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好处是把上山下乡运动和同期发生的干部五七干校,大学下放改组,军队"南泥湾化"联系起来! 要说上山下乡是文革的产物没人反对, 而且还要区别文革前的"下乡上山"而冠以运动二字. 孰不知这场运动是和干部,大学.军队走五七道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运动,那就是城市人口大疏散.为了怕我们不走,伟大领袖特别站出来用他的声望发出"有力无气"和语焉不详的的号召: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毛泽东在文革时期说出这样的"恳求"语言还是第一次.69年底,北京各大机关干部,各大专院校"老九"和老四届学生全部疏散完毕.当时还留在京城的人回忆说北京已近空城,家家户户窗户都帖上米字条.
最后就要回到文革的发生原因,这就要回到三五计划的转变和三线的建立.说到底"备战备荒为人民"就是整个60年代下半页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任务.物质准备差不多了,就要开始清除"精神污染"和"肃反除奸"了!那就是文革.文革与中共历史上各次肃反运动最不同的地方是反修.国际共运分裂,苏联变为"社会帝国主义"并加入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包围圈.那么苏修在中国经营多年,在中央有无里应外合的潜在代理人呢? 有!但不是刘少奇,是林立果一党! 他背后的林彪是否真要投苏.还要等解密.总之文革的发动不是偶然的!
所以在可核查出处的学者和知青史专家的文献中披露了当年叶帅的讲话: "文革的发动就是为了战备......我们上山下乡这招棋就是为了战备".
说上山下乡是民粹主义思潮可能贴边,但无法解释文革中"软硬兼施"的把老四届全运动到乡下去和农民抢粮直到要饭(血色浪漫).说是再教育不如说是准备将来敌人占领中心城市后靠这些人组织敌后武工队再来个农村包围城市.这些话现在说起来会让人喷饭!但在当时那就是毛泽东的思维逻辑.我们今天还活着,没有象倒霉的阿富汗那样被苏美两霸轮流蹂躏,那就是毛泽东让我们勒紧裤带造出了原子弹!我们上山下乡是完成了我们这一代的战争使命!就象是一支被派去打阻击的队伍,兵团最是首当其冲!什么受再教育?内蒙千里荒原,黑土地万里冰封,有一个贫下中农曾来再教育我们?
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这一代大难不死是不幸中之万幸.看看伊拉克,列宁说错了吗? 帝国主义才不和你讲人权和民主.我们回首当年不要 自怨自怜,不要去听信一大堆把我们说成受迫害狂的精英理论!更不要跟着那些精英去自毁长城!他们就是想拿老知青当枪使!我们这一代为国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牺牲,只是人们不知道和有人不愿看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能为我们这一代"平反昭雪"死不瞑目.什么"文革的错误产物",什么"被淘汰的一代"?我们不如邢,候,董那批自愿下乡的人伟大!就算我们是被强制的,但我们奉献了十年,终于自己吹响了集结号!
现在的党中央和国家政府不应该重新把我们的灵魂"从煤堆里扒出来"重新埋入烈士陵园再立一块丰碑?
那该怎样写呢:
永远怀念在国家危难时期上山下乡备战备荒,组建兵团屯垦戍边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牺牲的一千八百万知识青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租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再看一遍集结号吧! 那就是写的我们.......写到这里我已泪流满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