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工作站 栏活动与交流 → 特写:百年知青角


  共有522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特写:百年知青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31 21:01:00 [显示全部帖子]

    唉!树老根多,人老罗嗦。回回你都这德行,一论开喽,就洋洋洒洒、林林总总、磨磨唧唧、罗罗嗦嗦。你这字儿还小,透着眼巴神儿得好。不过,咱知青神精还就该有这条:有屁就放有益健康;没屁硬挤伤害身体。

    “百年知青角”?你又创新!呵呵,发散式思维、联想性创意、创新型论述,俺们知青要总这德行,只要咱们的知青角也能够不断创新,还真就没准儿能延续个百年。咱知青英魂不散,就跟天坛公园那儿死磕啦!啥时候那儿祭天祭地的,也把咱给捎上咧!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19 15:51: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海喜在2013-4-19 12:56:00的发言:

 

如果有私人成见像越江一样,骂一顿也行啊!

   苍天啊!大地啊!俺冤枉啊!俺可没骂人呀!

   成年私人都会有成见,何况咱都老成年人了哈。记得俺倒是跟静春扯过,俺觉着咱知青一千个人一万个心眼子,玩的不是一路,就各玩各的也挺好的。但自己玩时候注意,别不留神伤着哥们儿弟兄。咱知青这辈子受了那么大的苦,遭了那么大的罪,熬持到今天不容易,都是这么一路走过来,谁都特珍惜这缘分和情分。

   静春的这篇《百年知青角》贴,俺觉得的确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看出他对我们老知青人那一往情深的心思在字里行间流淌,对知青人美好未来充满希冀憧憬,是对知青活动事业、对知青角这群众联谊形式的赞美讴歌。虽然也有言辞激动的地方,但并没有再出现那横眉立目、剑拔弩张死磕大当家二当家的情况呀。所以看过,就急着跟了贴。

   中知网是我们老知青人自己的精神家园,她之所以会凝聚起千万知青人的心,就是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土地。这块土地博大、深厚,充满着爱,这里不会有官场尔虞我诈的较量,不会有职场追名逐利的争斗,这里摒弃一切世俗功利的欲望。她能够容纳所有的知青,能吸引所有对知青有感情的朋友。知青们来到这里感情交融,身心会健康,精神会升华,能够得到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今儿遇上了这么档子事儿,俺跟了静春贴,可这主贴却看不到了,这把一帮众人都给晾了,俺心里也怪不是滋味儿。俺原本是爱较真的主儿,现在老了没劲儿了。又想起还是那句常言说得好啊:要想乐呵,就得凑合。删就删吧。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5 8:55: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静春在2013-3-31 20:41:00的发言:......
   还有,在于他们的那种贴近劳动人民的感情,我就亲眼见过,当城管抄摊,一个妇女坐在散落了一地的水果泣不成声时,更可怜的是委在她身边的不满五六岁的孩子嚎啕大哭时,一人高声问:“你们这里谁是头儿?”一个城管人员走到他跟前说“我是”他对那个城管说,“踹了人家摊,抄走三轮,这算是文明执法吗”那个城管人员说,“你是谁?”那个人说,“父亲”,城管人员不解,竟说,“你是我爸爸?你敢骂我。”,那个人笑着说,“怪不得你连‘父亲’都不知道,就这水平,怎么能严格执法。”,当时,静春在场,当他一说“父亲”,我马上想到了罗中立的那副轰动全国的油画:“父亲”,那个显然是比我们要年轻一些的城管人员这时还说,“你可别捣乱,破坏我们执行公务。”那个人说,“连邓小平都说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你呢,敢说你是中国人民的爷爷?”这时,围观的群众已经开始起哄,于是,城管准备撤出“人民群众”的包围圈,那个人对扬长而去的城管队员说,“小子,我是好心好意告诉你,这娘儿俩不过是个弱者,碰上火气壮的小伙子,给你一下,你就知道什么叫‘玩命’”了。“然后,他掏出十元钱塞给了那个仍席地而哭的妇女,叹口气说,“当年我们上山下乡说是革命,其实就是为了吃饭,现在,你们来到城里,出个摊,也是为了吃饭。”说完,他走了,我只能望着他的背影,准确些说,望着一个曾经同我一样有过上山下乡插队经历的知青人。
   现在,似乎好多了,因为城管在与小贩的猫捉老鼠游戏中,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血的教训。所以便有所缓和。有人说,这是城管的进步,也有人说,这是小贩的斗争。但我认为,倘若城管与小贩能和谐,这说明了社会的进步。

呵呵,再看看这段儿,就会清楚出了什么事儿。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