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我的知青生活回忆


  共有112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我的知青生活回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为无畏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475 积分:15182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3/7 19:31:00
我的知青生活回忆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2 10:18:00 [显示全部帖子]

  农场曾是我的家

(1)蛋炒饭

   要适应农村的生活,什么都要从头开始。说要适应生活什么问题最大?

   就是吃饭 , 吃了两天的大米饭,第三天开始就“招待”我们吃“黄澄澄的蛋炒饭”!中午食堂里打给我们的是玉米碴烧的饭,黄澄澄的好香啊!饭很硬,使劲嚼吧,老疙瘩咸菜汤就饭。连吃了几天,城市里来的学生们就咽不下了,吃一半撂一半,纷纷向食堂提意见。“鬼叫,鬼叫!春天,青黄不接,能有玉米饭吃就不错了,看看周围农村的老百姓,天天吃野菜糊,山芋干都没得吃!”事务长操着如皋口音向知青们解释着。“玉米饭嫌硬,咱们蒸窝窝头!”晚饭、大家就尝到了玉米粉做的窝窝头,形状像圆锥体,上面尖尖的,底里有个洞。嗨,好像要软熟些,韭菜汤下窝窝头,还行,比“蛋炒饭”容易咽下去。

   (2)大卷子

    等到麦子收割后,面粉代替玉米成了主食。食堂里就做“大卷子”供应。“大卷子'就是长条型的白馒头,方形大蒸笼有多宽,这“大卷子”就有多长,一条馒头往往有二、三斤重,切成约二两一个卖。那时我们拿的是农工工资15元一个月,吃38斤口粮。年轻人在发育头上,体力劳动消耗又大,计划着吃饭,下顿接不上上顿,老觉着饿。前几个月让玉米碴饭、窝窝头还有咸菜汤刮得肚子里没油水,看见今天晚饭有“大卷子”卖,个个争先恐后地淘出饭票,抢购!我也买了一条

约3 斤带回宿舍,到晚上9点钟,一条“大卷子”掰啊掰的都吃光啦!吃得饱饱的,“赛过活神仙!”美美的睡到凌晨5 点,突然感到饿得难受,醒了!哈哈,原来我的胃超负荷工作了一晚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为无畏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475 积分:15182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3/7 19: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2 10:22:00 [显示全部帖子]

(3)挖土吃粮

     说知青故事怎么先说的是吃呢,嗨,没出息!应该先吐吐苦水啊,知青上网一开始都是把积了几十年的怨气吐一吐、把过去受的累、怎么样要死要活的苦经历倾诉倾诉啊。想想也对,苦尽才能甜来呀。开沟挖土方是我们学习农活的第一课。

  我们是大雪天到的农场,零下10度,冰天雪地的,一开始天天打扫卫生,铲雪啊,参观连队的猪圈、牛棚、磨坊、晒场、条田。大田里的麦苗在雪里透出绿色。过了几天,雪慢慢化了。排长领来了一色的新大锹,月牙形的锹口很锋利,发给男生。还有抬泥用的箩筐、扛棒,发给女生。“今天起去开排水沟。”排长把大锹像扛枪一样扛在肩膀上,左手拿着一把木“公尺”,走在前面。我们也扛着大锹、抬着箩筐像战士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地头。

    雪虽然化了,可土还冻着,敲上去硬帮帮的。排长先给我们放样,怎么撬冻土、怎么开垄沟,怎么甩土。后来又教我们铲坡、怎么拍沟堆。分成小组,男女搭配,男生挖土,女生扛。记得一锹土挖得最大的有老知青张锡平、新知青孙煜良还是夏生荣?每锹土大概有80多斤,两锹土放进筐里,压得女生肩膀生疼,后来见了他们都避之不及。

   我们那时所干的就是农村的冬春水利建设,冬春季,年年都安排这样的挖土方工作,不开新沟就挖东沟填西沟。队里每年都把挖土方的立方米数报上去,可以有一些粮食和奖励金批下来。有时还搞全分场的水利“大会战”,那场面往往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人人竭尽全力,个个争先恐后。挖到河(沟)底时,哪怕沟底是一层薄冰,也是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赤脚跳下去、跳下去!尽管冰冷刺骨,还是坚持下去、完成任务。寒从脚起,不少知青年轻时的拼命举动,导致后来的关节炎、风湿性心藏病等疾病,受累终身。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为无畏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475 积分:15182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3/7 19: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4 10:06:00 [显示全部帖子]

