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三晋大地 → [原创]我们在第二故乡(2013)


  共有947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我们在第二故乡(2013)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永远的柳遥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98 积分:654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1 18: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6 11:30:00 [显示全部帖子]

 

 

      非常非常的感谢我的曾经同甘共苦熬过艰难岁月的文超,开了我们在第二故乡这个帖子,非常

感谢众位乡亲们跟帖,观看。本来,我应当开这个帖子,因为回访的是我插队的村庄。在那里,度过了我的一段终生难忘的青春。

     

      刘窑,最平常的山西雁北阳高县王官屯乡的一个小山村,几十年来,令我魂牵梦绕,不能忘怀

。我已经老了,旧日情景,时常浮现眼前`,惦念那里的乡亲们。

      那个年代,那个山村,我们没有风花雪月,没有罗曼蒂克。我想,天蓝同学的一段叙述,最准

确代表当年我的感受,我的生活。

-----------------------------------------------
天蓝,
 

      在那个穷山区里,我们用我们的青春,谱写着青春的记忆。我们努力适应着那里非常艰苦的环

境,我们坚韧的活着,用我们的年轻的生命,煎熬着插队的每个日日夜夜。漫长的苦日子不知

到底有多远,遥遥期望、无边无际.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在那里,混过一天、一天、又一天,真不知何时是个头。
-----------------------------------------------

      是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们,接纳我们善待我们,是当年的村干部,待我们如亲人。在此,我表

示最真诚的感谢。我祝愿乡亲们能过上更富裕的日子。

      这里,只是说刘窑这个村,不代表其他任何村庄任何地方,也不代表任何人,仅仅是我个人的

感受。

      自从见到乡亲们,时至今日,我一直感觉心情很沉重,因此迟迟未向大家介绍回访第二故乡见

闻。

      以下发表的照片,未署名的均属文超拍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永远的柳遥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98 积分:654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1 18: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6 11:55:00 [显示全部帖子]

 

 

      非常非常的感谢我的曾经同甘共苦熬过艰难岁月的文超,开了我们在第二故乡这个帖子,非常感谢众位乡亲们跟帖,观看。本来,我应当开这个帖子,因为回访的是我插队的村庄。在那里,度过了我的一段终生难忘的青春。

 

      刘窑,最平常的山西雁北阳高县王官屯乡的一个小山村,几十年来,令我魂牵梦绕,不能忘怀。我已经老了,旧日情景,时常浮现眼前`,惦念那里的乡亲们。

 

      那个年代,那个山村,我们没有风花雪月,没有罗曼蒂克。我想,天蓝同学的一段叙述,最准确代表当年我的感受,我的生活。

 

 

天蓝

      在那个穷山区里,我们用我们的青春,谱写着青春的记忆。我们努力适应着那里非常艰苦的环境,我们坚韧的活着,用我们的年轻的生命,煎熬着插队的每个日日夜夜。漫长的苦日子不知到底有多远,遥遥期望、无边无际.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在那里,混过一天、一天、又一天,真不知何时是个头。

 

 

 

      是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们,接纳我们善待我们,是当年的村干部,待我们如亲人。 在此,我表示最真诚的感谢。我祝愿乡亲们能过上更富裕的日子。
 

      这里,只是说刘窑这个村,不代表其他任何村庄任何地方,也不代表任何人,仅仅是我个人的感受。

 

      自从见到乡亲们,时至今日,我一直感觉心情很沉重,因此迟迟未向大家介绍回访第二故乡见闻。抱歉。

 

      以后发表的照片,未署名的均属文超拍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永远的柳遥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98 积分:654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1 18: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9 23:50:00 [显示全部帖子]

 

      我想,小小的山村--刘窑,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有比较多的照片披露于众。公之于世。

 

 

      因为她太不起眼了。在王官屯镇,她是最小的自然村,在阳高县,很多人不知道。

 

 

      她,没有出过知名人士,没有发生过重大事件,没有著名历史文化遗迹,没有四下闻名的土特产。她只有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只有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只有吃苦耐劳的农民兄弟,只有憨厚淳朴的民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永远的柳遥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98 积分:654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1 18: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0 0:47:00 [显示全部帖子]

 

 

      文超的照片,不认识道了

 

 

      几十年沧桑变幻,不敢确定走的路对不对,问了几个本地人,居然也不知道。恰好这个老乡是刘窑村的,热情指引道路,古人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真是这样的。

