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诗词曲赋楹联 → 有格式不惟格式,取意为上


  共有237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有格式不惟格式,取意为上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广西知青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24 积分:6961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10/7/26 13:10:00
有格式不惟格式,取意为上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28 9:58:00 [只看该作者]

 

        “有格式不惟格式,取意为上    

 

         一个对诗词格律形式谙熟于心的人,最容易发现其格式中的弱点,也最容易形成主观上的突破意愿,而不是被动的出格。当然,他突破格式与不谙格律的人的出律,对于读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为没人相信他因为不懂格律才出律。这实际上又构筑了他的又一个自信:恰当的出律。这时他便有能力专注于诗词的含义而非形式本身,因此他也就有了一个更好的之于诗词的处理手段:有格式不惟格式,取意为上。

 

        当然,对于任何人而言,意义都重于形式,当意义和形式不能两全时,以意义为主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古来诗词变格的产生大部分与这有关。

 

        诗词是为服务的,很多更是为现实服务,所以出律与否并不影响其服务性质。因此不必担心读者会对某一作者的诗词进行千古检验,况且诗词大家们一生也不外乎仅仅能有几首,从格式到意义都经得起推敲的好作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春山秋水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963 积分:6506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11/7/23 19:3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28 13:54:00 [只看该作者]

同意广西知青的观点,自古以来,那些格律运用非常娴熟的诗人,不见得是人们喜爱的诗人。格律运用不好也有作茧自缚的可能。格律不应打破。但是,只有朗朗上口的诗才是好诗,而且越通俗越好。就像大诗人李白和白居易的诗,流传千古,人人喜爱。反到是现在有些诗人的诗过多的运用生僻和所谓精华的辞藻。让我们这些下里巴人摸不着头脑。要想写成有良知有生活的好诗,不是格律和技巧本身能决定的。越生涩的诗越让人反感。也没法流传。几千年前的诗经之所以流传了几千年,是因为诗经反映了人们的真实生活和通俗易懂。当然,那些对诗词的格律造诣好的人,都是我的老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远山近水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560 积分:9931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10/6/3 19:5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28 14:52:00 [只看该作者]

用户已被锁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28 19:07:00 [只看该作者]

               小叩“格门”

      今天读了广西知青的《有格式不惟格式,取意为上》贴。此贴言简意赅。 

    白发狂夫兄的《格律诗词》我之拙见我形容此篇学术文章为“百舸之首。能引领此版块谈诗论词之风尚为好”,果然,便会有“浪遏飞舟”,而我在“《格律诗词》我之拙见”也蛤蟆大喘气附庸了一把“之我拙见”,实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所以,跟广西知青朋友一个贴,算小叩“格门”

      此贴远山近水跟了一贴,远山近水、广西知青再加上一个静春,在这个平台好象互为犄角,或者是“铁三角”,如果说的活泼些,算是《三剑客》好呢,还是《三个火枪手》更好一些,仁者看仁,智者看智,但有一点,我们能算三个“臭皮匠”,我这么说决非是想给戴上顶“顶个诸葛亮”的高帽,而是说,我们三个人都仅仅是知青网上最普通的网友,无官无职,逍遥自得。发些论见,既不是“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更非希望有“伯乐”送上一句:“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又见春山秋水君的跟贴:“同意广西知青的观点,自古以来,那些格律运用非常娴熟的诗人,不见得是人们喜爱的诗人。格律运用不好也有作茧自缚的可能。格律不应打破。但是,只有朗朗上口的诗才是好诗,而且越通俗越好。就像大诗人李白和白居易的诗,流传千古,人人喜爱。反到是现在有些诗人的诗过多的运用生僻和所谓精华的辞藻。让我们这些下里巴人摸不着头脑。要想写成有良知有生活的好诗,不是格律和技巧本身能决定的。越生涩的诗越让人反感。也没法流传。几千年前的诗经之所以流传了几千年,是因为诗经反映了人们的真实生活和通俗易懂。当然,那些对诗词的格律造诣好的人,都是我的老师。”

      看来,春山秋水君是想排在“下里巴人”这个队伍中了。因为如果我们都阳春白雪,现在可能就是“四进士”,开个玩笑,与春山秋水君不熟,请春山秋水君海涵。

      关于格律,不管是律诗还是词牌,都是有文化、喝墨汁、品茗茶、以及抚琴手谈者的雅兴。所以,派对出打油俚俗诗体,引用狂夫兄的格律诗词》我之拙见:“能够创造出另一种更好的诗歌形式来,那是另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唐人张打油可能仅是个识字的人,因为打油郎虽是小本生意,可毕竟也要有个帐本记录收支往来。所以,他地位卑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华夏。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百度语)

