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江连着天安门
今晨,打开电脑,浏览中知网;看到高山峻岭求学网友发在“活动与交流”版块的贴子:《广西日报刊登知青渡江——劈波斩浪 辞旧迎新》图文。文载:“广西知青文学沙龙人在南宁一年一度的元旦冬泳邕江大型活动中大展老知青冬泳人的风采,打响了新年开门红的第一炮! 南宁冬泳队知识青年占了半壁江山,媒体广西日报刊登了我们渡江的照片,知青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我们决心当好“泳敢者”,劈波斩浪,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过好夕阳的每一天!”
广西离北京虽远,但广西知青与中国知青网却走的很近。所以,中知网上不但有很多广西知青网友,他们更是发上来很多好贴,一展风采,让人感觉“江山千里,情悠意长”
对广西,我并不陌生,那是刘三姐的故乡,至今,我都喜欢那首老歌:“我家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 插队后抽调到大同铁路工作,我到过广西、去过桂林、柳州、南宁,“友谊关” 而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也去过“北海银滩”。但那时都是独自一人匆匆而过,虽然结识了一些广西朋友,并且是壮族人,相处也很好,但没有“知青”的根系,时间长了,也就淡忘。从来没有想到过在广西这块土地、这些城市还有我的很多“插队知青”朋友。谁能料到四十余年后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这个群体在网络世界里,这伙人竟建立了一个个知青网平台,把全国或世界上网的中国知青人连结起来。如果现在再去广西旅游,有了知青网这个平台,我当不会孤独与寂寞。
就算是我们陌生,但在知青网这个平台上,看他们贴、他们的活动、他们的照片距离也会一下拉近,近到咫尺。成为非同一般的网友,我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知青人如果相见,大家都会感慨万端,然后亲密叙谈。这也许就是知青“特色”了吧。
看见高山峻岭求学网友发来的这个有关“冬泳”的图文报道,我为广西知青朋友感到骄傲,花甲之际,寒风之中,跃身邕江,然后劈波而游。真的应该向这些老当益壮勇敢的男女知青致敬,
苏轼写过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借此词,我也瞎填一首《广西知青冬泳邕江》赞词:“老插仍持少年狂。左呼朋,右招手,身着泳装,万人要当先。花甲知青雄纠纠,跃入水,不畏寒。碧波酣淋舒手脚。鬓虽霜,冬泳强,弄潮邕江,当年英姿显!广阔天地走过来,经风雨,历肝胆。”
其实,当这些南宁知青冬泳者们在横渡清澈的邕江辞旧迎新时,他们是在投入母亲的怀中。肌肤虽冷,但一颗心却是火热。查百度可以得知:“南宁的母亲河邕江,她平静而安适地流淌着,每一滴河水都蕴含着一份爱,化作琼汁,流进每个南宁人的生命中。”而且,邕江亦称郁江,上游既是右江,右江边伫立着一个在中共革命史上著名的城市——百色,在第一次国内土地革命时期,百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色起义”地点,又是红七军的诞生地。该地区曾是邓小平同志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当时右江苏维埃政府就设在田东平马镇。所以现在百色是中国12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之一。
我自称是名“访红者”。登过井冈山;走过古田瑞金苏区、访过陕甘川、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其中包括西路军的河西走廊。但我没有到过百色。因此,便有一个愿望,在2013年,只要身体尚可,该到百色一瞻。如能重游广西,还要去“石达开故里”祭奠这位让大渡河呜咽的英雄。
哦,邕江连着天安门;谨祝广西知青朋友们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