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转帖]中国已形成三大利益集团新三座大山


  共有81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中国已形成三大利益集团新三座大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吴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52 积分:548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20 0: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6 13:08: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先乡后城在2013-11-26 13:00:00的发言:
      习近平为什么说:有亡党亡国的危险,上述仅仅是一部分。

 

确实,通篇文章,只涉及到表面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分析,也就是为什么和如何会发展到这种局面的。所提出的方法,最多也就是扬汤止沸。

 

这里,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吴为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52 积分:548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20 0: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6 14:17: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二黑在2013-11-26 13:46:00的发言:
 
其实,中国的问题很简单,要想搞市场经济化,就必须抑制“权力”的泛滥,过多的权力干预是垄断形成的根本原因,也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命根子”。
习近平的一点看法是对症了——“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什么“体制改革”、腐败等等,都好办了!

 

这里有一个基本概念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不兼容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现在,由于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混淆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概念,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偷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了理论上极大的混乱,并在实践上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曾经转过刘日新同志的文章,“怎么看市场化改革33年?”这是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5340ce01013zz7.html,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全文。简单的说,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而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刘日新同志文中非常清楚的澄清了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的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区别:

 

    3、赵紫阳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搞不清楚,不加区分的。在十三大报告中讲了一句费解的话:“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这是一句经济学理论不通的话,载入了党的史册的一个大笑话。
 
    马克思说:“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极不相同。因此,只知道这些生产方式所共有的抽象的商品流通的范畴,还是根本不了解这些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也不能对这些生产方式作出判断。”(《资本论》第一卷第133页[注73])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人类社会有过三种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依附过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经济,只不过在范围和作用方面与以前的社会有很大的不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是在私有制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劳动力也成为可以买卖的商品。资产阶级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以实行利润最大化。市场买卖的原则通用于一切领域,连人的良心和肉体都可以用货币来交换。所以,资本主义这种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也称为市场经济(看看今日之中国如此之多的丑恶现象,还需要更多的证明吗?)。
 
    据知道内情的人透露,十三大后,国务院发展中心主任马洪问赵紫阳:“你报告说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有什么区别?”赵回答:两个说法,一个意思。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就是邓小平说的要搞一段资本主义。正因为如此,尽管赵紫阳被邓小平定性犯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错误而撤了职,但对赵紫阳所作的十三大报告,邓小平说“一个字也不能改。”因为这个报告表达了邓小平的本意,但用词又含含糊糊,这正是邓小平所需要的。这样,这句文理不通的话,一直在“光耀史册”。

------------

    英国的学者们甚至说:“在不少人看来,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的同义词(按:即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学词典》[英]戴维.W.皮尔斯主编,第555页)
 
    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样两种对立的经济制度长期并存于世界上,于是东西方学者形成这样几点共识:
 
    1、在所有制上,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计划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
 
    2、在生产目的上,前者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后者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
 
    3、在经济运行上,前者一般呈无政府状态;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爆发经济大危机(大萧条)时代,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实行了国家干预。后者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的。
 
    4、在价格上,前者任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经济;后者要求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
 
    5、在分配上,前者实行按生产要素实际上是按资分配;后者实行按劳分配。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种制度各具特征,可以说是泾渭分明,一清二楚的了。可是有人至今仍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辩护。说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发展公式嵌入当代史,激活了中国经济。”上面已经充分论证,***以及他所引用的邓小平,英国首相和诺奖得主,都承认: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据此,你们的公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试问这成了何方怪物?能言善辩的“精英”学者,你能对此作出什么样的解释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