谢谢穆版、闯版、龙大哥、小豆子版主、牧羊女版主,枪神大哥的关注!青春的记忆挥之不去,欲一吐为快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为无畏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475 积分:15182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3/7 19: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5 10:51:00 [显示全部帖子]

哈哈 是我的错,枪神大哥,我来我看看能不能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为无畏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475 积分:15182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3/7 19: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5 11:03:00 [显示全部帖子]

已经改过来了。枪神大哥,能抢个神回来也不错啊,年初五大家不是争着抢财神吗。祝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为无畏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475 积分:15182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3/7 19: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7 9:40: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直罗老赵在2013-4-5 15:42:00的发言:
苦不过西北插队苦,饿肚皮是经常是,吃糠咽菜不是在忆苦,那是支撑活下去的唯一,回想起那一段生活说好听点是磨练,其实是在受熬煎,意想不到的是练就了一代知青的品格。

直罗老赵朋友您好!插队知青生活的艰苦人所共知,农场知青比插队知青有一些生活上的微保障,每月有15元的工资,38斤粮票,但纪律严工作繁重,经常“大会战”、“奋战100天”等等,没完没了的任务压得人体力、精力精疲力尽,知青的痛苦向谁说?没人听、没人疼,现在可以在知青网上抒发一下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为无畏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475 积分:15182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3/7 19: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7 9:47:00 [显示全部帖子]

继续我的回忆

(4)合理密植

    为改良晴天白花花一片的盐碱地,队里已经种了几年水稻。我们去了还是“按既定方针办”,我们也从头学起种水稻。

    记得二中的高中生小沈首先参与了水稻的育种、育秧工作。插秧之前、如泡田、耕、耙、平整等一系列前道工作中,黑皮他们耕作班是最苦的,天天驾牛在水田里耕、耙,弄得浑身是泥,把一块块秧田弄得像平面镜一样,阳光下闪闪发光。

    开始插秧了,清晨天还没亮,就赤着脚,裹着用稻草绳束着腰的旧棉袄,懵懵懂懂地走在滑腻腻的田埂上,我有几次摔进了旁边的浅水沟里,一付狼狈样!我们以班为单位,起好秧,站在田埂上,把一把把秧苗远远的、匀匀地甩在水田里。然后纵向拉好秧绳,间距相等,一行一行的。排长要求我们每行横向插6棵,纵向退后插,每公尺11-12棵。半天插下来,腰都要断了的感觉,苦啊!!

    关于种田,伟大领袖有一个“八字宪法”,现在隐约记得有“水、土、肥、密、保、管、工”

这几个字。其中“密”是指“合理密植”,哈哈!我们插的秧是要受连长检查的。第一年插秧,规规矩矩,我们自己带了钢皮米尺,自己检查,每米不到规定的颗数,自己补插上。到了第二年

就运用“最高指示”,有人喊一声:"合理密植"!于是在秧田的两头约两米的距离,按照规定每米插11-12棵稻秧,连长从田埂上跨下水田,用木公尺一量,完全符合规定!而我们知道,当中检查不到,插的秧就稀了!分糵时一“封行”,就是一样的啦!

  小青年为提前完成任务,还有如拔草、除草“猫盖屎”,撒化肥、喷农药任务太多,就“撒一半,倒一半”等等不负责任偷懒的种种手法,就不在这儿一一揭秘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为无畏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475 积分:15182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3/7 19: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7 9:58:00 [显示全部帖子]

【5】  救命的液体

 我们农场的总场是在苏北射阳六垛镇,离我们连队十五里路。而我们的分场和连队却在苏北灌溉总榘北面,靠近滨海县振东镇,离我们连队约八里路。

 记得那一天是个赶集的日子,连队是放假的。小夏家里给他寄来了“炒麦粉”,他要去镇上邮电所拿包裹,我和小朱就陪着他去,顺便也去逛逛集市。振东镇上只有一条不到500米的小街。街东头有公社的办公大院、邮电所、供销社开的几家小商店,点心店里飘出诱人的炸油饼味道,因为我们没带粮票,所以尽管馋唠唠的,也无法去买。我们那时的月工资是15元,天天吃咸菜汤、韭菜汤,肚里缺油啊!

