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白山黑水 → [原创]【知青岁月】不断添加中......


  共有1137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知青岁月】不断添加中......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闲人一个
  1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02 积分:20652 威望:0 精华:79 注册:2010/3/7 19: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7 16:55: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岁月

 

难舍离别夜

 


   从小队队部出来,怀里揣着队里给我结算完的二百元工钱,想着明天我就要回家了,我今天的心情特殊的好。傍晚时分,在走回知青点的半路上,我忽然想起得赶紧顺路到供销社的商店,买些烟酒糖之类的东西带回知青点,准备在我临行的最后一晚好好的款待一下我的弟兄们。

   一进供销社的商店大门,卖货的老王头就对我说:“你还要买东西?下午你们知青点好几拨人都上这来买东西,说今晚要改善伙食呢。”

因为平常我们点里哪个知青同伴如果来了个同学或朋友,到供销社商店来买东西招待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所以我听了老王头的话后也没怎么在意。匆匆买了几盒香烟和一斤杂拌糖果,顺便又买了一瓶“北大仓”白酒,就兴冲冲的奔知青点走去了。

   说实在的,跑了一大天我光顾着挨家的串门了,都没顾得上吃上一顿正经饭,这个钟点要不也有些饿了。当我走进知青点的院子里一看,院子里空空如也的一个人也没有。因为又是停电,黑黑的门窗里边也没见一个人。我低头看了看手表,六点多了。早已到了下工的时间了,人们都干什么去了?

   我正疑惑的时候,忽然看到我的一个知青同伴站在里院门口向这边张望着。见我过来就急慌慌的迎过来说:“怎么走了一天呀?快进屋吧,就等你了。”我还没等问清是怎么回事,就让这老兄一把就把我拉进了屋子。

   刚一走进屋,我就被里边的情景把我弄愣住了。借着窗外透进的亮光,只见炕上用三个衣箱拼成了一个大大的长方桌子,上面铺了一张很大的红塑料布,显得分外的吉祥和排场。桌子上放着一盆热气腾腾大白菜炖猪肉,一盆炒鸡蛋,一盆用白糖拌的苹果丝,还有一盆大葱炒干豆腐。两瓶白酒、两瓶红葡萄酒摆在了里边的窗台上。不用说,一切都是都是为我而备的。除了几个新来的知青以外,大多数都是一车来的同伴们。

   望着这丰盛的席面,我才明白他们之所以没给我透出丝毫的口风,就是想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望着和我曾经朝夕相处的一张张熟悉亲切的面容,我真的想说点什么感激的言辞,可我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刚想张嘴却如梗在喉,只觉得眼睛一阵阵的发热,呆呆的傻站在那里半天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啊。我该怎样的感激你们,我的这些和我朝夕相处过的,多情多义的兄弟姐妹们!

   这时候,还是当点长的老武用样板戏的京腔京调幽默的喊了声:“小的们,厅里点灯,山外点明子,开宴啦!”顿时,五、六只蜡烛在五六个女生的手中同时点亮,雪亮的烛光把一间原本不大的宿舍照得一片通明!我被大家簇拥着上了热呼呼的火炕坐定后,还是那个点长老兄端起了一茶缸白酒高举过头,缓缓的说:“人生离散,别情依依,又一个战友和同伴要和我们离别了。前途广阔,任重道远,让我们为他的新生,也为了我们的期待,更为了我们将来的重逢,今天就让我们有菜同吃,有酒同醉,来,喝!”他一仰脖就喝了一大口。跟着男喝白酒女端红酒,大家也就纷纷举杯畅饮起来。

   这一晚,喝不够的离别酒,说不尽的真情话。我们都喝了许多,说了许多,泪也流了许多。执手无言,泪眼相看,四年朝夕相处的情感话题,怎么能在一个晚上诉得完,说得够?!喝到最后都拥在一起,哭成一团。最后,把个老武都哭得实在不耐烦了,他就站起身使劲抹了一把眼泪:“这叫什么事呀,好象生离死别似的。别哭了,唱个歌吧!”于是,有人拿出了口琴、有人端起了吉它开始吹奏起来,少顷的沉默过后,一阵低沉、感伤的歌声在屋子里轻轻响起,又穿过了门窗在外边的夜空回荡:

       火车呀火车你慢慢的走,

       让我再看一看我的战友。

       今日分了手,何日再像会,

       我拉着战友的手,热泪往下流……(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1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7 17:0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0-4-6 23:17:00的发言:

