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原创]建议“大家谈”版块更换版主!


  共有123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建议“大家谈”版块更换版主!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是故乡明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6 积分:51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31 9: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8 18:36:00 [显示全部帖子]

  

你小子,是个人才,都毛遂自荐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你小子.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是故乡明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6 积分:51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31 9: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8 21:25:00 [显示全部帖子]

  

  “新网”那边一直没有停止对本网的攻击,关键是“打屁虫”太多,这里却来了个“跟屁虫”,实在不解。

  

   

京蝽打屁虫

   
  京蝽?哪地方都有蝽。嘿嘿,京有、津有,沪有,城里有,乡下也有,世界各地都有,还品种繁多有数千种。但有一点都一样,那就是臭腺发达,尽打臭屁,俗话称“打屁虫”、也有称“放屁虫”、“屁板虫”、“屁巴虫”等等,都离不开“屁”。 
   
  然而,“打屁”是最为贴切的。因为,这“屁”是射出来的,射程是自个身体长度的几十倍。所以,一个“放”字不足以形容其射程的特点。“蝽”后退发达相对也长,这“屁”还是从后腿屁道里“打”出来的。也就说“腿”越长,“打”得越远。 
   
  “蝽”乃昆虫,身体扁平,外罩盔甲,遇强敌就放恶臭。城乡的“蝽”所区别的是,乡巴蝽以吸食植物茎和果实的汁,城里蝽那就是吸血了。城里人把这类“蝽”称为“臭虫”,与“跳蚤”齐名。“跳蚤”无翅,“蝽象”半翅,活动半径远超“跳蚤”。当两片革质鞘翅并拢起来时连缝隙都没有,结结实实的一个全遮盖。而后腿一伸,屁门一开,严重污染空气哈。 
   
  这“蝽”也有水生与陆栖之分,陆栖的“蝽”还关于植物也分种,品种繁多达数千种。南北的“蝽”还有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药用”价值,秦岭以南,黄淮以南的“蝽”有药用价值,尤其是云贵地区的蝽象,在特定时段与环境药用价值更高,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壮阳的功效。 
   
  所以,“京蝽”似乎没啥有益的用途了,要说有用途是一种叫“猎蝽”在生态链中吃“小小昆虫”,有其对付“白蚁”,它采用“守株待兔”战略,守在白蚁的巢穴前,并进行伪装,等待白蚁出洞。这白蚁是没有视力的,完全靠嗅觉。呵呵,“打屁虫”此时是绝对不能“打屁”的,说来也是这“打屁虫”也仅仅是“打不过”才“打屁”。当白蚁探路者在自己的家门口被害,那白蚁还是很讲“义气”的,兵蚁闻到了自己同胞遇难的气息,便纷纷前往救援。结果可想而知,自动送上门的白蚁一只、两只……都成了猎蝽的美餐,直到猎蝽吃不动为止…… 
   
  不过,有一种“猎蝽”前面还有一个字叫“吻”,全称为“吻猎蝽”,这个“吻”是专门叮咬人的嘴。要是打死它,它就给你“打屁”闻,叮咬有毒,这屁也有毒,整不好还让人昏厥过去,可恶之极,更可怕的是传播疾病与疫病。 
   
  “蝽”由于马甲发达,把自个封闭严严实实,一般的虫药也药不死它,喷气类的药更不管用,硬碰硬招惹它还臭气熏天,民间一般采用,烧烫开水、阳光暴晒来伺候。 
   
  眼下北方天气雾霾严重,有利于“蝽”的生长及其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如何防治还真成了问题呢……北方人是不是学学南方人“食用打屁虫”?四川的“食用打屁虫”收购价已经还几百块了。一声吆喝“壮阳啦”……58块一小碟还卖的很不错!北京敢不敢食用打屁虫?要是可能,北京也就少许多“屁臭”!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