八三年还没有如现在一帮“先富起来的人”,劳动人民并未边缘化,所以在中国古字典文学诗歌课程中,有一堂课专讲“打油诗”的兴起及对社会的影响和劳动人民推动文化的进步。我记忆非常深刻,这节课到是挺吸引学生。现在查百度,仍然可知:“中唐时代,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读罢,顿时大怒,下令缉拿作诗人。左右将其平日喜作这类诗的张打油抓了来。为了证实该诗是否张打油所作,大官未急于治罪,而是令张再作诗一首。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张于是便以此为题,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两首诗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起来,连这位大官也被惹笑了,终于破例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闻名。后来人们常把这类以俚语俗句入诗,不求平仄对仗的诗作,称为打油诗。有人说,杂文是“匕首”,但要有媒介发表。而打油诗在民间可以算的上是土地雷谁要趟上谁倒霉;因为打油诗的特点是不拘于平仄韵律,创造起来较易,形式诙谐﹑内容和词句通俗易懂,便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与记忆,口耳相传、对于社会的批判比杂文更加简单。所以至宋、一个地道的乡巴佬送饭妇竟能挖苦敢戏弄她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东坡看见她给叟送饭寒苦模样,信口云:“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老妇听罢,反唇相讥,竟也出口成诗:“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东坡无语,惭愧而喑。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28 19:18:00 [只看该作者]

打油诗到了民国,更是发扬了光大。如1927年以后,蒋介石建立了蒋家王朝,收罗了各路诸侯,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于是鲁迅先生写了四句《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解放战争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拍有一首《咏国民党纸币》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诗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这是对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反映国民党的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语言风趣逗人,俚俗可笑。

       我的这篇杂文标题是《小叩格门》却说了一通儿打油。决无有打“打酱油”之虞。而是想告诉白发狂夫兄:兄指谪毛泽东诗词:但也有几首不按律填写的诗词很拙劣,毫无文彩,如:“有几只苍蝇碰壁,嗡嗡叫”,“不须放屁”等,这类诗词在当时没有人敢冒杀头危险而加以评论,而当时一些知名的文学家却吹捧其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说明:此处并无贬损毛主席的意思,而是就诗论诗)

       其实,我在镇江知青网看到过狂夫兄一些文章,真的是很有文化底蕴、诗词造诣。但为什么思路不能宽泛一些?毛泽东在格律诗词中写下了这些“俗词俚字”,完全是将劳动人民的“打油诗”风格引进了格律诗之中,所谓“不破不立”吧。虽无文采,但很精采。我在《考验真知》一文中说了,“郭沫若这个大才子写过几首诗词毛泽东与之唱和------毛泽东却不买他的账。”如果说“一拔何亏大圣毛”是想取悦毛主席有些强牵附会,那么在这首《满江红》词中;郭词: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显然是公开歌颂伟大领袖了。但毛词却来个大不雅,“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不知郭词人想没想到,有一天,他也会“碰壁结果文革时搭进了儿子的性命。其实,毛泽东这首满江红仍是以宋词的豪放派风格书就:所以用“有几只苍蝇碰壁,嗡嗡叫”灰谐起句而后至“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显出如狂夫兄所说“旋律”,实在是令人拍案的妙绝之笔。由俗入雅,巧用“陪衬”,这难道不是格律诗词艺术的臻至?到是郭词“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有些败笔,因为这不过是当时一句时髦的口号,过了那个时代,就失去了意义,而毛词“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就是放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句话也乃然有着生命力,因为今天仍有“害人虫”仍有“虎视眈眈”的强虏。要扫除这些,人民就应该有“全无敌”的精神。

      现在,可以言归正传。小叩格门。广西知青朋友说:“一个对诗词格律形式谙熟于心的人,最容易发现其格式中的弱点,也最容易形成主观上的突破意愿,而不是被动的出格。当然,他突破格式与不谙格律的人的出律,对于读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为没人相信他因为不懂格律才出律。这实际上又构筑了他的又一个自信:恰当的出律。这时他便有能力专注于诗词的含义而非形式本身,因此他也就有了一个更好的之于诗词的处理手段:有格式不惟格式,取意为上。”实在是肺腑之言。