知青岁月

 

现金的感慨

 


    这是我在星星屯呆的最后一天了。下晌,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队部去找我们小队的队长,因为我下乡插队四年来还没和队里郑重其事的结过帐呢。

  由于我们小队的分值低(一分抵人民币五分钱,一等壮劳力干一天活挣十分才有五毛钱的收入),以前下乡的几年当中每到秋后算帐的时候,等算完个人的收入帐后,除了扣除口粮还有平日队里逢年过节的给大家分点花生、大豆、黑油(能当食用的棉花籽油)的钱,也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大家虽然都累死累活的干了一年活,可谁也看不到什么真钱。包括社员家的零花钱也都是自家偷偷赶集上店的卖点鸡蛋、旱烟,加上院子里自产的瓜果梨桃来对付点油盐酱醋的花销。

  生产队日常的花销就更拮据了,有的时候甚至连买赶车的鞭梢子和绑绳都没钱买,更说不上换什么大件头的东西了。那几年也说不上这集体经济是怎么搞的,就是个穷。可这回我都要走了呀,队里得把帐给我结了吧。要不,等我回城上了班以后,哪有时间老为这事来回跑呀。

  头两天我就托付老队长赶紧把我的工分帐拢一下,然后去了该扣的,不管还剩多少,都把它折成现金给我好带着回家。就这样又等了好几天,直到昨天队长告诉我:帐是算完了,可队里没多少现金,得等他四处筹借全了才能给我,还告诉我再等一天吧。

  其实,不光是我着急,队里也是一样着急。也是怕因为这事耽误了我回城。好容易今天有准信了。我就早早的如约来到了小队队部,进屋看见队长和现金都早在屋里等着了,见我到来队长就让小队管现金的递给我一个硕大的报纸包,歉意的说:“使了好大的劲,才给你凑了个整二百。剩下的再过两天等卖了猪羔子再给你吧,实在没招了。”

  我接过了纸包,解开绑在包上的细麻绳打开纸包一看:嗬,一大堆花花绿绿的旧票子,最大面值的就是几张五元的,剩下都是两元、一元的再就是角分的毛票,竟然连一张“大团结”都没有,足见这钱凑来的可真不容易。虽然还差三十元钱没给我,可那也把我乐得够呛,因为我从记事到现在,兜里穷得连五块钱都没超过,什么时候见过上百元的巨款?!

  我记得刚开始下乡的头一阵子,看见别人怀里都揣个塑料钱夹,我就眼红得很。我就愿意看着人家买东西时先从怀里拿出钱夹,再从钱夹里拿出钱来的潇洒样子,那就别提多羡慕了。于是,我也暗暗发誓我也要有一个钱夹!后来我就开始节衣缩食,连烟都不买的硬顶了两个月,终于凑够了三元六角钱买了个浅灰色的塑料钱夹。

  可当我拿到钱夹的狂喜还未过去,就有开始又愁个不行了。为什么?因为我的那点可怜钱都花在买钱夹上了,再就没有能往钱夹里放的钱。可总不能让钱夹里唱空城计吧,所以我又左思右想的算计了半天,只好先把我最得意的一张照片拿出来插在钱夹的透明格里,又把几张好看的卡片放在别的格里装装样子。既使这样,我也把这个几乎空空如也的钱夹装在我的上衣最明显的兜里,好让别人看到我也有个钱包啦。

    可是在下乡插队四年后要离开这里的今天,面对着这么一大包的真钱,我简直狂喜得都手足无措了。好象我现在就是天底下最有钱的富翁,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就是你在城里的工厂上班的话,象类似我这样的二级国营工人的月工资才三十八元六角,今天这些钱足抵我在工厂干小半年了,那还不是富翁是什么?!

