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 重返知青林场


  共有141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 重返知青林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胡俊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11 积分:216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3/3/14 9:01:00
[原创] 重返知青林场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24 16:39:00 [只看该作者]

      屈指数来阔别知青林场已经33年了,那艰难的岁月,辛苦的劳动,苦涩而清贫的生活,始终使我挥之不掉。那纯朴的乡亲,夕阳下袅袅的炊烟,还有那留下青春足迹的弯弯山路,时时缭绕在我的心头。特别是那相恋的愉悦,更是磨灭不了的回忆,许许多多真诚的关怀和帮助历历在目,至今仍然难于忘怀,没有亲历过的人真的很难理解。

      元旦过后,我们相约十多位男、女知青来到曾在一起生活劳动的地方----枝江县瑶华公社崭新大队林场。

     弃车步行,踏着冬雪融化未尽的泥路,行走在连绵起伏、荆棘丛生的山岗小道。只见那熟悉的山坡田间已经增加了一行行亭亭玉立的桔树,在风中摇曳着阿娜多姿的身影,芬芳四溢,令人陶醉。置身于似曾相识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真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经过七弯八曲的坡路终于到了,昔日的知青旧址已经被一片农田所替代,唯有那片屋后山坡旁的竹林依然秀丽挺拔,青青的杆、青青的叶,生机勃勃。用于知青生活的小堰塘改造成了大堰塘,微风吹来,泛起鱼鳞似的波纹。依塘而立的槐树在岁月的流逝中已经成长为大树,光秃秃的树近乎枯萎,仿佛是知青的不辞而别给它带来了极大地伤害。但它是见证知青生活,记录纯洁友谊的凭证,我们亲昵地称它为“山渣树”。望着眼前的景色,勾引起我对33年前往事的回忆……

     1976年盛夏季节,记得8月20日那天,在一片锣鼓声和鞭炮声的喧闹中,我们二十三个知青拿着行囊,挂着大红花,蹬上了开往上山下乡集体知青点的解放牌敞篷汽车,从此开始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生涯。

崭新大队知青林场位于枝江县的西部边缘,是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以丘陵为主。它不但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极为不便,而且经济状况排全县最差,正常劳动力每天仅有约0.36元的工分值。知青点就坐落在三面都是丘陵的山坡之下,初来乍到真让人有穷山僻壤的感觉。

      林场第一任队长姓张,名永生,四十余岁,中等偏上的个子不胖也不瘦,黑黑的脸庞,透露出勤劳、健康的本色,流利的讲话和富有诗意的顺口溜很让人映象深刻,看上去在农村是一个稍有文化的庄家人,时间长了我们亲切的称呼他“生哥”。 来到林场第一天,张队长向知青介绍了林场共有田地240余亩,其中水田38亩、旱田200亩、疏菜地2亩。来年要达到年收稻谷4万斤、油料2万斤、完成种植桔子树2万珠、梨树1万珠、茶树100亩的任务。并对林场的工作作了计划和安排: “一人养猪带养鱼,二人烧火多样化,三人种菜带瓜杂,五人管林不动它,其他二十人粮棉一起抓。”

刚上任的队长满怀豪情、信心十足。可是,面对一群涉世不深的知青却制造了一期惊动整个崭新大队乃至瑶华公社的新闻。那时正直八月收获花生季节,队长安排晚餐后每人一钵水煮花生,提醒大家吃完后多喝水。当天夜晚好几个女知青因为吃花生喝水后拉肚子引起思家的情绪一起在屋里闭门而哭,哭声连成一片。第二天令人啼笑皆非的笑料传遍全大队,都知道队长是为了防止知青偷吃花生想出的点子。一连几天队长寡言少语,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是自责还是担心什么?

      今天,重返林场的第一站来到张队长家时,面前已经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年人了,依然保持着随和、热情、善言的性格。我非常善意地、玩笑般地询问:“当年安排吃花生的初衷是什么”“完全是出于好心”沉思片刻后他微笑着回答。答案是牵强的,其实知青也由当初的不可思议转变为理解,他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集体财产毫无节制的遭受损失,只是方法欠妥。

      这一年张队长推举我为林场知青团支部书记,并协助队长工作进入场委会,成了农村中的生产队干部。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伴随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我时常参加大队、公社及县知青办组织的学习、汇报及培训,回场后将传达上级有关精神等作为知青定期政治学习的内容。队长的信任、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让我有幸在广阔天地里得到锻炼,多次被评为先进知青并出席枝江县知识青年代表大会受到表彰。这些都为我走上人生正确的轨迹垫定了基础。

      光阴荏苒,大约半年后,大队党支部安排八生产队长刘大良接任林场队长工作,新任队长伴我们度过知青生涯的大部分时间,直到知青全部回城。刘队长病逝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可是他瘦高、结实的身影,让我永远难忘,他沉默少语、忠厚朴实的性格得到知青的普遍认同。比较而言,他显得特别心地善良。在我的记忆里,他一直是身体力行地勤劳耕作、为知青的各种事情尽力操劳。他曾说:“城里来的青年,没有经过劳动锻炼,要多体谅、善待”。每当一年一度的双抢季节来临,面对38亩水田的抢收、抢播任务和以知青为主的劳动力,他知道力不从心,提早与其他生产队联系采用换工和支援的形式完成双抢任务,减轻知青的劳动强度。

      在下乡插队的二年里,我不仅学会了插秧、割谷、犁田、耙田、驾牛车送粮等一般性农活,一对草头挑在肩上,一口气能走2 里山地。我也领悟的贫下中农的淳朴,尤其是队长身上所焕发出的善良的品质, 感染和影响一直贯穿我一生。回城后,从工人岗位到共青团工作、工会工作、分管工作,岗位变了,但是诚信为怀、与人为善的信念始终没有变。有人从另一个角度善意评价并提醒改变“狼心不足”的工作状态。我想,指导一生的为人座右铭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返回的路上,我的脑海里翻滚着往事,眼前浮现着今昔变化。尽管时代已发生了变迁,知青都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对上山下乡的评价和认识看法各异,贬褒不一。但是,我相信所有知青同我一样,感受到了上山下乡运动所赋予的荣誉。知识青年同贫下中农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娱乐的时光带来苦中有乐的经历是刻骨铭心。今天回想起来,任然体会到知青生活的积累是多么宝贵,它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因为经历,使我们懂得人生的价值和艰辛。因为生活磨砺,激励和鞭策我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在生命里程中不断鼓足马力。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25 8:31:00 [只看该作者]

欣然回访到林场,

当年实践荡回肠,

归来心中细思索,

收获感慨不一样。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胡俊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11 积分:216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3/3/14 9: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25 21:35: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点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千帆过
  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6300 积分:35486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28 10: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25 22:11:00 [只看该作者]

  欢迎胡俊朋友来到纪实文学,这里是知青的家,希望您在这里结识更多的朋友,找到回家的感觉。祝您在这里玩得开心,发表更多的作品。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塔松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0971 积分:55686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21 18:1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25 22:18:00 [只看该作者]

    “因为经历,使我们懂得人生的价值和艰辛。因为生活磨砺,激励和鞭策我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在生命里程中不断鼓足马力。”说得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