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分享]毕业作品:前进,达瓦里希


  共有75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分享]毕业作品:前进,达瓦里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常看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01 积分:78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4/29 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6/29 8:00:00 [显示全部帖子]

观察者网   俄网友评《前进,达瓦里希》:不知怎么,流泪了

近日在国内网络上蹿红的动画《前进,达瓦里希》被上传到了俄罗斯著名视频网站oper.ru上,迅速引起俄网民热议。热情的网民1天内刷了200楼评论,甚至超过了一些热映大片的评论数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前进,达瓦里希》的作者王一琳是北京电影学院2013级毕业生,这部动画短片是她的毕业设计。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短片讲述的是一个“就是一个女孩走着走着,后来她死了”的故事,但是由于在剧中运用了大量的苏联文化元素,许多细节也勾起了中国观众的回忆,因此在国内网络上引起热议。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俄罗斯网友热烈评论《前进,达瓦里希》


  昨天,这部动画短片被转帖到了俄罗斯的著名视频网站OPER.RU,顿时引来大量俄罗斯网友的追捧。他们留下的评论数量甚至超过了同一网站上对《云图》等美国大片的评论数量。

 

  对该影片的第一条评论称:“看着就很邪恶,不想看了。”
  随即有网友回应:“不要在你没有看之前妄下评论。我看哭了,有种失去亲人的哀伤,这是如此……26年了,我第一次为她流泪。”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俄网友评论:“我看哭了,有种失去亲人的悲伤,这是如此……26年了,我第一次为她流泪”

  下面多位网友引用他的回复:“这是如此……”作为自己的评论。
  一位网友对片中的一句台词感慨道:“25年来,我们一直没能说出‘他们背叛了我们’,甚至都故意忘记了生活在苏联的那些岁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5年来,我们一直没能说出‘他们背叛了我们’,甚至都故意忘记了生活在苏联的那些岁月。”

  而另一位网友则认为影片隐喻了苏联历史,他这样解读:
  小女孩——天真,诚实,善良,人民的象征。 妈妈(教师)——精英(统治者)管理人民。弗拉基米尔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小鸟菲利克斯——菲利克斯.捷尔任斯基。贝利亚鸭,还有托洛茨基。
  女孩在建造的房子,弗拉基米尔猫在底部,菲利克斯在上面,更高的地方是贝利亚,自己则在最高处。
  ——就是说,人民在列宁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在捷尔任斯基(契卡)和贝利亚(NKVD)指导下建设国家(社会),而处于最高处的则是人民的利益。
  没看懂贝利亚行为的作用。它偷窃了屋顶并试图藏起来,为了什么?想当国家元首?
  小女孩搬到了新家。 菲利克斯猫奄奄一息,托洛斯基不见了。 其他的动物被送到了屠宰场。妈妈给了女孩新的玩具(外国的)来取代旧的。
  ——赫鲁晓夫改革,精英们用西方的理念和价值观替换掉了人民的思想。(原文如此)
  母亲在热衷于挑选新的洗发香波,并没有去看戈尔巴乔夫的关于苏联解体的新闻。女孩意识到她被背叛了然后跑到了大街上。大爆炸。
  ——精英背叛了人民,国家解体了。
  女孩看到了国家的过去,哭了。读出了给后人的指示:“前进,同志”。
  ——这看起来是在呼吁中国的同志们,我相信对我们来说也一样:妈妈说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支持我们的建设,但并不能否认它的伟大。我们的战士,神圣的信仰,永远都不会磨灭,它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
  有另一位网友回复道:虽然画风简单,但是内容深刻。包含有大量的典故。是啊。lao mi——老咪——弗拉基米尔(列宁)。时下少见的能让人感动的画面——视觉上重叠后。然后你就可以看到……关于那些贪得无厌的人的真相。我喜欢她用中文读音读“达瓦里希”,不知怎么,流泪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位网友发表长篇大论对影片中各种隐喻进行解读


  也有俄罗斯网民称:真是个好动画,我喜欢里面贝利鸭偷社会主义屋顶,没想到中国网友这么熟悉苏联历史。

 

  这段发言也引起许多网友的回复,其中一条回复说:是啊,偷了屋顶从小女孩身边跑开那一段超可爱,不过没想到中国同志是这样看待贝利亚的。不过最后小女孩留下的最后一块积木却是贝利亚藏起来的。这是在隐喻什么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关于影片中可爱的“贝利鸭”的评论

  也有关心中俄关系的网友表示:一直担心有一天中国人成为敌人,抢走我们的土地。但是看了这部影片,才意识到我们还是心意相通的,他们正在等着我们停止愚蠢的行为,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等等,然后我们可以一起发展和进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他们正在等着我们停止愚蠢的行为,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等等,然后我们可以一起发展和进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常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01 积分:78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4/29 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6/29 8:05:00 [显示全部帖子]

该片已经迅速登上百度词条!

