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咏京口金山寺
青峰耸峙水天间,
只见伽蓝不见山。(1)
北望维扬淮左路,
南衔铁瓮海门关。
中泠泉冷每洇月,(2)
法海洞深长悔顽。(3)
佛印妙招嘲二字,
东坡一屁驾舟还。(4)
(1)镇江金山江天禅寺抱山而建,焦山定慧寺建于山腹,故有“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之说。
(2)金山中泠泉原为江中之泉,故名“中泠”,御赐“天下第一泉”。
(3)《白蛇传》传说中白娘子“水漫金山寺”致法海和尚躲于金山法海洞中苦修。
(4)宋朝苏轼在江北瓜洲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他和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
有一天,苏轼觉得自己修禅大有进步,立即提笔赋诗一首,派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看,诗云:
嵇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在佛教里指的是“讥、毁、苦、乐、”等八种影响人的情绪。)
禅师看了诗,手持卢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
苏轼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只有两个字:放屁。
苏轼气坏了,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没想到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了。
苏轼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一直拿你当好朋友。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自己‘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