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她:“这是什么地方?”她说:“这里叫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余华新作《第七天》的结尾。
七个故事 直击社会现实
医疗、拆迁、买墓地、弃婴……《第七天》里,余华通过亡灵的游荡,串起了七个故事。
“ 在《第七天》里,有个警察在扫黄打非的时候,踢坏了一个人的睾丸,后来那个人冲进大楼把那个警察杀死了,”洪治纲说,“这显然有真实新闻事件的影子。”
“因为没法火葬,这些灵魂都在游荡,有的有肉体,有的只剩骨骼,这些亡灵碰到了一起,把故事都带出来。”这是洪治纲对《第七天》故事结构的概括。
“我对他说,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这是《第七天》的结尾。
洪治纲说,余华的这个结尾,带有寓言性质,“人人死而平等,是小说的核心。”
前天,余华在微博上说:这部小说借助《旧约·创世记》开篇的方式,讲述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
“《第七天》体现了余华对现实的焦虑和绝望,他对现实中的欲望、混乱、不公平和弱肉强食的极度愤怒。”洪治纲认为,余华采用了“用死者来观看生者”回避了正面叙述的尖锐性。
“比如,鼠妹死了以后,没钱买墓地,她的男朋友就卖肾给她买了一块墓地。”洪治纲说,这样的小故事,无奈却温暖,就像《活着》一样,充满悲悯和无助。“但你能感受到,他们的生活虽然很卑微,但内心充满温情,这让《第七天》非常感人。”
饥饿营销 赚足眼球
“这次《第七天》严禁电子版流传出来。所以我们都不知道内容,在正式上架之前,只有五个人看过书稿。”余华的圈内好友说。
《第七天》作为可以载入出版史册的中国Kindle版第一书,余华创造了亚马逊的一个历史,成为第一位得到电子版图书销售预付金的作家。
昨天23点,新浪微博上,关于《第七天》的微博已经有六万多条。
有迫不及待看完《第七天》的读者说,“一口气读完三分之二,感觉余华用了七年时间构思的这部小说,把眼前的这个社会扒得连内裤都不剩了。”
“作品延续了余华的荒诞写实主义风格,但是这次让人欲哭无泪,他写的故事不再是在遥远平行空间里发生。情节如此真实,谢谢余华让我们清醒。”读完小说的网友感慨。
摘自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