 

 

解读转自桔子树小窝。


老咪就是列宁。
费利克斯的全名是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是当时的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主席,这个组织就是后世克格勃的前身。
贝利亚全名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是斯大林大清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
我,代表无产阶级工农联盟,即广大贫苦的社会底层人民。
“我们的家不是这些低矮的平房,有好高好高”,这是一个明显的隐喻代表现在要讨论的家园是精神上的。
第一层住着列宁,第二层是费利克斯,第三层贝利亚,第四层是我;代表着共产主义信仰为基石,两个契卡主席保驾护航,再上面住着人民。
但契卡这个组织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它保护了革命,另一方面,它在清洗中杀害了许多无辜者。
所以作者用了两个契卡主席来代表她对这个组织的两分看法,一个是“钢铁的费利克斯”,一个是“斯大林的贝利亚”。
动画里的贝利亚因为偷走了社会主义家园的屋顶被审判,代表着历史上的贝利亚因为叛国罪被枪决,


妈妈代表了苏共高层,即“伟大社会主义的园丁”。
在这个动画里妈妈的脸从未出现,代表苏共的权贵们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然而,是妈妈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支持我们的建设,但并不能否认它的伟大,我们的战士,神圣的信仰,永远都不会磨灭,他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
“我”相信了妈妈话,以此为信仰,为之奋斗,建设。


搬家代表着苏联解体,那场由苏共高层权贵们主导的,完全无视平民意愿的(有70%以上的前苏人民投票支持保留苏联)社会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妈妈卖掉了书(思想与科学),卖掉了费利克斯们(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一头冲向了另一条道路。
妈妈说,我们终于可以离开平房,搬到“好高好高”的大楼上去,但这已经不是“我”最初期待并建设的那一个。
在新的大楼里,电梯一直往下,代表着苏联解体初期,俄罗斯经济如坠落般的崩溃。
“我”问妈妈:大楼会不会被美国人炸掉。是指当时叶利钦为了提振经济引入的“休克疗法”,这是个美国人创建的理论,在整个疗法的过程中也需要美国给出大笔的援助。
于是“我”很担心,俄罗斯经济会不会被美国炸掉。
但妈妈揍了“我”一下,不许“我”再说。


苏联解体后的“休克疗法”造成了卢布的恶性通胀,大量民间财富一夜蒸发,中、底层平民家贫如洗,生活水平迅速恶化。
所以,“大楼”还是被美国炸掉了。


光鲜夺目的美国卡通玩具代替了旧积木,代表着享乐主义代替了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热血情怀。
电视里苏联要解体的新闻被静音,妈妈在兴奋地讨论着美国的化妆品;代表着人民已经听不到真实的声音,苏共曾经的高层权贵们热衷于用美式“化妆品”来掩饰自己的执政失败。
直到此时,“我”才终于醒悟:“妈妈背叛了我们,他们都背叛了我们!”


“我”往回跑,看着曾经的家园(信仰)被炸得粉碎,然而在火光中,“我”看到了曾经的战士们,我们的同志,“我”又拿回了决战的最高指示:前进,达瓦里希。
即使妈妈背叛了我们,“我”也要用自己的力量保卫“积木”。


[span]

这个动画拍得不复杂,稍微了解一些苏联历史和共产主义理论的人都能看出背后的隐喻。
只是在当下的中国,这样的人恐怕已然不多。
共产主义理论虽然有他不成熟的地方,但不可否认他的伟大。

共产主义理论兴起的时代与现在这个社会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那个年月里,是他旗帜鲜明地站在工农那一边,站在社会最底层最受压迫的那些人身边。现代人津津乐道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这些理念当年都是共产主义理论的一部分,你现在看到的世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号称哪种意识形态,都是被共产主义理论深刻影响后的世界。

没有共产主义,就没有亚非拉的民族解放热潮,没有劳工阶层的兴起,没有工会组织,没有8小时工作制,没有全民福利计划……

目前,日共是日本第四大党,法共是法国国会第四大党,西方政治圈所谓的左翼政党,多半与共产主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共产主义不是苏联的,也不是中国的,这是一种理论,虽然相对小众,但仍然通行全球。

共产主义的理论与理想跟这个地球上的共产党派们曾经犯过的错,是两码事。

人有可能犯错误,也有可能背叛理想,但信仰不灭。

[span]
其次,很多人想到共产党,就想到肃反,好像这是共产党的特色,但其实在那个年代的很多政党都有过类似的内部清洗行为,远得不说,说近的。1927年国民党清党,杀得血流成河,据说杀掉三万共产党,三十万国民党。

[span]
所谓肃反、整风,只是把一些老词改头换面了一下罢了。我再翻译回去大家就懂了:党同伐异,排除异己。这与意识形态无关,实为人类千年劣根。

[span]
最后感谢王一琳同学的出色作品,唯愿我们的战士,神圣的信仰,永远都不会磨灭。即使“妈妈”背叛了我们,我们仍然捍卫自己的信仰。

P.S.
1、妈妈提前下班代表着当时80年代末的的苏共高层已经开始偷懒,不干正事了。
2、贝利亚藏起来的那块积木莫非就是至今都把苏共 党员证放在抽屉里的著名无党派人士——普京大帝?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常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01 积分:78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4/29 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6/30 8:08: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吴为在2013-6-29 13:41:00的发言:
谢谢常看同学的帖子……

 

 

看到您喜欢,我很荣幸。

看来我忘记谢谢楼主了,他这篇好贴让我忙活了一阵子,自己学,转给其他网站共享,真是不亦乐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常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01 积分:78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4/29 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7/1 8:42:00 [显示全部帖子]


1930年,26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

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生活杂感》,两题任选,而臧克家却把两题都做了。


 

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这独具异彩的三句话“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咏诵再三拍案叫绝,破例给了他98分的高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常看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01 积分:78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4/29 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7/12 16:53:00 [显示全部帖子]

今天的中国已经恢复力量可以重新“怀旧”,而且是怀理想主义的旧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