  我大脑飞快的想象着我回家后,我那受尽生活磨难的母亲,要是见到他的二儿子能拿回这些钱来,那该是怎样的一个高兴的表情!至于剩下生产队欠我那三十元钱,以后再说吧,先不管它了。

  往回走的一路上,我的一直在心里飞快得设计着无数个怎样花这笔钱的方案,先给自己买一身新衣服?再买一双猪皮的“青年式”皮鞋?还是买一块“上海”牌手表?还是……

  可是后来我什么都没给自己买,回到家后,一看已经上了四年班的哥哥还在骑那稀哩哗啦的破自行车,已经都修了无数回实在没法再骑了。我心里一动就和母亲商量了一下,先给他买了一台天津产的“红旗牌”自行车。这是后话了。(待续)


四年一只空钱夹,

一张照片几张卡,

终于分得二百元,

支援哥哥买车花。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1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7 17:07: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0-4-7 16:55:00的发言:

知青岁月

 

难舍离别夜

 


   从小队队部出来,怀里揣着队里给我结算完的二百元工钱,想着明天我就要回家了,我今天的心情特殊的好。傍晚时分,在走回知青点的半路上,我忽然想起得赶紧顺路到供销社的商店,买些烟酒糖之类的东西带回知青点,准备在我临行的最后一晚好好的款待一下我的弟兄们。

   一进供销社的商店大门,卖货的老王头就对我说:“你还要买东西?下午你们知青点好几拨人都上这来买东西,说今晚要改善伙食呢。”

因为平常我们点里哪个知青同伴如果来了个同学或朋友,到供销社商店来买东西招待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所以我听了老王头的话后也没怎么在意。匆匆买了几盒香烟和一斤杂拌糖果,顺便又买了一瓶“北大仓”白酒,就兴冲冲的奔知青点走去了。

   说实在的,跑了一大天我光顾着挨家的串门了,都没顾得上吃上一顿正经饭,这个钟点要不也有些饿了。当我走进知青点的院子里一看,院子里空空如也的一个人也没有。因为又是停电,黑黑的门窗里边也没见一个人。我低头看了看手表,六点多了。早已到了下工的时间了,人们都干什么去了?

   我正疑惑的时候,忽然看到我的一个知青同伴站在里院门口向这边张望着。见我过来就急慌慌的迎过来说:“怎么走了一天呀?快进屋吧,就等你了。”我还没等问清是怎么回事,就让这老兄一把就把我拉进了屋子。

   刚一走进屋,我就被里边的情景把我弄愣住了。借着窗外透进的亮光,只见炕上用三个衣箱拼成了一个大大的长方桌子,上面铺了一张很大的红塑料布,显得分外的吉祥和排场。桌子上放着一盆热气腾腾大白菜炖猪肉,一盆炒鸡蛋,一盆用白糖拌的苹果丝,还有一盆大葱炒干豆腐。两瓶白酒、两瓶红葡萄酒摆在了里边的窗台上。不用说,一切都是都是为我而备的。除了几个新来的知青以外,大多数都是一车来的同伴们。

   望着这丰盛的席面,我才明白他们之所以没给我透出丝毫的口风,就是想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望着和我曾经朝夕相处的一张张熟悉亲切的面容,我真的想说点什么感激的言辞,可我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刚想张嘴却如梗在喉,只觉得眼睛一阵阵的发热,呆呆的傻站在那里半天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啊。我该怎样的感激你们,我的这些和我朝夕相处过的,多情多义的兄弟姐妹们!

   这时候,还是当点长的老武用样板戏的京腔京调幽默的喊了声:“小的们,厅里点灯,山外点明子,开宴啦!”顿时,五、六只蜡烛在五六个女生的手中同时点亮,雪亮的烛光把一间原本不大的宿舍照得一片通明!我被大家簇拥着上了热呼呼的火炕坐定后,还是那个点长老兄端起了一茶缸白酒高举过头,缓缓的说:“人生离散,别情依依,又一个战友和同伴要和我们离别了。前途广阔,任重道远,让我们为他的新生,也为了我们的期待,更为了我们将来的重逢,今天就让我们有菜同吃,有酒同醉,来,喝!”他一仰脖就喝了一大口。跟着男喝白酒女端红酒,大家也就纷纷举杯畅饮起来。

   这一晚,喝不够的离别酒,说不尽的真情话。我们都喝了许多,说了许多,泪也流了许多。执手无言,泪眼相看,四年朝夕相处的情感话题,怎么能在一个晚上诉得完,说得够?!喝到最后都拥在一起,哭成一团。最后,把个老武都哭得实在不耐烦了,他就站起身使劲抹了一把眼泪:“这叫什么事呀,好象生离死别似的。别哭了,唱个歌吧!”于是,有人拿出了口琴、有人端起了吉它开始吹奏起来,少顷的沉默过后,一阵低沉、感伤的歌声在屋子里轻轻响起,又穿过了门窗在外边的夜空回荡:

