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白山黑水 → 原创短篇小说集锦


  共有1073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短篇小说集锦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麦田新绿
  2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3 积分:12933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3 15: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7 15:09:00 [只看该作者]

原创短篇小说。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老 少 爷 们 儿

 

  1965年,老高四十五,小高二十一,差两轮,都属猴。

  这师徒俩同在一个机车组,那联收割机上套印的三面红旗,就是他们“力争上游”的见证。

  年初,队长点将老高出任农业一班班长,职工全都是山东移民;支书力荐小高担任农业二班班长,全班清一色是北京青年。

  “这是要打擂台、对着干呀!”

  队长、支书明白,老高、小高明白,全队职工都明白。

  完达山下,小清河畔,一场龙争虎斗悄然展开。

  老高“猴精”,提出的增产措施简直就是“十全大补”,选择良种、增施氮肥、三铲三趟、精收细打,连后期管理、复打复收都想到了。

  “一个开收割机的,怎么对种地这么在行?”

  许多职工纳闷,可队长心里明镜似的,他早就看出老高是个将才。

  小高更“猴精”,把增产增收措施向前延伸到发芽试验、配方施肥,向后延伸到分区晾晒、“巧拌交粮”。尤其是“巧拌交粮”,可称得上是“高招中的高招”。当时粮库的收粮标准,所含水分在12-13个即可,低了更好,高了拒收。如果遇上好天儿,许多粮食上场后一晒一扬,就能达到甚至低于12-13个水分。粮库当然乐意收“过干粮”,可生产队就减了产量亏了收益,而且是十几吨甚至几十吨,那可不是个小数目。为此,小高提出:把低于12-13个水分的“过干粮”和接近12-13水分的“未干粮”掺合到一起搅匀,既保证整体交粮水分达标,又不让生产队因多交“过干粮”而蒙受损失。

  “这要在全场、全垦区,可以增收几十万上百万哪!”

  连队长、老高都感到十分意外,支书更加喜欢小高的这股灵气儿,断定他准是先到王技术员那儿取了真经。

  提出措施不易,落实措施更难。小半年下来,一班的山东汉子几乎使完了“吃奶的劲儿”,二班的北京青年更是像“扒了一层皮”。地里的小麦株密穗长,大豆根粗叶茂,玉米比往年高出一截儿。特别是三大作物的地里干干净净,垄上垄下几乎看不见争肥的杂草。

  刚进7月,队长就带着技术员和各机组车长到老高的麦田测产。只见老高被蒙上双眼,将手中一根拳头粗、半米长的木棒往远处用力一甩。于是,大伙赶到落点,就近把一平方米的小麦株数、穗擞、粒数查清记下,然后是“第二棒”、“第三棒”。算盘珠子响处,测产一目了然:预计平均亩产600斤。

  尽管队长深知,在地处高寒的北大荒,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可他没夸老高一句。而此刻,老高并不在乎领导如何评价,更急着想到小高的麦田去看个究竟。

  小高早就等在那里了。他接过老高手里的木棒,让人蒙上眼,也用力甩了三下。

  “580斤!”

  老高终于笑了。

  小高口不服,心更不服。

  一旁的王技术员走过来,悄悄对小高说:“你还是没经验。老高那三甩,大有学问。”

  “你快说!”小高正想解开这个谜。

  “他棒棒有准儿,都是蒙眼前想好了的。可你那第三棒,用力过猛,甩到了地边,正是缺苗断垄的地方。三棒测产一平均,产量肯定不会高。”

  “那怎么办?”新手就是新手。

  “关键看实收。秋后还是有账可算的。”技术员就是技术员。

  就在老少爷们儿憋足了劲儿一比高低的时候,一场天灾打破了他们所有的梦。

  生产队东南靠山,虽不高却形成了一股大气回流,往往出现神鬼莫测的小气候。那天,太阳高照,万里无云。大伙刚吃过午饭,只见西北黑云压来,紧接着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大大小小的冰雹随之而来。

  前后不到20分钟,打得全队庄稼面目全非:抽穗的小麦,倒了;齐壮的大豆,残了;挺拔的玉米,披头散发,像被蓖子蓖过一样。王技术员数了,菜地里的一个窝瓜上,竟被砸了200多个眼儿。

  一位退休的老铁兵不顾家人的劝阻,非要趟着泥水亲眼看看。可他只看了一眼,就坐在地头,痛哭起来……

  这一夜,队部办公室的灯光亮了通宵。第二天,一个“减产不减收”的绝地反击部署下达到各班。

  老高、小高和山东汉子、北京青年都知道,真正的较量这才开始。不过这次不仅仅在一班二班之间,更是全队职工面对“天地不仁”。

  抢收倒伏的小麦,一向大显神威的康拜因用不上了,连收割机手也拿起了小镰刀。老高的一班冲在前面,收割、打捆、码垛,一路领先。小高的二班不甘落后,人人准备了两把磨得飞快的镰刀,轮换使用,奋力向前,个个手上磨出了血泡。

