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北京来的年轻人
一次做农活,习近平带了白面馍上山。中午吃饭的时候,看见社员吃的都是糠做的窝头,习近平不好意思吃。等到妇女下工,他把白面馍分给妇女,自己却饿了一顿。
距延安60多公里之外,陕北高原的山岭脚下,有一个小村,名叫梁家河。1969年年初,小村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
那一天,16岁的习近平沿着一条宽1米左右的破土路,和14名北京八一中学的知青一起,徒步来到梁家河,从此开始了他7年多的知青生活。
梁家河公社分上队和下队。5男4女9名知青被分在上队,包括习近平在内的6名男知青被分在下队,6人住进了位于村子中部的一个窑洞。
四五天后,住在窑洞旁边的村民张卫庞,已能分清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在他记忆当中,习近平个子中等,面庞稚嫩,看上去白白净净。
“他不爱说话,说话的时候也慢悠悠的。”张卫庞说。
村支书梁玉明看到了习近平的档案,通过知青之口,村民们也很快知道了习近平的身份。“村里人都知道他爸‘犯过错’”,巩振福说,“在那个时代,农村消息最灵通。”朴实的陕北农民对习近平的经历报以同情,“没有人嘲笑他爸。”
带着这种压力,习近平开始了在梁家河村的生活。初来乍到,所有知青在生活上和劳动上,都不太适应。
村里晚上没电,习近平和另外5个知青睡在一张炕上,跳蚤很多,把他们的皮肤都咬烂了。
村里一度借张卫庞家的灶,派人给知青做饭。餐桌上的主食是土豆、玉米窝窝头,以及黑豆熬的粥,下饭菜是白菜、萝卜腌的酸菜,这和知青们在北京的生活差距甚大。
劳动时,北京知青也不习惯。他们从来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沿羊肠小道上山种地,农民健步如飞,知青则只能用手扶着两侧慢慢溜,引来农民哄笑。
“掏地、种玉米、割麦子,一开始习近平都不会,就学。我们咋做,他咋做。牛犁地,他也看。我们干什么他干什么。”下队生产队长巩振福回忆。
队里有时会用麦子磨面,提供给知青。巩振福记得,一次做农活,习近平带了白面馍上山。中午吃饭的时候,看见社员吃的都是糠做的窝头,习近平不好意思吃。等到妇女下工,他把白面馍分给妇女,自己却饿了一顿。
这和知青们在北京的生活差距甚大,但他们的生活已经比其他村民好。因为家里人口多,很多村民每月人均口粮仅20斤。为填饱肚皮,他们吃糠窝窝头、苦菜和荞麦叶。
2.“和我们一般苦”
书是习近平下乡的时候带的,满满一箱。照明用的是墨水瓶做的煤油灯,经常会一直点到晚上12点。
习近平唱歌时嗓子不错。
梁玉锦回忆,劳动时,社员和知青经常唱起歌,歌曲主要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语录歌,以及《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
村里最累的活是农闲时节修大坝和梯田,每次要从秋收后的9月忙到来年2月。最忙时,知青们要从清晨干到深夜,“每人一把手电、一盏马灯夜战。”马玉兴说。
知青的主要工作是推土。3个人一组,一天推上两三百回土,一车土三四百斤,推不够就扣工分。冬天,梁家河的最低温度零下20摄氏度,推车的人却一身是汗。
习近平擅长推土。“他戴个包头帽子,跑得最快。”张卫庞说。
一起劳动过的许多村民都记得,习近平干活“卖力,不偷奸耍滑,能吃苦”。1973年,村里打了一口喝水井,习近平也是带头直接跳下井挖泥。梁玉明认为,习近平的表现,在15个知青里是最好的之一。
“习近平是吃了苦的,跟我们一般苦。”张卫庞说。
那个特殊的年代,数十里外的延川县时常搞知青批斗,但梁家河却保持了罕见的平静。不过,知青们还是要集中学习。
1970年,村里为知青砌了6个并排的新窑洞,习近平住在左起第四个窑洞。这个地方后来被叫做“知青院”。
窑洞是张志忠、习近平等人一起建的,耗时20天。习近平负责担水、挑泥和抹墙。他后来回忆起在窑洞里的生活:不叠被子,晚上回来一钻被窝就睡。
晚上和午休间隙,习近平喜欢在窑洞里看书。村民大部分是文盲,只知道“他看的书很深”。石春阳等村民说,习近平看《红楼梦》和鲁迅著作等文学书,也看《毛泽东选集》、《资本论》。
书是他下乡的时候带的,满满一箱。照明用的是墨水瓶做的煤油灯,经常会一直点到晚上12点。有时梁玉明跟习近平一起看书,边看书边抽烟。他说,习近平烟瘾很大,抽的是“羊群”牌,9分钱一盒,有时两人一晚上能抽两盒。
1980年代,梁玉明在福建又见到了习近平。他发现习近平戒烟了。“抽烟有害健康。”习近平说。
和习近平熟了之后,习近平告诉梁玉明,自己父亲对子女要求严格,上学买小吃都要保姆批准,花一毛钱回来保姆都要记账。而他的家里一直很节俭,读书时他穿姐姐的旧衣服和姐姐穿过的被母亲用墨水染黑的红鞋子。在父亲被打倒后,他的家里更困难了。
