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赴内蒙古临河插队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筹委会推荐文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对知青问题的几点思考
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现在仍然是议论的话题,足见其对社会影响的深远。
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是文化大革命特殊国情所产生的历史现象,无法改变的城乡差别早已决定了它的不可持续。“消灭三大差别”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是几次运动可以解决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进城,农村城镇化,可能是更好的途径。我们不能刻求历史,当年城市人就业都是大问题,别说农民进城了。看来发展生产力才是消灭城乡差别的必备条件。
知青的历史并不完美,也有历史局限性,但并不防碍我们对它社会意义的评价。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千万城市学生到农村去自力更生,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这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壮举,也是中国人民奋斗史的一部分。它丰富的内容和对社会的影响永远值得我们去探索。作为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谈谈我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知青的历史是社会矛盾互相转化的结果,不能用正确与否去界定。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文革初期学校不招生,工厂不招工,一批又一批初高中毕业生在社会上无事可做,时间长了肯定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如何安置这些精力充沛的学生和红卫兵是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唯一可行的选择,也只有广大的农村才能接纳这么多的学生。当时国际环境也很恶劣,知青政策也有“备战备荒”“屯垦戍边”的战略考虑。
即使是“马后炮”,现在也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没有更正确的选择,哪儿来错误的决定。
唯一可行的选择的决策并不代表没有问题。随着国情的变化,知青政策内在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合。
知青上山下乡的人数众多,据说全国有2000多万人。加上他们的家庭和亲朋好友,人就更多,牵扯的面也更广。人多事就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少数知青的不幸遭遇,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同情,也使知青家长感到不安,成了心病。舆论的导向也从支持,变成了怀疑,最后形成了要求知青回城的普遍民意,这是知青回城的社会基础。
几年以后,知青到了婚嫁的年龄,他们没有经济实力盖房成家,尤其是男青年。除个别人外,农村姑娘不愿嫁给各方面都没有安全感的城市娃。不能妥善解决婚姻问题,知青政策不可能持续。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好转,社会生活逐步走上了正轨。发展经济,恢复教育是大势所趋。工厂开始招工,大学开始招生,城市有了安置学生就业的社会条件。城乡的巨大差别,不可能形成一部分青年在城市工作和上学,另一部分人在农村当农民的格局。这么做会撕裂社会,形成不可控的社会动荡。这是修正知青政策的根本原因。
当初决定知青上山下乡的政策有它的合理性,知青回城也有它的必然性,这是社会矛盾互相转化的结果,是中国特有国情所产生的历史现象,不能用简单的正确与否去定义它的发生和发展。
很多历史,“错误中有正确,正确中有错误”,过了几千年还有争论。用简单的结论去评价复杂的历史现象,难免陷入形而上学。
二、知青的经历是中国人民奋斗史的一部分,不能否定它的社会意义。
唯物主义者对历史评价是多层次的,不是以简单的成败论英雄。南昌起义的队伍被打散了,并没有朝着预想的结果发展,你能说南昌起义是错误的。
甲午战争失败了,但我们不能把邓世昌和他的战友们勇猛杀敌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也否定。秦始皇修长城劳民伤财,是秦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我们不能否认长城本身是伟大的建筑,更不能否定为修筑长城进行创造性劳动而付出巨大牺牲的劳动人民。
知青的历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它丰富的内容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解读,社会的影响也会不断的延续。
我们那一代人虽然有幼稚和盲从的烙印,但是,当国家有困难的时候,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有“国家至上,人民至上”的信念和自我牺牲精神。当年我们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所做的一切,问心无愧。我们的某些精神也会传承给后人。
我相信一代会比一代强,但新一代也不能瞧不起上一代。我们那一代人生活清苦,但不缺精神。现在的一代人赶上了好时候,尤其是城市青年,他们不缺物质,缺的是精神。我们不赞美贫穷,但也不应该提倡“享乐主义”,我们反对“极左”,但也不能把“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也反掉。世界并不太平,当国家遇到大风大浪怎么办?享乐主义和麻木不仁会误党误国!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我们天天讲为人民服务,但是有些人有意无意的忘记了中国最广大的地区是农村,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对农村和农民不了解,怎么谈的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们有幸和原汁原味的农民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虽然有诸多不如意,但回城以后仍然比一般人更爱看农村题材的影视剧和文艺作品,更关心农民的命运。这是上山下乡经历留下的烙印和抹不掉的情感。现在社会上对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没有好感,就是他们的言行脱离了群众,对普通老百性没有感情。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经过艰难曲折的奋斗换来的。知青的经历作为中国人民奋斗史的一部分,将永载史册。