       火车呀火车你慢慢的走,

       让我再看一看我的战友。

       今日分了手,何日再像会,

       我拉着战友的手,热泪往下流……(待续)


战友欢聚诉别离,

大家踊跃摆宴席,

最后齐声歌一曲,

只盼相会再重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闲人一个
  11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02 积分:20652 威望:0 精华:79 注册:2010/3/7 19: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8 20:47: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岁月

 

逝去的远山

 


   第二天一清早,我就悄悄的走了。

  当我睁开酸涩的眼睛,起身一看,天已经蒙蒙亮了。费力的挪开老武压在我身上的大腿,昨晚喝醉的弟兄们还都拥在炕上横七竖八的睡着,响起一片此起彼伏、气壮山河的鼾声。

  大家伙昨晚都喝得太多也睡得太晚,看着他们深深熟睡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心再去打扰他们,就独自到院内的井台边草草的洗了把脸,背上了我的挎包就出门上路了。

  街上很静,我走这一路也没碰见人,只有几只五彩斑斓的公鸡或院墙或柴垛上迎着初升的旭日挺胸高唱,象是在向我作最后的告别。

  走出了屯子,眼前豁然呈现的是一片即将丰收的田园景色。在时值初秋九月的晨光中,在初升朝阳的映照下,红艳如火的高粱头和紫须肥粗的玉米棒,把这片涨满生机的大地毫不吝啬的装扮成了一派充满希望的田野。

  回首望去,西山滴翠,万树含胭。山脊上,我们知青四年前刚来时栽下的满坡的刺槐已经长成了茂密的矮林,山半腰用硕大的白绵石摆成的“农业学大寨”的巨幅标语雄风犹再;山下,芳草茵茵,绿荫如屏,绕屯而过的清澈小河依然不知疲倦的唱着岁月悠长的轻歌。

  依山而建的一排排土房前,鸡啼狗吠,家家的烟囱上已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大队部的喇叭又唱响了雄壮的《东方红》。对我来说,这里的一切一切还是那么的美,还是那么的亲。如果不是人生的坎坷,如果不是前途的困扰,如果不是理想的催逼,我是真的不想离开这个养我四年的故土。

  可是,我是必定要走的,我前边的路还很长,我的理想之路还要靠我自己去奋争。我只能按下我对星星屯的山水和父老乡邻的留恋,义无反顾的走向为改变我自己的命运而为之奋斗的未来。

  别了,星星屯。别了,待我如亲的父老兄弟。别了,养我四年的山村大地!(全书完)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11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8 20:54:00 [只看该作者]

别了,我的父老乡亲,别了,我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们!我已热泪盈眶了!能体会到你离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曾经经历过。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高明屯人
  11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88 积分:5075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9/2/12 13:5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9 12:4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0-4-8 20:47:00的发言:
 


知青岁月

 

逝去的远山

 


   第二天一清早,我就悄悄的走了。

  当我睁开酸涩的眼睛,起身一看,天已经蒙蒙亮了。费力的挪开老武压在我身上的大腿,昨晚喝醉的弟兄们还都拥在炕上横七竖八的睡着,响起一片此起彼伏、气壮山河的鼾声。

  大家伙昨晚都喝得太多也睡得太晚,看着他们深深熟睡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心再去打扰他们,就独自到院内的井台边草草的洗了把脸,背上了我的挎包就出门上路了。

  街上很静,我走这一路也没碰见人,只有几只五彩斑斓的公鸡或院墙或柴垛上迎着初升的旭日挺胸高唱,象是在向我作最后的告别。

  走出了屯子,眼前豁然呈现的是一片即将丰收的田园景色。在时值初秋九月的晨光中,在初升朝阳的映照下,红艳如火的高粱头和紫须肥粗的玉米棒,把这片涨满生机的大地毫不吝啬的装扮成了一派充满希望的田野。

  回首望去,西山滴翠,万树含胭。山脊上,我们知青四年前刚来时栽下的满坡的刺槐已经长成了茂密的矮林,山半腰用硕大的白绵石摆成的“农业学大寨”的巨幅标语雄风犹再;山下,芳草茵茵,绿荫如屏,绕屯而过的清澈小河依然不知疲倦的唱着岁月悠长的轻歌。

  依山而建的一排排土房前,鸡啼狗吠,家家的烟囱上已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大队部的喇叭又唱响了雄壮的《东方红》。对我来说,这里的一切一切还是那么的美,还是那么的亲。如果不是人生的坎坷,如果不是前途的困扰,如果不是理想的催逼,我是真的不想离开这个养我四年的故土。

