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有碰撞才有希望
朋友在幼儿园观摩了一堂外孙女的CPM课,回来写了一篇博文。我因为也有了孙辈,也就对学前教育的话题多关注了一些。
网上查询,所谓的CPM是英文Children`s Potential To Be Motivated的缩写,据称是台湾CPM教育联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创设研发的全新教育理念,目的是为开发儿童潜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办者自称:CPM教育理念有三大学习目标(认知与自学——通过认知以培养自学能力;技能与自律——通过技能学习以培养自律能力;情感与自觉——通过情谊学习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三大功能(通过玩具——让孩子有兴趣玩,产生快乐的动机;通过游戏——让孩子有系统的学习,产生专注的意志;通过图书馆——让孩子有自主能力,产生尊重的情操。)
我给朋友留评如下:
没太弄懂,但看了你写的这段“盒子里是百余种游戏学习系列,内容包括了数学、语文、健康与体能、艺术、社会、自然与科技六大玩乐操作学习领域。于是课本变成了吸引孩子的有趣玩具,学习变成了游戏。”我还是觉得并没有脱开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还是要过早地教学龄前儿童知识,只是把硬性灌输变成游戏灌输,算不得先进教育理念。这问题几句说不清,有机会再交流吧。不过说回来,孙辈的教育还是交给他们父母吧。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前些日子看了篇关于德国儿童教育理念的文章,深有感触。文章大意如下:
德国的《基本法》(注:没搞清楚指的是什么法)第七条第六款禁止社会设立先修机构(Vorschule)。有文章称,德国的教育不赞成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学前灌输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计算机硬盘,变成储存器,从而懒于主动思考。要避免将孩子的大脑变成记忆的硬盘,就必须给孩子大脑留下想象空间。孩子的天性是玩耍,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做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事情。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这种观点认为,如果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教育”的内容只能是:
1.基本社会常识(包括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不要使用暴力,不要大声说话等。)
2.动手能力(从小培养孩子做具体事情,比如在幼儿园根据孩子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回家做做家务等)
3.保护孩子的情感胚胎,浇灌情商,培养慈悲心,特别是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力。
德国人有“千万不要把幼儿园变成学校”的理念,在德国也很少有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因为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有那么多好玩的游戏,为什么不去呢?
文章认为,与德国的教育相反,中国的孩子(包括香港、台湾地区)一般在幼儿园就基本学完了小学一年级课程,欧洲孩子貌似已经在起跑线上输给了亚洲孩子,其实不然。欧洲人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应该做相应的事情。表面看中国孩子的学前教育和基础知识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习惯。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论和评判,文章用这样一组数据(未经证实,不知是否准确)来证实德国教育理念的先进:自从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包括移民美国、加拿大的德国人)获得了其中近半数奖项。换句话说,8200万德国人分享了近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70亿人只获得了另外一半奖项。
我知道德国的教育理念在中国是推广不开的。国情所致,不仅多数家长怕被说成“输在起跑线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前教育已参杂了太多的商业利益因素。我们貌似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貌似引进了许多很唬人的教育观念,但却在实践中忽视了儿童教育中最重要的“快乐”二字。
看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阻隔障碍至今毫无解决之法,这对儿童的伤害将是致命的、终生难补的。
看城市,大量幼儿教育机构的大量掩耳盗铃的概念,仍在对儿童进行着知识印章的封盖。在貌似先进的理念下误导着我们,攫取着我们的金钱。
两个极端,殊途同归,我们孩子的想象力在幼年就被扼杀了。这是不是我们这个民族模仿力超强而首创力不足的根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