 集市在街的西头,马路两边有卖活鸡、鸡蛋的、有卖小猪崽子、各种蔬菜的,还有卖柳条筐、小农具的等等。我们看见一边有许多人围着看什么,就挤上去看,原来是舞刀弄棒卖艺的。看了好大一会,感到肚子有点饿,一看太阳已经老高了,我说:“我们快回去吧。”小夏说:“我还要去拿包裹,你们先走吧。”小朱说:“估计连里食堂要开饭了,我们就先回去,帮你把饭打好。”小夏说:“那好吧,我随后就来。”

 我和小朱快步往连队赶,大概走了有5里多路,到了吉垛桥堍,离连队还有三里路,我饿得实在走不动了,额上直冒冷汗,头里一晕,倒在了马路边。等我醒过来,感觉嘴里咸的要命,舌头舔一舔,还有点鲜。我头一抬,看见小朱和小夏看着我直笑。只见小夏手里拿着一瓶打开盖的酱油,包裹扔在地上。“你晕过去了,给你嘴里倒了些酱油,你就醒了。”我苦笑着站了起来,搭着他俩的肩膀,慢慢的走到连队里。卫生员把我扶到卫生室,给我在静脉里推了50毫升葡萄糖。小朱和小夏到食堂宿舍叫出了张“包饭”,打了三份饭,给我一份吃下去。

  一次难忘的“出洋相”,终身难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为无畏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475 积分:15182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3/7 19: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12 15:22:00 [显示全部帖子]

接19楼

(6)赶集趣事

   “赶集去!”, 在农场时,知青们最盼望每月一次的赶集啊!我们到了农场后没几天,就打听到每逢农历的每月初十,是射阳“六垛镇”、滨海“振东镇”的赶集日,知道是当地农民交换农副产品的日子!六垛镇是我们总场的所在地,而振东镇则靠近我们分场连队。欣喜的是每逢赶集日生产队是放假的!

  第一次我们赶的是“六垛集”,离生产队十多里地,步行去才一个多小时。那天,农场各个生产队的男女知青穿着城里带来的、比农村人略微光鲜的“出客衣裳”,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大路上。不少男知青穿的从里往外翻的红红绿绿的“大翻领”,大身胚们,故意挺胸摆臂,“手臂36(公分)”,“小蛮子”的张扬,特别引起农村人的注目。“小蛮子,喜打架、会打架,咱们躲着点。”年轻的农村人在一旁告戒同伴。

     我们几个同学上午8点半左右跟着人流走到了集市。原来集市就在长途车经过的小镇街上,一条大概500米长的街,两旁大部分都是草顶平房,靠南街头有几间清水砖墙的瓦房,大概是镇机关的办公用房。街很窄,站在街边,一个健壮男人一泡劲尿可以尿到路中央。两旁摆满了农民待出售的鸡鸭

鱼肉、玉米大豆山芋干。当地农民把赤豆叫作“红小豆”、葵花籽叫着“挖葵”、老母鸡叫作“老鸣枝”。苏北话不像盐城话那么能够听得懂,把“对不对”说成“逗不逗”,如果是“很对”就说成“独逗!”,把西药片唤作“丸子”等等,令我们这些个小蛮子发笑。后来才知道这里是属于苏北话中的“阜宁”方言,射阳、滨海、阜宁县均讲这种方言。

       

 

 

  赶集的事还没说完呢!

  到农场后赶第一个集,我们几个人看到街边有一家卖肉包子的小店,很多知青都拥在那里买包子。下乡半个月来,肚里油水已刮光啦,见到有肉包子买我们也 挤上去。大家都把拿着粮票、钞票的手极力伸前去,争先恐后地要买包子。店里的售货员突然喊起来“五笼包子都没了,只收到一点粮票和钱,小蛮子偷包子!”她发现有人没付钱、粮票就拿了包子从咯吱窝向后传包子。她看到满大街人都在吃包子,“不卖了,不卖了!”几个售货员急忙把蒸笼收进去,还脸红耳赤地用听不懂的当地方言骂知青。

     将近上午10点时候,发现街上乱哄哄的,原来是一帮男知青追着另一帮男知青大打出手,有人已经“头开花”,满面流血!精力旺盛的年轻的“红卫兵”在城市里打惯了群架,到了无人管束的农场,还是帮派林立,串来串去的找人打架!各个学校都有喜欢打架的“大身胚”,带着一帮小兄弟寻衅滋事,好像梁山好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为无畏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475 积分:15182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3/7 19: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14 9:45: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闯北走南在2013-4-12 21:46:00的发言:
      我们在山西时是到县城买东西,闲逛荡,没有集日。后来回老家重庆,去我表妹插队的地方,跟着她赶了一回集。像楼主写的这些事,在那也都看到过。读来好亲切。

谢谢闯版,那时物质匮乏,在集市上可以买到一些不用粮票、商品劵的东西,也可以凑个热闹,包括“集市私会情人”、“朋友见面”、“找仇家打架”,嘿嘿,哈哈!


 回到顶部
总数 12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