  可是,我是必定要走的,我前边的路还很长,我的理想之路还要靠我自己去奋争。我只能按下我对星星屯的山水和父老乡邻的留恋,义无反顾的走向为改变我自己的命运而为之奋斗的未来。

  别了,星星屯。别了,待我如亲的父老兄弟。别了,养我四年的山村大地!(全书完)


再写点以后的事,我还没看够哪!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闲人一个
  11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02 积分:20652 威望:0 精华:79 注册:2010/3/7 19: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9 13:44: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岁月》后 记

 

 

   很多年前,就梦想着把我当过四年知青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可是当我终于如愿了的时候,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相反的本应该松弛的心头反倒有了些许的沉重。

   我不知道现在我应该算是丢失还是收获,高兴还是悲哀,但是我只知道这是我一生当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终身难忘的事情。

   三十四年过去了,我从来没有忘怀过在辽宁的西部那个叫作星星屯的小山村,从来没有忘记那里可亲可敬的父老乡邻,也没有忘怀过那段充满激情和困惑的岁月。

   四年的插队生活,我曾在这里经历了太多的激情和落寞、快乐和艰辛,迷惘和遗憾。但这已经都化作了逝去了的历史。也正是因为这些年来在我的心灵深处永远没能磨灭的历史,使我至今无法忘怀。

   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们早已没有理由再为那个已经逝去的荒唐岁月感到悲哀和遗憾,也没有时间再去咀嚼那些悲哀和遗憾。回首过去的岁月,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是,完全可以坦然地告诉我们的儿孙:作为一代知青,我们毕竟为辽西的乡村大地流过血,洒过汗,同样也犯过错。诚实的说,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知青,这就是那一段磨灭不了的辽西知青的成长历史。

   好些年了,总有一个愿望,就是想把我当过四年知青的生活经历都写出来。目的并不是为了平复我心头的伤痛,而是真实地要记录那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的岁月,寄托我对那里乡村地眷恋,也反思我曾经在那里犯下的过失。因为我插队过的辽西农村毕竟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也是因为我在这里四年的知青生活使我步入了社会,懂得了思考,学会了做人。

   那还是几年前吧,闲暇时在与朋友谈天说地的时候,就不免的要透露些自己过去的经历,石化报社的一个老朋友崔利弓编辑听了这些故事后,就一直鼓励让我把他写出来,但终因那时我毕竟还是在职,整天银行业务还忙不过来呢,实在不敢奢望能有时间来写这些东西。

   现在好了,在内退赋闲在家以后,我有得是时间了。所以我想还是趁这段闲余的时间先把这个心愿还了吧。在写这本书的二百多天的日子里,我曾两次回到过星星屯,也赶赴了十余次知青战友的聚会。回首过去的那些往事每念斯此,那些难忘的乡邻情结和知青友谊都能使我们同欢乐、共悲伤;都哭了几回,笑了几回,又醉了几回。

  诚然,为了避嫌的关系,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有意地隐去了一些人物的真名,对有些事件的时间串联上也作了少许的改动,但是里边每一篇的故事都有着可以考证的真实。因为这是我一个在辽西知青四年插队生涯所见所闻的真实经历。

  现在,书写完了。我相信看过的人们无论是恨也罢,爱也好,谁都不能否定这是一段知青的历史。在中国,没有知青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完整的历史。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11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10 8:48:00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没有知青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完整的历史。

 

赞同!感动!感慨!第二故乡,永生难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1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10 10:4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0-4-8 20:47:00的发言:
 


知青岁月

 

逝去的远山

 


   第二天一清早,我就悄悄的走了。

  当我睁开酸涩的眼睛,起身一看,天已经蒙蒙亮了。费力的挪开老武压在我身上的大腿,昨晚喝醉的弟兄们还都拥在炕上横七竖八的睡着,响起一片此起彼伏、气壮山河的鼾声。

  大家伙昨晚都喝得太多也睡得太晚,看着他们深深熟睡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心再去打扰他们,就独自到院内的井台边草草的洗了把脸,背上了我的挎包就出门上路了。

