自己准备了牙膏皮(当时的牙膏筒儿都是铅做的,可以用来做鱼坠儿)。那时虽然已经是四月底了,但是好几天了,我们却挖不到蚯蚓,李队长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很多的碎肉丁,是当作鱼饵用的。

没想到“五一”那天,天阴冷得很,我们依然穿着棉衣、棉裤和棉胶鞋。一路上大家都围在队长身边,听他讲钓鱼的故事。根据他所说,别看那条小索伦河不大,水也不是很深,但是鲫鱼、鲇鱼、柳条鱼和老头鱼都不少,60年建立生产队开始,他们那些老铁道兵就没有少吃过鱼,不管是钓鱼,还是撒网打鱼,都会有收获的……听得我们美孜孜的,都想象着这天晚上的鱼嫩汤鲜呢。

队长带着我们向西走了四里多路,才到了草丛和小树棵子包围着的小索伦河边,那里的小河就是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水沟,最宽的地方也就是三米左右,最窄的地方连一米宽都没有。可是有一些水泡子却像是一块块不规则的白玉,镶嵌在小河上。

我们学着队长的样子在河边的小树林中用镰刀割取了一些比较直的,有两三米长的细树条子当作鱼竿儿了,又削了几根芦苇,取其两端都封闭的一节儿做鱼漂儿……队长一边教我们怎样的挂线、栓鱼钩和鱼坠儿,又教我们如何用自行车的气门芯来调节鱼漂的位置等等,一边又很快就把自己的鱼钩上挂好了鱼食儿,就投入到了一个比较大的水泡子里。我们几个也都先后把上好了食儿的鱼钩投到了水中,只不过鱼漂总是横在那里,非常奇怪的是怎么换地方,水深都不过五十公分。经过不断地调节下水线的长度,直到三十多公分时,鱼漂才能立在水中……我们都瞪大了双眼,可是十分钟过去了,没有一点动静,又是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动静……换了几个地方都如此。

天空的浓云越压越低了,小雨滴开始三两点地落在了身上,人们还不太在意,没有多大工夫棉衣、棉裤都湿了一层。队长看看天空说道:“雨不会停了,我们还是回去吧,以后天气好了我们再来。”大家也早就等这句话呢,我们只把鱼钩和鱼线收了起来,“鱼竿儿”和“鱼漂”扔在一边就往回走了。

我们一边说笑着,一边打闹着向生产队走着。突然有个同学一边擦抹着脸上的雨水和汗水,一边指着东边的草甸子说:“快看啊,那么多狍子排成队了,追呀……”可不是吗,距离我们也就只有二百来米远,那一群狍子能有二十多只呢。我们大家也都起哄地喊了起来:“追呀,追呀……”都向那边跑去,但是跑上几步就喘得不行了……脚底下大泥巴块子粘得都有四五斤重,甩掉了一大坨儿,走几步又会粘上一大坨儿的。再看那些狍子,有低头吃草的,有抬头向我们张望的,都能看清楚有四只是头上长角的公狍子,还能看清楚它们屁股上那片圆型的白毛。气人的是,不管我们怎么喊,它们依然是悠闲自得地一边吃草,一边漫步地向东边移动着……

这时,老队长才叹口气说:“别喊了,这么远它们是不怕的。咳,可惜今天没有把枪背来,不然咱们还可能吃上狍子肉呢。”我们也都跟着惋惜起来。虽然知道生产队有支老步枪,可从来没听说打着过什么东西。

天虽然冷,大家却在不断的擦着汗水,还没有回到家中棉袄都湿透了。第一次钓鱼,大家都平手,虽然什么收获都没有,可是我们几个北京知青还是很高兴,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乐趣。

就在我们刚换完衣服,准备去食堂打饭时,李队长和司务长(生产队食堂管理员)端着两大盆热气腾腾的菜进来了。好么,一盆是粉条炖狍子肉,一盆是油炸鱼干儿。司务长说这狍子肉是分场领导专门为北京支边青年过节准备的,并且特地派人骑马送到几个有北京支青的生产队,并且还带来了节日的祝贺信。那盆油炸鱼干儿是李队长自己家的,说没有钓到鱼也能吃到鱼……我们都知道晚上是为了庆祝劳动节,全生产队还要大聚餐呢,此外还有联欢晚会,这样的安排也真使我们都没有工夫去想家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9 10:29:00 [只看该作者]

后来李队长才告诉我们,以前生产队的职工都是在我们去的那个地方钓鱼和用网打鱼的,而且都没有空过手。而且还告诉我们,去年冬天他们还在那些水泡子上打冰窟窿捞到不少的鱼呢。没想到由于去年冬天的积雪太大,开春时山里的雪先融化了,河面上和水泡子里的水也只是山里流出的“桃花水”。由于大水盖住了冰,所以河里冻的冰到“五一”还没有完全融化,河里的鱼还在冰面下边,我们怎能钓着鱼呢。

 

七十年代中期以前的北大荒,土地的开发基本上还属于比较正常状态,并没有大量地去开发山林和沼泽,自然环境还没有遭到比较严重的破坏。所以河、渠、沼泽、天然的水泡子和人工兴建的水库,依然是各种鱼类的繁衍乐园。那时,不论是到河沟、水泡子还是到水库都能钓到鱼,就连公路边的排水沟里在大雨过后都能抓到鱼呢。