      我们不说词牌,仅说律诗。老师曾说过,律诗难写,不是难在格式与韵律上,而是难在意境、学识、特别是你要对中国历史、典故、趣闻的广泛了解。因为只要爱写诗的人,不论写四行五言或七言、八行五言或七言的一首诗都不难。就律来说,七言律诗 [平起式] [仄起式]都有约定成俗的定格: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关于平仄也非难题,笨一点方法,你把一首标准七律当成标本,找出这八行字的每行字平仄韵声,对仗要领;然后照猫画虎,如果有人说你的诗作出律,你便有据可争。而平仄韵声也不难掌握。虽然古韵今韵有的字读音平仄不同,但毕竟有旧韵新韵韵谱可查。不过,老师告诫同学,既是写格律诗词,还是应该侧重《平水韵》韵谱。新韵可用,但却少了些“原汁原味”。而标准的七律、绝句都是以旧韵为准,新韵是建国以后根据推广普通话而订。所以,只要下些苦功夫背熟《平水韵》这部韵谱,知格律诗的行家一读便知道成色。但要说就此就能创做出一首好律诗,还是很难。简言之,了解律诗格律,不过是下棋你仅知道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而要成为大师,知道这些规则远远不够,仅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而诗歌又与棋艺不同。诗歌并非墨守成规。既便格律诗词也不是囿于围城,还有变通一说,怎样把握,更在于才华造诣。而老师呢,也只能教你们这些最基础的知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所以,我才言“畏律如虎”写此文,也只能是“小叩格门”了。

       不论广西知青、还是远山近水在格律诗词以及楹联这方面都可以说是我的三人行之师也。但坏事就坏在我“观虎知皮”,其实,也仅是略知皮毛。白发狂夫兄在学问上应该是我的师长。我之在格律诗词至今没有入门。记得老师曾对我说过一段话,老师说,“你是个聪明有智慧的人。所以你不刻苦,但你要读懂‘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老话。”然后,老师送我一段纪伯伦的话:当智慧骄傲到不肯哭泣,庄严到不肯欢乐,自满到不肯看人的时候,就不成为智慧了。”每每想到老师的这句话,我就想到八三年时我进入过的课堂。有良师、有益友、有争论、有真情。有欢声笑语,更有对未来憧憬。

     而今天,我的思想已经象我家的防盗门窗一样将我关在一个笼子里,我仅希望能从栅栏的间隙招一招手,让朋友知道我仍渴望让思想飞出铁的真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广西知青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24 积分:6961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10/7/26 13: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 7:4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远山近水在2013-2-28 14:52:00的发言:

远山近水读罢此帖,击掌直饮三大白,畅快至极!浅摘一段《随园诗话》之中一三味真言为广西知青兄这篇好文章做个旁证诠释: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三百篇》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况皋、禹之歌,不同乎《三百篇》,《国风》之格,不同乎《雅》、《颂》,格岂有一定哉?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在骨不在格也。

 

朱竹君学士曰:“诗以道性情。性情有厚薄,诗境有浅深。性情厚者,词浅而意深;性情薄者,词深而意浅。”。此然也。 

 

---------远山近水兄真真点睛之龙!不愧龙的传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广西知青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24 积分:6961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10/7/26 13: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 7:4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静春在2013-2-28 19:18:00的发言:

打油诗到了民国,更是发扬了光大。如1927年以后,蒋介石建立了蒋家王朝,收罗了各路诸侯,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于是鲁迅先生写了四句《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解放战争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拍有一首《咏国民党纸币》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诗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这是对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反映国民党的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语言风趣逗人,俚俗可笑。

       我的这篇杂文标题是《小叩格门》却说了一通儿打油。决无有打“打酱油”之虞。而是想告诉白发狂夫兄:兄指谪毛泽东诗词:但也有几首不按律填写的诗词很拙劣,毫无文彩,如:“有几只苍蝇碰壁,嗡嗡叫”,“不须放屁”等,这类诗词在当时没有人敢冒杀头危险而加以评论,而当时一些知名的文学家却吹捧其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说明:此处并无贬损毛主席的意思,而是就诗论诗)

