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南街村隆重举行纪念毛主席逝世37周年活动(图)


  共有157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南街村隆重举行纪念毛主席逝世37周年活动(图)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0/21 9:27: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二黑在2013-10-20 14:34:00的发言:

实行社会主义所有制,才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切实保障!

推行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抽掉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挂羊头卖狗肉,使私有制大行其道,变社会主义社会为资本主义社会。

这难道不是“颠覆性错误”?

这个说法是不是武断了一些?

所有制的变革是相当复杂的。尤其是需要依靠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市场经济在目前应该是必要的,是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不能说它是“颠覆性错误”。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0/22 10:00: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我的看法:小岗村模式绝对是你说的只是暂时救急的模式!这一点问题没有!但它又是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条件下最为应用普遍的模式,这也是事实。原因我觉得还是农村里大多数人们的实际决定的。主要应该还是思想认识实际、特别是村官们的管理水平和素质实际什么的。慢慢的这种情况早晚会变革。但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又不是那么容易出现质变的。

我记得当年我作过一个分析:目前的农业劳动大多还是个体手工劳动的状态。其个体劳动质量直接决定农业生产水平和质量,正是因此,才有了从“记工分”式的集体劳动记录为依据的分配方式转入“个人承包”制的客观需求(直接以个人利益与生产结果间挂钩,以刺激生产效果的提高)。现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农业生产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从全国看,好像还没有达到整体的质变阶段,所以进一步的改革目前主要还是渐进的形式,没有形成排山倒海的大变革趋势呢。

一点浅见!请指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0/23 9:14:00 [显示全部帖子]

当年的农业合作化,如果到了高级社就停止一下,可能会更好些。这是我个人的一步点见解了。

小岗模式成为大多数地方使用模式,应该说也有它一定的必然性吧?人特别是各级干部们的水平在那儿呢,想飞跃也难。这其实还是个生产力水平为基础形成的历史现状。不仅仅是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