 

 

      文超的照片,向山根驶去

 

 

      照片中是条水泥路,很窄,能过一辆车。是政府近年修的,政府做了一件大好事。过去是沙土碎石,马车碾压,坑坑洼洼的,自然形成的土路,很松软的。 当年,我们--13个北京知识青年,沿这条土路,深一脚浅一脚,来到刘窑插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永远的柳遥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98 积分:654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1 18: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0 1:06:00 [显示全部帖子]

 

 

      照片中的杨树是阳高县特产,歪脖的杨树。一般向西南倾斜。本地冬春秋刮强烈的西北风,五六级家常便饭,所以杨树长歪了。当年,杨树都只留树头,树枝被乡亲们剪砍,烧柴喂猪。现在绿化环保做的较好,杨树中下部位有树枝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永远的柳遥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98 积分:654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1 18: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1 8:09:00 [显示全部帖子]

 

 

              文超的照片,当年与我们一同干活的后生们的后代

 

 

      进入刘窑村口,我感觉是在原贫协副主席王斌家附近。王斌儿子王先成是我好朋友。我想去看望王先成。前面有一年轻后生,我过去问路。恰巧,他就是王先成儿子。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4-王官屯乡 刘窑村-007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文超摄影

 

 

      后生穿着与我们无异,言谈举止得当,很精干,看样子时常在城市往来。他很热情,说,听他爸爸说过我的名字,是知青,并马上手机联系在外打工的王先成。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4-王官屯乡 刘窑村-02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文超摄影

 

 

      40年,王先成乡音不改,他亲切邀请我们多住几天,因行程所限,我们电话中依依相别。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永远的柳遥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98 积分:654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1 18: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2 20:33: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天蓝在2013-5-22 7:31:00的发言:
       那一定是翻修了,位置不错就行了。

 

 

      天蓝说得对。位置没错,整体依旧,但有变化,回京后,我认真研究了照片,才找出因由。

 

 

*****************************************

 

 

文超的照片,到了知青房但柳遥不认识了......

 

 

      照片中左面有烟筒的高一些的那间房,是后来增建的。矮一些的那排房是原来的大队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永远的柳遥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98 积分:654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1 18: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2 22:56:00 [显示全部帖子]

 

      墨阑

      这么说左边的是新盖的,右面的是原来的大队部——知青房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7695.jpg:

 

 

      注意,永远的柳遥的照片看的比较明确,照片中右侧新盖了一堵墙,墙的右侧有一电线杆。

 

 

      而电线杆的右侧还有两间房,是与大队部房连在一起的。只不过被墙挡住,看不到。

 

 

      当年的大队部包括照片中的房子和被墙遮住视线的两间房,这些房连成一排。

 

 

 

      因此在村里,第一次我领路走到这,感到困惑,不敢确认。转出去,找个老乡问讯,仍然是这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永远的柳遥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98 积分:654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1 18: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3 0:07:00 [显示全部帖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4-王官屯乡 刘窑村-08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文超摄影

 

 

      这照片准确再现当年大队部原貌。

 

 

      最左面有门的那间房,是大队值班室,内有手摇电话机,一位有残疾的老乡值班,随时传达上级指示。

 

 

      中间那扇门,是5间房大的一间房,大队的全部财产存放其中,主要是种子,口粮,农机具,杂物等。

 

 

      墙的右侧,还有3间房,大队腾出来,给北京知识青年住。右数第一间第二间住女8中5位女同学。右数第3间住35中6位男同学。还有2位女同学住老乡家。

 

 

      直到离开村子,我仍在想,怎么不像我住过的样子。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知青们住过的房子被墙挡住了。

 

 

      当年,大队部前是一片空场,是村庄的中心。每天请早,队长敲击挂在树上的一段钢轨,招呼集合,分配活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永远的柳遥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98 积分:654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1 18: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3 0:29:00 [显示全部帖子]

 

 

      当年,大队部是村里唯一的砖房。

 

 

     大队干部们决定将大队部给北京知识青住,表达了执行上级指示的决心,体现了对知青的关心,包含了农民们的智慧。

 

 

     大队干部们对我们很好,但他们坚定地认为,北京知识青年一定要走的,所以用知青的

建房款盖了一排砖结构的仓库。我个人认为,

大队干部们这个决定,是极其正确的,因为大

队太穷了,没有钱盖非常需要的仓库。

 


 回到顶部
总数 28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