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路通过实践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的,上面在逐步的解决这个新产生的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比这些人留在城市里的问题小,无序的管理与青年们产生了强烈的对抗,违法乱纪损坏了青年的正常生活,更有甚者借机侮辱女知青,引起知青们强烈的不满,所以有了招工等等的离开农村的机会,以解决存在的问题。知青们就是通过招工等形式离开了养活不了他们的农村,结束了上山下乡的生活。
下乡的知青被分配了工作,但工作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坏的差别,最差的可能就是分到煤矿的同学了,我的一个小哥们就分在了铜川煤矿,当了井下采煤工,我去那里看他时,见到的景象令我目瞪口呆,其住处简直就是“窝”,其工作环境堪比看电影里的就煤一不同的就是他们头上顶着的矿灯不再是煤油灯了,条件之差不可想象,不过伙食相对还是不错的,可那是玩命的差事啊,工资也比一般的单位里高了一些,可是那里的苦我看比起穷困的山村还要冷酷,我当时不懂煤矿的安全方面的知识,但看到的表象足以使我震惊,我的小兄弟在煤矿里成了家,还好他没为那乌黑的金子贡献他的生命,他娶了个不错的村姑做他的媳妇,后来他不在下井了,去了兰州。他是个回民,兰州是他的故乡,再后来我们就失去了联系。
老大分在县办的企业里,工资相对的是最低的单位,这些县办企业是一窝蜂办起来的,技术含量都是很低的,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都是当地政府在工业学大庆的号召下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所接下的果,其中也包含一批地区级的企业,这些企业里大量的安置了知识青年包括当地的知识青年和一些农村的青年,差不多每个县都有了自己的煤矿,自己的水泥厂,电厂等等的基础产业,反正是国家拨来的资金,知青就成了这里的主力军,同样挣着微薄的工资,过着有了基本保证的生活好歹也是又吃上了商品粮当时的我也是看着不少的好朋友们挣着固定的工资而羡慕得不得了,他们总算是脱离了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不在往小本本上计那只值一两毛钱的工分了,更不用操心来年的口粮够不够吃了,在这一阶段知青们的生活逐渐的稳定了,这时是知青们谈情说爱的高潮期了,不少知青的姻缘就是在此时由月老牵线而建立了家庭,她们同样是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中寻找安慰而结合,在当时供给十分匮乏的年代,成家也就是二人把铺盖合在一处的举动。有了小孩也都是送回了家交给了年迈的父母,这些分在县办企业里的知青过着枯燥简朴的生活,不过大家在一起还是有着不少的欢乐和友谊的,基本上没有脱离插队时的模式,虽然有了小家,但他们还是常常的找个借口欢聚在一起,弄上几瓶小酒,炒上几个小菜,哥几个推杯换盏,俗话说:酒越喝越厚,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至今也被他们延续着,就和部队战友一样深厚而牢固,发小,插友是同等的至交。我的大多数插友们就是在县办的企业里工作,她们的大多数如今已经都回到了北京,他们所在的企业大多数已荡然无存了,早早的就被历史所抛弃了,就和我插队是住的土窑一样,荒芜了,破败了,塌掉了,只留下一点点的痕迹了,这点痕迹只有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才能在杂乱中找到一点点痕迹,他们会留恋的指着某一块石头或大树喃喃的说起过去的某一件令他无法忘怀的事情,他们在企业里有的已经当了领导,有了不错的工作环境和小家,但是当他们为了回到北京这个家时,他们必须放弃他们用辛苦所换来的成就,一切将会从零开始,他们离开为之奋斗的企业时都会黯然泪下,他们的青春除了留在农村的都献给了这些没有发展县办企业,他们远远的落后了,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的一些同学们他们风风光光的分在了所谓的大厂,分在了国企里面,他们的条件转眼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国有企业里当上了技术工人,住进了条件相当好的集体宿舍,拿着不错的工资,当时简直就像进了蜜罐里一样,什么陕汽,华山机械厂,西北机械厂,临潼缝纫机厂,还有令人羡慕的铁路局,简直都是一流的单位,他们通过学徒都当上了名符其实的产业工人,漂亮的工装穿在身上各个神气十足,我到他们那里去做客时,他们都十分的关心我的分配情况,他们尽可能的招待了我,但是由于我依旧是个农民与他们存在这明显的差距,我有些自惭形秽,我就像进城的农民一样,背着二斤木耳,五斤核桃,十斤大米,一二斤的辣椒面我看望这些我当年的插友们,巨大的落差虽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情义,但我的自卑还是压在我的心头,小住几天,小酌几杯,我还是会很快的回到我的窝中,回来后我也是十分的想往那有保证的生活,想到朋友们都有了一技之长,都有了安乐的家,我依旧是孤独的在接受着再教育,这些分在大单位里的同学们暂时过着无忧无虑的好生活,在所有的知青中,他们是最幸运的了,插队时她们不是出类拔萃的,大多数是中等默默无闻的,可是命运却眷顾了她们,让他们获得最好的工作机会,她们中的一些人通过努力,不断的进修和学习,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不同程度的取得了成功,有的学业有成,有的晋级高升,她们中的一批人中不少的事博得了业绩和成功,他们的环境促进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他们也会扎住实际而奋力向前的,她们有的成了大学里的讲师,医院里的主任医师,学科里的佼佼者等等,他们凭着努力换到了更好的工作环境,这就是他们与县办企业的最大差别,他们的面前展开了一条条通往成功的路,而县办企业的面前是一块路牌:此路不通。
西北高原上有着一批风光得很的司机,那就是延安运输公司里的北京知青司机,有了他们,知青的生活环境有了不小的提高,在那交通不便的西北高原上交通是第一要素,我就得益于他们的帮助,出行的便利是我不必再开动我的两条腿,搭顺车是我后来生活中的常事了,就连烧的煤也是有朋友在路过时慷慨的给我卸下不少,我的生活就此也有了本质的改观,
知青们的分配改变了所有知青的生活,包括我们没有走出农村的同学。这些就是我对知青户逐渐解体时的记忆。我呢?则是坚持到了最后,全公社的知青都分配了,我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辗转的办理了病退,回京后的日子我将另写一篇小文回忆那段苦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