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学习笔记
2012年9月1日
抬起手腕看看时间现已是很平常的事了,然而时间是什么却可知晓?
翻开词典可以查到时间的定义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的表现”。真正的意义在于时间是考察物质运动的完成情况及周期性因素的比较条件的存在。那么持续性的因素可以说是在若干个比较周期后某事物的运动状态或存在与否。另是“物质不灭只不过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罢了”,其中时间的尺度用于研究和观察。
单纯的某一个物质的存在及其运动是没有时间意义的,只因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及相互关联的特征,在研究某一物质的运动中,在相互比较的过程里才有时间问题的存在。
选定某物质运动的周期性因素为参照,如以天文观测而言,地球自转一周定义为一天,公转一周定义为一年,时间由此诞生。通常也将三百六十五天定义为一年。时间就是在这运动完成情况和周期性的因素条件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事情要迁延多久?”用于理解时间的定义中,此句含义如何?
时间的计量应用在速度赛跑中名次的判定,就是以每个人完成该运动所占用的选定参照物(时钟)的运动周期的多少来决定的。
某参照物质的运动从起始到完成,另一物质的运动在与其的比较中就有时间的相等与不等。某种物质运动的相对稳定的连续周期作为定义时间的条件,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周期定义为某个时间单位。数学思维方式中对时间的划分也是等价于前的,就像以秒计时的毫秒、微秒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间被定义为诸多的量化单位,天文观测时间的手段远不能满足需要,各种计时工具逐步发展起来,为了精确地计量时间,由机械钟已进步到了原子钟。正是有了精确的时间标准,也就使人们对天体运行的研究更进一步。
我们可以有条件地复制某个物体的运动过程,比较以前的过程,用于过渡的时间是不能复制的。人们对于过去事情的了解是依照若干时间后的遗存比照现代的手段所以。
经典的观察结论得出,时间使得速度的量化具有意义,与速度相关的反映周期因素的频率问题也就确定。爱因斯坦从观察到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中,以其上的时钟所发生的变化推演出相对论的时空理论,而相对论的实际意义还有待人们去继续探索。人们所说的是,相对论目前还处于尚未完全证明的假说阶段,在超越经典理论的时间概念没有被充分认识且赋予其实际意义时,现实通常的生活中仍是以经典理论的结果来做指导。
动物依照时间的太阳出没和季节性形式完成生命活动的过程,人类以更精确的时间对物质运动的某个完整过程进行认识而得到科学的结论。
人们在一个生命周期内生活,对于每一个生者来说时间是公平的,人们都有一段共享的光阴。生活中的价值取向,也就说,是做一个引领着还是追随者也在于对时间的把握为其重要的因素——你将精力浪费在何处——更何况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力量呢?
个中所反复提及了周期的问题,想见其与时间及其计量密切相关,总似“幽灵”般地出现在时间的概念中——时间单位的标定亦因周期性的因素,进而循环前行。也由于时间问题上的周期性因素,使得生命具有了动感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