  街上很静,我走这一路也没碰见人,只有几只五彩斑斓的公鸡或院墙或柴垛上迎着初升的旭日挺胸高唱,象是在向我作最后的告别。

  走出了屯子,眼前豁然呈现的是一片即将丰收的田园景色。在时值初秋九月的晨光中,在初升朝阳的映照下,红艳如火的高粱头和紫须肥粗的玉米棒,把这片涨满生机的大地毫不吝啬的装扮成了一派充满希望的田野。

  回首望去,西山滴翠,万树含胭。山脊上,我们知青四年前刚来时栽下的满坡的刺槐已经长成了茂密的矮林,山半腰用硕大的白绵石摆成的“农业学大寨”的巨幅标语雄风犹再;山下,芳草茵茵,绿荫如屏,绕屯而过的清澈小河依然不知疲倦的唱着岁月悠长的轻歌。

  依山而建的一排排土房前,鸡啼狗吠,家家的烟囱上已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大队部的喇叭又唱响了雄壮的《东方红》。对我来说,这里的一切一切还是那么的美,还是那么的亲。如果不是人生的坎坷,如果不是前途的困扰,如果不是理想的催逼,我是真的不想离开这个养我四年的故土。

  可是,我是必定要走的,我前边的路还很长,我的理想之路还要靠我自己去奋争。我只能按下我对星星屯的山水和父老乡邻的留恋,义无反顾的走向为改变我自己的命运而为之奋斗的未来。

  别了,星星屯。别了,待我如亲的父老兄弟。别了,养我四年的山村大地!(全书完)


离别之际情依依,

难忘乡亲热土地,

为了理想迈步走,

义无反顾唱别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2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10 10:4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0-4-9 13:44:00的发言:

《知青岁月》后 记

 

 

   很多年前,就梦想着把我当过四年知青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可是当我终于如愿了的时候,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相反的本应该松弛的心头反倒有了些许的沉重。

   我不知道现在我应该算是丢失还是收获,高兴还是悲哀,但是我只知道这是我一生当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终身难忘的事情。

   三十四年过去了,我从来没有忘怀过在辽宁的西部那个叫作星星屯的小山村,从来没有忘记那里可亲可敬的父老乡邻,也没有忘怀过那段充满激情和困惑的岁月。

   四年的插队生活,我曾在这里经历了太多的激情和落寞、快乐和艰辛,迷惘和遗憾。但这已经都化作了逝去了的历史。也正是因为这些年来在我的心灵深处永远没能磨灭的历史,使我至今无法忘怀。

   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们早已没有理由再为那个已经逝去的荒唐岁月感到悲哀和遗憾,也没有时间再去咀嚼那些悲哀和遗憾。回首过去的岁月,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是,完全可以坦然地告诉我们的儿孙:作为一代知青,我们毕竟为辽西的乡村大地流过血,洒过汗,同样也犯过错。诚实的说,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知青,这就是那一段磨灭不了的辽西知青的成长历史。

   好些年了,总有一个愿望,就是想把我当过四年知青的生活经历都写出来。目的并不是为了平复我心头的伤痛,而是真实地要记录那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的岁月,寄托我对那里乡村地眷恋,也反思我曾经在那里犯下的过失。因为我插队过的辽西农村毕竟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也是因为我在这里四年的知青生活使我步入了社会,懂得了思考,学会了做人。

   那还是几年前吧,闲暇时在与朋友谈天说地的时候,就不免的要透露些自己过去的经历,石化报社的一个老朋友崔利弓编辑听了这些故事后,就一直鼓励让我把他写出来,但终因那时我毕竟还是在职,整天银行业务还忙不过来呢,实在不敢奢望能有时间来写这些东西。

   现在好了,在内退赋闲在家以后,我有得是时间了。所以我想还是趁这段闲余的时间先把这个心愿还了吧。在写这本书的二百多天的日子里,我曾两次回到过星星屯,也赶赴了十余次知青战友的聚会。回首过去的那些往事每念斯此,那些难忘的乡邻情结和知青友谊都能使我们同欢乐、共悲伤;都哭了几回,笑了几回,又醉了几回。

  诚然,为了避嫌的关系,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有意地隐去了一些人物的真名,对有些事件的时间串联上也作了少许的改动,但是里边每一篇的故事都有着可以考证的真实。因为这是我一个在辽西知青四年插队生涯所见所闻的真实经历。

  现在,书写完了。我相信看过的人们无论是恨也罢,爱也好,谁都不能否定这是一段知青的历史。在中国,没有知青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完整的历史。

四载青春作追忆,

真实描写是本意,

难忘这段知青史,

要把历史再补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