1971年,习近平回了一次北京。从北京返回梁家河村时,他遇见正在挑水的梁玉明。“我再也不回北京了。”习近平告诉他。
因为勤快、踏实,习近平很快成了村里的青年积极分子。1972年冬,习近平入了团。
3.新任习支书
“村里有人劳动表现好,他就看重。不好的,就提出批评教育。拍马屁绝对行不通,他反感得厉害。”
1973年,梁玉明介绍习近平入党。
起初入党申请递交到公社,公社书记不批。梁玉明还挨了骂:“你这么胆大,敢把‘黑五类’子弟介绍入党。”
得知消息后,习近平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失望。他告诉梁玉明,自己也知道批不了。事情就此搁置。后来,已经是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2000年接受《中华儿女》专访时说:“我那时候已没有一些人那种凄苦之感,或者是一种自卑之感,只是一个感觉,就是党内、团内好人越多,坏人会越少。”
两个月后,转机出现——这个公社书记调走了,来了一个新书记。习近平的入党申请又被上报,这一次,批了。入党做群众调查时,村民对习近平评价很高。
“这件事很让习近平高兴。他说,哎呀,群众看得起我。”梁玉明回忆。
“虽然习近平入党那么高兴,但是心里始终有不高兴的地方——他爸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梁玉明说
习近平告诉梁玉明,习仲勋在河南洛阳受过很大的罪,“去买粮,有粮票,却没有钱买”。每次想到这些,习近平就很难受。
入党后,梁玉明要习近平接替自己做村支书。村民张延兵回忆,为此村里开过一次社员大会,让同意习近平当支书的人举手。现场的人都举了手。张卫庞说,这是因为村民认为他“有文化,比农村人思想进步、想得深刻”。
石玉兴说,当上村支书后,习近平开了一个村干部会,请村干部传授经验。他还常去找社员交谈,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有时和社员开玩笑,他也嘿嘿地笑着拍社员的肩膀。
“他直,不管你是谁,不讲脸面,不留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怕得罪人。”巩振福说。
石治山说,习近平为人正派。“村里有人劳动表现好,他就看重。不好的,就批评教育。拍马屁绝对行不通,他反感得厉害。”
巩振福说习近平对村里人很爱护。他记得一件小事:有村民从外村贩猪到梁家河赚差价,这在当时被称为“投机倒把”。被发现后,税务局要来征税,但被习近平阻止了,称他会去征。事后,习近平只是把这个人叫去:“你以后再不能干这个活了。”
村民回忆,习近平主要为梁家河村做了几件事。
第一件是他带头建了四个大坝,挖了水井。
建大坝时,村里采用“水冲坝”的方式——用柴油机将水抽到高处,把土冲下去筑坝。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一是速度要快,劳动强度大;另外水会溅到裤子上,很冷。”石春阳说,习近平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
村民张卫庞展示习近平送给他的针线包,上面有习母齐心为习近平绣的三个红字:“娘的心。”
让梁玉明记忆深刻的是,一次为了清理大坝里的冰渣,习近平脱下鞋袜,把裤子挽到腿肚,带头跳进了冰水中。后来十几个村民也跳了进去,一直干了一个多小时,中间只上岸歇了十来分钟,腿冻得毫无知觉。巩振福则说,一回推车掉进大坝,是习近平下到冰水里捞的。
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73年开始,村里有余粮了。“他见到社员,问‘吃完饭了没有’,社员说:‘吃完了。’他指着肚子问:‘这儿好了没有’,社员说:‘好了。’”石玉兴说。
习近平为村子做的第二件事是修了沼气池。1974年,习近平去四川考察之后,回村便修了第一口沼气池。石春阳记得,沼气管道一开始被堵,习近平用棍子捅,沼气“呼”地冒了出来。“成功了!”在那一刻,习近平手舞足蹈,高兴得像个孩子。
石治山说,当年8月,省里来人,在村子里开了一个现场会,习近平现场讲解。他走的时候,村里一共打了22口沼气池。沼气被用于做饭、点灯。
第三件事是种蔬菜,为村民改善生活。
石玉兴说,此前村里除了土豆,吃的菜很少。习近平买来种子,在河滩的6亩平地种上了辣椒、洋柿子、豆角、香菜、茄子等,还派了一个老头专门看管。收获时,一个六口之家,每种蔬菜可以分上两公斤。
此外,习近平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小店(代理小商店)。磨坊里有磨面机、碾米机,由柴油机带动。裁缝铺由两个女社员打理,村民带着布料去免费做衣服,女社员挣工分。铁业社同样如此,打镰刀等农具,农民不用掏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