三、知识青年在农村锻炼成长,不完全是被耽误的一代人。
以毛泽东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都有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他们的性格和经历也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毛主席的话不一定句句都是真理,但他“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青人。当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满怀对革命前辈的崇敬,在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思想的指引下走上了上山下乡之路。
热情是可贵的,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如何适应当农民的生活,在身体上和思想上都是巨大的考验,同时也得了锻炼和成长。
知青在农村,如果不想当学生就想当先生,不克服城市人盲目的优越感和“骄娇”二气,你和农民就是两张皮。你苦恼他们也不买你的帐,你对农民说教,他们会说你就会放“字屁”。如果你摆正了位置,和他们交朋友,农民会教你生产技能和生活经验,家里有好饭菜都想着叫上你。他们的生存能力,他们的机智幽默和善良也会感动你。
当你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你的观念也会改变。农民拼死保卫自己劳动成果,你就不会认为是简单的自私自利。农民抵制不符合生产规律的瞎指挥而消极怠工,你也不会认为是落后和没有觉悟。
我们下乡时农村非常贫穷、落后(主要指生产力),这是农民造成的吗?农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应该受到尊敬,不只是同情。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据我所知,最早农村改革的骨干力量如:陈一咨、王小强、翁永昕、王歧山、张木生、邓英桃等一批人都有下乡插队的经历。他们了解农村和农民,有文化理论基础、年富力强框框少,在农村又勤于思考。他们成为农村改革的先锋绝非偶然。是农村插队生活为他们打下了基础。
知青上山下乡主要有:插队和建设兵团二种形式。有人总结说,兵团出文艺天才,插队出政治人物。虽然不是绝对的,但仍然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确实,在兵团知青中涌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和文艺工作者。插队的很多知青,后来成为改革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人和各级领导中,有下乡插队经历的人也不少。
知青发展轨迹的不同,除个人条件的差异外,和生活环境不同有很大关系。
建设兵团各级组织健全。兵团知青集体劳动和生活,组织纪律比较强。兵团对政治思想工作非常重视,为了丰富生活和搞好宣传教育,经常组织文艺文化活动,有文艺特长的兵团知青,在这个大熔炉里得到了锻炼成长。他们不缺天赋,又有劳动体验和生活积累,加上个人努力,在回城以后逐渐显露才华和优势,成为这一领域的名星和领军人物,也是顺理成章。他们应该感谢建设兵团的生活经历。
插队知青就不同了,农村环境相对宽松和自由,他们遇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这都需要独自面对。插队知青虽然比较散漫,但更善于独立思考。插队知青行动上也比较自由,你想看书、访友,只要不是农活特别忙,没人强迫你必须出工,只是少挣点工分罢了。你的言行和主流思想不合拍,农民也没有“上纲上线”和打“小报告”的风气,“运动红人”在农村并不吃香。
在相对独立和宽松的环境里,一部分知青思想活跃,对严肃的社会问题多有探讨和研究。我们队的知青张木生在插队时就理论联系实际,写了《中国农民问题》,后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知青在回城以后,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他们的的身影和作出的贡献。据我所知,仅我们一个县的知青中,就涌现了学者教授,驻外大使,作家,画家,企业家等优秀人材。说知青是被耽误的一代人,显然没有根据。
四、知青上山下乡的最大收获
在农村,知青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清苦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收获?感觉到的东西你并不一定真正认识它,只有真正认识了,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
几千年来,我国屡遭外族的入侵和统治,但中华民族不灭不倒,延续至今。除了强大的文化纽带,就是我们的人民(主要是农民),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能顽强生存下去的优良品格代代相传。你在和农民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感悟到了这一点,并有所继承,就是最大的收获。
知青回城以后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当年北京市老市长白介夫曾感慨的对我说:“你们这批插队的知青,不管有多难,刑事犯罪的很少”。为什么?就是我们经过了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炼,更有承受力。再艰苦的日子我们都过来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知青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特殊的品格和道德观,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我们比一般人更吃苦耐劳,在困难面前更有韧劲,与人相处更有人情味。
对于知青上山下乡的这段历史,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也许是一段没有定稿的历史。但它必竟是共和国发展史上抹不掉的一笔,人们不会忘记,因为这是国家的记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原内蒙古临河县(现巴彦淖尔市)
插队知青:吕秋梦
2013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