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25.红色记忆


  共有100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25.红色记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树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11 积分:154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6 6:34:00
25.红色记忆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7 21:18:00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五、“红色”记忆

张树人

随着站台撕心裂肺的铃声呜咽地鸣响,蒸汽机车毅然决然地挣脱了亲人的手臂,喘着粗气渐渐地消失在站台上送行的人们泪眼模糊的视线中。由北京出发的专列,满载着2000多知识青年前往他们的插队地点延安地区富县。车厢里,有些知青仍然沉浸在与亲友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悲痛情绪中;有些则像是在凭窗眺望,却沉默无语表情呆滞。他们或者虑及此去前程命运多舛难以预料;或者惦念父母年高体弱,弟妹尚在冲龄无人照料;或者纠结于亲友间亦有上山下乡,干校劳动,甚或尚被关在“牛棚”里,一家人颠沛流离四分五裂,凡此种种难以言表;亦有不少知青在一起或窃窃私语,或热烈交谈,甚或激情满怀,高谈阔论,气势磅礴,颇有问苍茫大地,舍我其谁之气概;或虽未口若悬河慷慨陈词,尽显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之态,却也在心底里暗下决心,立下那豪情壮志,决意在农村“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且言之凿凿铮铮誓言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若述及当年那特殊的“红色”年代,没有经历过的人也许根本就没有办法理解,或许会觉得很可笑甚或被质疑为是否脑子进了水呢。

我们这些北京娃们,多数都佩戴过红卫兵袖章,经历了所谓“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化大革命”的洗礼。说起来我们这些“老三届”的中学生,其实原本就是些稚气未脱狗屁不通的学生娃娃而已。领袖挥手号召知识青年去插队的时候,我们也不过是些年方十六,七岁的孩子,有的年龄虽略大些却也有限,有的年龄甚至更小。那会儿除了人手必备的称之为“红宝书”的领袖语录(下同)和领袖的像章以外,最流行的时装就是军装了。当时军装那可是稀罕之物,并非人人都能拥有。谁要是有幸拥有一套军装,那绝对是桩光彩的事儿,走到哪都能引来羡慕的目光。阁下当年如有缘和我等同坐知青列车,君可细观:有那知青竟身着一身称之为将校呢的军服,脚蹬已然擦得锃亮的将校靴,头顶号称水獭毛的皮帽子,手上自然也少不得戴双皮手套,宛如将军一般神气活现气势夺人。这种架势在当时大约称得上是一等一的角色了。另有那知青虽然没有将校呢的军装,但四个兜的干部服却是必不可少呢。此外家里经济条件尚可的,则必去购置一顶水獭毛帽子和一双将校靴。帽子最起码也得是一顶国防绿的栽绒帽子,甭管多热的天儿都得顶在脑袋上,如此穿戴齐整方觉得人前显圣,鳌里夺尊。如此状况对于大多数知青来讲,其实只有羡慕的份儿,委实是达不到上述所述人等的标准,最多也只能是淘换件国防绿的衣服或裤子,甚或是有顶帽子戴也就觉得神气不少了。说到我等不入流之辈,实在是惭愧,遍观家里亲友并无显赫根底儿,且经济条件又捉襟见肘,活命度日尚且艰难又何来余钱购置装备呢。记得小子当时去延安插队时,只有两套旧的中山装,几件衬衫和两道杠的背心儿,以及秋冬季御寒的秋衣秋裤,棉衣裤,棉帽,棉鞋,棉手套等。另有两双白塑料底儿,条绒面的懒鞋(亦称片儿鞋)。棉帽和棉手套是去插队之前新买的,到了农村以后还没怎么用呢,见到乡亲们家里的半大小子和娃娃们由于生活极其艰难,寒天彻骨的冬季中,竟无甚御寒衣物着实看不下去,就送给他们了。