       其实,我在镇江知青网看到过狂夫兄一些文章,真的是很有文化底蕴、诗词造诣。但为什么思路不能宽泛一些?毛泽东在格律诗词中写下了这些“俗词俚字”,完全是将劳动人民的“打油诗”风格引进了格律诗之中,所谓“不破不立”吧。虽无文采,但很精采。我在《考验真知》一文中说了,“郭沫若这个大才子写过几首诗词毛泽东与之唱和------毛泽东却不买他的账。”如果说“一拔何亏大圣毛”是想取悦毛主席有些强牵附会,那么在这首《满江红》词中;郭词: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显然是公开歌颂伟大领袖了。但毛词却来个大不雅,“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不知郭词人想没想到,有一天,他也会“碰壁结果文革时搭进了儿子的性命。其实,毛泽东这首满江红仍是以宋词的豪放派风格书就:所以用“有几只苍蝇碰壁,嗡嗡叫”灰谐起句而后至“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显出如狂夫兄所说“旋律”,实在是令人拍案的妙绝之笔。由俗入雅,巧用“陪衬”,这难道不是格律诗词艺术的臻至?到是郭词“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有些败笔,因为这不过是当时一句时髦的口号,过了那个时代,就失去了意义,而毛词“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就是放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句话也乃然有着生命力,因为今天仍有“害人虫”仍有“虎视眈眈”的强虏。要扫除这些,人民就应该有“全无敌”的精神。

      现在,可以言归正传。小叩格门。广西知青朋友说:“一个对诗词格律形式谙熟于心的人,最容易发现其格式中的弱点,也最容易形成主观上的突破意愿,而不是被动的出格。当然,他突破格式与不谙格律的人的出律,对于读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为没人相信他因为不懂格律才出律。这实际上又构筑了他的又一个自信:恰当的出律。这时他便有能力专注于诗词的含义而非形式本身,因此他也就有了一个更好的之于诗词的处理手段:有格式不惟格式,取意为上。”实在是肺腑之言。

      我们不说词牌,仅说律诗。老师曾说过,律诗难写,不是难在格式与韵律上,而是难在意境、学识、特别是你要对中国历史、典故、趣闻的广泛了解。因为只要爱写诗的人,不论写四行五言或七言、八行五言或七言的一首诗都不难。就律来说,七言律诗 [平起式] [仄起式]都有约定成俗的定格: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关于平仄也非难题,笨一点方法,你把一首标准七律当成标本,找出这八行字的每行字平仄韵声,对仗要领;然后照猫画虎,如果有人说你的诗作出律,你便有据可争。而平仄韵声也不难掌握。虽然古韵今韵有的字读音平仄不同,但毕竟有旧韵新韵韵谱可查。不过,老师告诫同学,既是写格律诗词,还是应该侧重《平水韵》韵谱。新韵可用,但却少了些“原汁原味”。而标准的七律、绝句都是以旧韵为准,新韵是建国以后根据推广普通话而订。所以,只要下些苦功夫背熟《平水韵》这部韵谱,知格律诗的行家一读便知道成色。但要说就此就能创做出一首好律诗,还是很难。简言之,了解律诗格律,不过是下棋你仅知道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而要成为大师,知道这些规则远远不够,仅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而诗歌又与棋艺不同。诗歌并非墨守成规。既便格律诗词也不是囿于围城,还有变通一说,怎样把握,更在于才华造诣。而老师呢,也只能教你们这些最基础的知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所以,我才言“畏律如虎”写此文,也只能是“小叩格门”了。

       不论广西知青、还是远山近水在格律诗词以及楹联这方面都可以说是我的三人行之师也。但坏事就坏在我“观虎知皮”,其实,也仅是略知皮毛。白发狂夫兄在学问上应该是我的师长。我之在格律诗词至今没有入门。记得老师曾对我说过一段话,老师说,“你是个聪明有智慧的人。所以你不刻苦,但你要读懂‘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老话。”然后,老师送我一段纪伯伦的话:当智慧骄傲到不肯哭泣,庄严到不肯欢乐,自满到不肯看人的时候,就不成为智慧了。”每每想到老师的这句话,我就想到八三年时我进入过的课堂。有良师、有益友、有争论、有真情。有欢声笑语,更有对未来憧憬。

     而今天,我的思想已经象我家的防盗门窗一样将我关在一个笼子里,我仅希望能从栅栏的间隙招一招手,让朋友知道我仍渴望让思想飞出铁的真诚。

      

 

 

           “小叩”尚且如此,倘若“大叩”还得了,洞开------愿静春兄自由地飞翔!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 21:23:00 [只看该作者]

广西知青友:

      言“小叩”,是底气不足。而“大叩”就是胸有成竹了。

 对了,请教你一个关于声韵的问题。我记得老师在讲汉语课时,提到过“汉字的读音因韵母不同,有开口音和闭口音。发音的时候,口形是张着的音,就叫做开口音。元音共有5:aeiou,分为开口音与闭口音两种。aeo为开口元音,发音时口腔张开的程度较大;iu为闭口元音,也称半元音,发音时口腔张开的程度相对小一些。”老师强调说,了解了汉字的开口音和闭口音,对于学习声韵相当有益。因为开口音也称“重出唇牙喉音”。韵书里支、脂、祭、真、仙、宵、侵、盐八韵中唇牙喉音两套对立的...李新魁《汉语音韵学》第八章认为B类为带(或)的合口音,A类为单纯的开口音。《广韵》的重纽,宋代韵图多列于同一图中三、四等地位,惟祭、仙、宵、盐诸韵分列 ...