  绝产的大豆地,翻了补种秋萝卜。二班的北京青年心灵手巧,把身强力壮的一班“老大哥”甩在了后边。

  特别是全队劳务输出,二班更是一马当先。在到邻队帮助收玉米之前,他们连掰玉米时背筐怎样上肩、满了如何装车,扒皮怎样用签、累了如何倒手,都细细研磨,甚至选了几支进行曲,边唱边干,鼓劲提神。

  连输两阵,老高岂肯罢休!在春节前上水利工地开渠创收的最后一仗,一班的山东汉子简直是“疯了”,筒锹磨破了鞋底,扁担压肿了双肩,不断刷新人均日挖土方最高记录。

  春节会餐,队长向全队职工敬酒。他深鞠一躬,提高嗓门:

“我们打了一场硬仗,打了一场胜仗,减产不减收的目标基本达到!”

  支书举着酒碗,眼含热泪,告诉大家:开源节流,女职工们功不可没。她们除了和男职工一样死磕硬拼外,还打草苫子编筐,为全队增收4000多元。

  全队老少爷们儿一听,呼地站起来,喊着“好”热烈鼓掌。

  老高端着酒碗来到小高面前,笑着说:

  “去年咱们就算打了平手,今年再来!”

  小高料定师傅会有这一招,低声说:

  “已经开始了。”

  原来,二班的北京青年抢先积了10多吨有机肥……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2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7 20:14:00 [只看该作者]

这二高师徒俩是上鞋不用锥,针(真)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麦田新绿
  2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3 积分:12933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3 15: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7 22:22:00 [只看该作者]

谢版主批阅点睛!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麦田新绿
  2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3 积分:12933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3 15:05:00
好创意好手艺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8 12:59:00 [只看该作者]

  版主的动画做得真好!

  我电脑学得晚、手艺潮,只会慢慢打字而已。

  您别笑话,要是学点儿新招数,我都得请老师写在纸上,然后一步一步照着做也未必能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麦田新绿
  2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3 积分:12933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3 15: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9 11:5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槐乡在2011-9-6 12:07:00的发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1.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2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9 16:05:00 [只看该作者]

麦田新绿老兄好!您可千万别谦虚,你这打字我们一辈子也学不来呀。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一开始和您一样,也是一步步写在纸上做的,时间长了就好了,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麦田新绿
  2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3 积分:12933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3 15:05:00
原创短篇小说集锦(九):天堂里的笑声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1 8:32:00 [只看该作者]

原创微型小说

         天 堂 里 的 笑 声

 

  陶老走了,那年他八十四岁。

  弥留之际,海外的子女赶回来给他送行,他执意不搞告别仪式,不要悼词,不留骨灰。因为此前,他和几位“三无”老友有个约定。

  陶老和几位自由职业者,分别挂靠在市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但无官可称、无权可用、无薪可领。多年来,这些“三无”老人笔耕不缀,有人说他们是“书画家”,有人说他们是“散文家”,也有人说他们是“评论家”,可他们自己却说:“侧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

  三年前,陶老和几位“三无”老友一同参观漫画展,其中有两幅竟成了他们的“后事指南”。

  一幅画的是,一位老人坐在床上,上身披着毯子,下身盖着被子,一手托着夹子,一手拿着铅笔,看着墙壁上的自画像,给自己写悼词。

  另一幅画的是,几位老人衣着随意、神态安详,围着马桶看新故老友的骨灰被水冲走。

  “生者寄也,死者归也。” 陶老颇有感触。他说,这两幅杰作对禹王的箴言作了生动深刻的形象诠释。几位“三无”老友一致赞同,于是约定:

  既然生前已经“三无”,何不身后再加“三无”:无告别仪式、无悼词、无骨灰。如此便彻底“一身轻”了!

  他们说着笑着,仿佛真的感到轻松了许多……

  注: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大荒老头
  2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0 积分:37162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9/8/21 21:4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1 8:43:00 [只看该作者]

“三无”老者可称最高境界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2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1 8:45:00 [只看该作者]

我想人到了“三无”这种境界,就算是真正的看开了,不容易。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麦田新绿
  3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3 积分:12933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3 15: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1 17:46:00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两位版主言简意赅的批阅点睛!

 回到顶部
总数 12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