记得当年知青专列行到西安车站的时候,忽听得锣鼓声震天价响,小子忙透过车窗往外看,见那站台上挤满了热烈欢迎的人群。初时尚觉得诧异,不知如此亢奋场面究为何事。待我等抬起车窗探头细观,见那标语所示和听闻站台上人群呼喊的口号,方知乃为欢迎北京知青赴延安插队所举。我等为气氛所感染亦觉心情激动起来,竟至难以平抑。但见那欢迎的人群随着《大海航行靠舵手》、《敬爱的毛主席》等音乐旋律,在热情洋溢的跳着“文革”期间曾风行一时的“忠字舞”。所谓“忠字舞”掌握起来倒是不难,当年最盛行的时候无论大人小孩甚至小脚老太太都能比划两下。君可见跳舞者面部表情虔诚庄严,形体僵硬,动作机械,只是简单模仿直抒词义而已,绝无抽象美感可言。譬如:舞者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崇敬和信仰;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领袖;手指怒指地面表示彻底砸烂资产阶级;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唱到“敬爱的领袖……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时, 舞者双手按着自己胸部;唱道“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时,舞者两手放到腮帮,仰头望,手指呈放射状地一闪一闪;唱“千万颗红心在剧烈的跳动,千万颗红心迎着红太阳”时,需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并,围拢成一个心的形状比在胸前;唱道“要献给您”时,舞者则单腿的脚尖跳跃着,另一条腿同时不断地后踢,双手把那一个心形向右上方一下,一下地送上去。跳舞时手里通常以“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起初,来到农村插队的时候,小子曾有记日记的嗜好。原本也是为了留个记载,日后查阅起来也有个依据,再者觉着有这么个习惯也不错,只当练练文笔和写写字吧。因受“文革”时期“极左”思潮的影响,每记日记时,必录写领袖语录一则或恭录敬祝领袖万寿无疆之类敬语,相当篇幅的日记内容则是受“极左”思潮影响的学习笔记和学习体会等。虽是如此却也日积月累地竟也草记了十余册之多。有全凭记忆了撰写的一些记载是真实再现当,而且全部都是在插队时期写就的。待小子即将离开农村走上工作岗位时,却发现十余册日记竟成为负担,想着托运吧连个包装箱都没有,曾想过丢弃却又觉得有些舍不得,踌躇再三还是勉强带走了。之后小子从汉中搬迁到西安以后,回过头来再看当年所记的日记,竟不知都写了些什么,实在看不出有多少保存的价值和继续留存的理由,反倒是当年那种“红色”时代的特征表露无遗,翻阅之后除了脸红之外竟没有其他感觉。我那会儿甚至觉得此等日记完全是堆垃圾,根本就没有任何保留的意义,于是找了个时间将所有日记全部处理掉了。人真是很奇怪,数十年过去了,我又时常回忆起当年那些日记了,觉得日记里所反映的时代的痕迹,其实就是当年那种特殊的历史背景的真实写照,且其中关于插队生活的一些记载作为一种原始记录竟永远失去了。如今小子闲暇时撰写《往事如烟》就只有全凭记忆了。

在队里的时候,我等知识青年毕竟由城里来,领袖像章和“红宝书”等物品比之当地毕竟还方便些,因此所携带的一些像章和“红宝书”基本上都送给乡亲们了。当年乡亲们得到这些物品的时候,实在是如获至宝再三感谢不已。说起来当地毕竟是偏僻山区,得到这些物品也实在是不容易。

说到“文革”时期社会动荡的年代,即便是深山老林,哪怕是人迹罕至,“文化革命”的狂飙亦不能幸免呢。记得初到队里时,但凡队里开会,几乎与城里一样要搞什么所谓“早请示,晚汇报”那一套“极左”的形式。每次,与会者必得手持“红宝书”,先起立敬祝领袖万寿无疆后,方能进入会议正题。此外,类似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清理阶级队伍等政治活动样样少不了。我等知青自然也免不了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等活动,附近队里的一位知青,还曾代表延安地区随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京作了汇报演出,消息传来着实令人羡慕。其余诸如所谓清理阶级队伍等活动,小子等亦有参加,主要是对生产队里有些所谓历史不清的乡民,进行内查外调和政治审查活动。印象中这类活动曾参加过若干次,当时队里也主要是为了拉开个架势,象征性的弄一弄以应付上级的检查,之后没多久就烟消云散不了了之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0 15:39:00 [只看该作者]

国防绿的栽绒帽子,四个兜的军队干部服曾经也是那个年代的时髦服装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普通军帽.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