    上学时,始终没学好这节课,现在上网虽能查到一些此类学问的网页如知网:

http://wiki.cnki.com.cn/HotWord/1362429.htm

但终不能深悟汉字的开口音与闭口音对平仄韵声到底是何关联,广西知青朋友或其他朋友能讲些通俗些的解释甚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 21:30:00 [只看该作者]

 ------
5唐五代《切韵》系韵书反切用字更替带来的实际语音如下: (1)韵类方面的语音变化有:开合口相混、同韵等的混同、同等重韵的混同、一二等韵混同、一三等韵混同、二三等韵混同、三四等韵混同。 同韵等的混同包括:庚韵、马韵、敬韵、陌韵二三等混同;戈韵一三等混同。 同等重韵的混同包括:东、冬、钟相混;皆、佳相混;虞、语相混;耿、梗相混;敢、感相混(入声盍、合相混);夬、怪相混;祭、废相混;月、薛相混;鎋、黠相混;支、脂、之、微相混(以平赅上去)。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演变研究》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87-2009044643.ht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广西知青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24 积分:6961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10/7/26 13: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2 11:47:00 [只看该作者]

 

                 汉字的开口音与闭口音对平仄韵声到底是何关联?

  

      我的看法,首先要弄懂:

 

      开口音和闭口音------北京有一位京韵大鼓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使人注目。女艺人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应邀赴宴陪酒时,坐在宾客中很不自在,尽量避免开口,万不得已,有人问话才答话。她一概用“闭口音”,避免“开口音”,这样就可以遮丑了,如这样的对话:“贵姓?”“姓伍。”“多大年纪?”“十五。”“家住哪里?”“保安府。”“干什么工作?”“唱大鼓。”

  

       以上的答话,都是用“闭口音”,可以不露齿。

 

       等到这位女艺人牙齿修配好了,再与人交谈时,她又全部改用“开口音”,于是对答又改成了:“贵姓?”“姓李。”“多大年纪?”“十七。”“家住哪里?”“城西。”“干什么工作?”“唱戏。”

 

       以上读时不露齿或露点点齿的字如“伍”“府”“鼓”类似的字,就是闭口音字,嘴型是闭的;读时露齿甚至露很多齿的字如“李”“七”“西”“戏”类似的字,是开口音字,嘴型是张开的。美声唱法的“啊”字,要把嘴巴张开到极限。

 

 

       平仄与韵声------ 一字一音是汉字的主要特点,而不同的字音读起来又有高低长短、缓急升降,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声调。古人分别叫做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这就是常说的旧韵四声。

       根据声调的不同,古人又把不同声调的字分为两大类,即平声与仄声。仄声包括上、去、入三个声调。入字声的读音特别急促重浊(可查入字声表试试)。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常说的新韵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例如:妈(阴平)、麻(阳平)、马(上声)、骂(去声)。

 

       一般认为,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第二声是平声;第三、第四声是仄声。

 

       旧韵中的入声融入了新韵中的四声之中,所以新韵没有入声。鉴赏古诗词时,尤其是格律诗,旧韵四声与新韵四声有时不对应,就是这个原因。


 

       好了,言归正传,往下就好理解了。

 

       汉字的开口音与闭口音对平仄韵声到底是何关联?

 

       答:无论开口闭口音,对平仄的要求是一样的;同样,无论开口闭口音,对声韵的要求也是一样的。

 

      无论开口闭口音字,作诗时需要平或仄字,就必须用平或仄字音的字;同样,作诗时,需要某声韵的字,就必须要用某声韵的字。用仄的地方,不好用平;用开口音字的地方,不好用闭口音字。

 

      诗不是写的,是心吟出来的,是声情并茂唱的。从唐代起,诗词发展了极其严格的韵律,特别是对平仄的要求,一般是不准许违背的。平仄相当于歌唱的抑扬顿挫;声调(声韵)相当于歌唱的和谐。不和谐就是噪音。

 

 

 

 

         答卷完毕。请静春大人收卷。谢谢!

 

       


 回到顶部
总数 38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