每年夏秋之际,到了休息日,我都和几个喜欢钓鱼的朋友一起,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骑自行车出发了,三、五个手电筒闪烁着,向着山里的水库奔去(那时水库里的鱼依然是野生鱼,还没有人工饲养的鱼呢)。到了水库的时候,东方的天边刚刚显露出鱼肚白的颜色,我们便在微光下一边驱赶着蚊子和小咬儿(比白蛉还小的黑色飞虫,是无孔不入吸血虫儿,而且它的毒液能让你身上出现一片片的红肿),一边整理着鱼具。天色微明时,我们的鱼钩已经抛到了水中。

那可是放下鱼钩就有鱼,不等鱼漂直立起来,就被拉入水中了,如果起竿儿晚了,鱼饵就不见了。这是比较烦人的小柳根子鱼,只有手指那么大。为了钓到比它们大的鲫鱼,只得把鱼坠儿弄得重一些,才能让鱼钩快些沉到底部,而且鲫鱼就是底层的鱼。鲫鱼咬钩比较轻,鱼漂只是很轻微地上下浮动几下,如果在鱼漂向上浮动时提竿儿,肯定是钓不上鱼来的,这种情况是最有乐趣的,就是在和鱼斗智、斗速度,而在起竿儿时,鱼竿儿越是弯曲心情越是舒畅,尤其是比较大的鲫鱼刚离开水面时,它所有的鳍都是展开的,样子非常美。在这个时刻钓鱼还经常出乐子呢,一竿儿双傍儿是常见的现象,还有钩到肚皮的鱼和挂着鱼腮就上来的鱼呢……

那时去钓鱼,已经是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不但有设备比较齐全的渔具包,包中有各种规格的鱼钩、自己精心制作的不同灵敏度各种鱼漂,什么风漂、流水漂、蜈蚣漂和鹅翎漂;不同规格的鱼线;大小不同的用铅浇铸的鱼坠儿;还有剪子和刀具……更有去佳木斯买回来的,比较应手的日本产的用江苇制成的五节鱼竿儿和自己用竹竿做的三大节儿的鱼竿儿呢。不仅如此,我还向老同志们请教和了解了不少关于在北大荒钓鱼的知识,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才逐渐地掌握了一些如何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和不同的水域钓鱼的规律;也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鱼类和可能钓到鱼的大小而采用不同的鱼钩、鱼漂和鱼饵的知识。

为什么那么早就去钓鱼呢?还是老同志们总结出的规律:开玩笑地说,从清晨两、三点钟(咱北大荒夏天,日照时间长,不到三点钟天就亮了)直到太阳升起一竿子高,那是第一批鱼咬钩的时间,那个时候如果一个人用两把鱼竿儿,恐怕都忙不过来呢。而后一段时间咬钩的鱼就不多了,我们都学着说相声似的用天津话说;“借(这)拨儿鱼吃过早参(餐),也都去开会了,剩下少数的鱼还没起床呢,没赶上借(这)拨儿。”这个时候则是我们吃早饭的时间了。什么煮鸡蛋、煮鸭蛋啊,馒头、大烙饼啊等等,就着咸菜和带来的水,吃得还挺香呢……如果去晚了,就赶不上第一拨了。到上午八点至十点多,则是第二拨鱼上钩的时间了。中午,阳光太强,天太热,“鱼也睡午觉了”下午四点以后,一直到太阳落山前则是第三拨鱼打食的好时间……虽然是十五、六个多小时的时间,也不觉得累,就是兴趣在支持着。虽然最大的鱼也不超过半斤,比较多的只有一、二两重,主要是鲫鱼,还有小柳根子和老头鱼。但是钓得多的时候,一天能有十多斤,少了也能钓上五、六斤呢,晚饭肯定是有鱼有酒,还有朋友了。

四十多年过去了,那时钓鱼的乐趣仍然使我回味无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钓鱼之乐--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钓鱼之乐--9.jpg: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武坚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91 积分:214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9/29 18: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9 13:17:00 [只看该作者]

冷兄的钓鱼经很细腻,是种乐趣雅兴,并不在乎得鱼。
照片中的鱼似南方品种:鲤、鲫和昂刺鱼。
记得在黑龙江,每年的开江鱼讯,那鲤鱼肥壮的,一咬一流油、嫩如玉!那才是真正的鱼!
有时房前屋后的沟里也会有鱼,鸭子也能衔来。
回城亦有朋友相邀,前去垂钓,鱼塘内都是些养殖鱼,土腥味甚浓。我等就如冷兄所说,打窝理具下杆静候。我也不谙此道,只是摸索出草鱼好钓,将一草揉捏成小团置于钩上,向远处一抛,也是鱼塘鱼多,也能幸运递了起草鱼一条,还不能忘记跟鱼“斗智斗勇”,牵拉至鱼儿没劲则轻松拉上岸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9 15:48:00 [只看该作者]

武坚兄,真是好眼力,更是钓鱼老手了。
这两张照片都是在网上下载的,为了增加点文章的情趣而已。谢谢阅读我的文章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书权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509 积分:14800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5/25 15: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9 17:04:00 [只看该作者]

在朋友的撺掇下我买了渔具,统共钓了两次,钓了两条,还是蒙上的。
学习好文,学习钓鱼。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荣光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35 积分:47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4/15 15:0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22 20:32:00 [只看该作者]

我也爱钓鱼,现在特羡慕过去哪种随便去哪个小沟沟汊汊就能钓到鱼的地方,如果能回到过去,有那种环境,就是鱼具也是和以前一样,也比现在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23 10:11:00 [只看该作者]

我钓鱼好像从来不行。一共没钓过几次,似乎从来没有什么实际成绩。后来也没条件去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轻舟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9871 积分:156737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0/20 14:1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23 10:35:00 [只看该作者]

乐趣无穷


width="80%">size="3" face="宋体">欢迎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