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白山黑水 → 原创短篇小说集锦


  共有1071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短篇小说集锦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轻舟
  6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9871 积分:156737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0/20 14:14:00
.报到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4 6:43:00 [只看该作者]

一生的遗憾!



width="80%">size="3" face="宋体">欢迎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6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4 17:00:00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小梁怎么会这样呢?看来他对珍珍不是真心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麦田新绿
  6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3 积分:12933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3 15:05:00
岁月蹉跎爱依然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5 21:16:00 [只看该作者]

  初恋,是许多知青难忘的记忆。

  有一次返京的知青聚会,尽管大家都已经是中老年人,但仍有人不顾一切地寻找当年初恋的情人。没有人指责,也没有人赞同。

  饭后,我们几个男知青聚在一起,有人提出进行一次“男人之间的谈话”。于是,每个人都无所顾忌地坦言当年初恋的经历。其中就有《雨夜》的素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大荒老头
  6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0 积分:37162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9/8/21 21:4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5 21:51:00 [只看该作者]

我很羡慕知青夫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麦田新绿
  6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3 积分:12933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3 15: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7 10:32:00 [只看该作者]

 

       蹉跎岁月有心人

 

  1982年12月24日。

  首都北京的政协礼堂灯火辉煌。

  首届全国农村读物评选授奖大会的颁奖仪式正在进行。在热烈的掌声中,52岁的完达山农业技术学校副校长程云路副教授,健步走上主席台,双手接过系着大红缎带的金字奖状。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这次评选活动,是对1979年到1982年专为农村读者编写的出版和重印图书创作、出版工作的一次检阅。获奖的48种作品是从全国70个出版社推荐的299种图书中评选出来的。程云路和夫人蒋静合写的《农机作业故障200解》,荣获二等奖,是黑龙江省唯一获奖的农村读物。

  借春节探亲的机会,我顺路来到程云路家。

  一见面,程副教授就用不同厚度、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纪念品“款待”了我:一本像精装新华字典似的《农机作业故障200解》,分别用32开笔记本、资料本和白纸本誊改的初稿,以及10多厘米高的一叠稿纸——第四稿。

  “这么大的工作量?”我不禁有些吃惊。

  “这还不是全部。”程副教授微笑着告诉我,写这本书,先后共抄了5遍。

  我心中计算:如果都抄在稿纸上,摞起来得半米多高!

  程云路中等身材,稍胖,前额很宽。在交谈中得知,他1951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1954年冬来到黑龙江垦区开荒建场。“文革”前,他曾在全国和地方报刊发表有关农机技术的文章40多篇,并为农垦部起草《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技术规程》,撰写过3篇有关开荒沼泽地的论文。蒋静助理工程师(后改为助理会计师),1957年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后到垦区,担任过拖拉机驾驶员、包车组长、机务副队长、技术员等职务,“文革”时期被迫改行从事会计工作。

  “你们怎么想起要写这本书呢?”我问。

  “信念。”程副教授郑重地回答。

  他说,“文革”开始不久,自己就被定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反复批斗,革去了农场机务科长、分场副场长的职务,下放劳动。爱人蒋静也受到株连,进了“学习班”。

  “你们就是在这种逆境中开始构思这本书的?”

  “是的。”他们告诉我,面对这场“内乱”,他们有过极大的愤懑,有过深切的苦痛,可是事情却开始走向反面,无尽无休的大批判完全丧失了“触及灵魂”的作用。

  程云路开始冷静地思考。他反复告诫自己:相信党,相信群众,黑夜总会过去。当他发现那时许多人在农机作业中不懂科学、不讲技术,给生产带来损失时,一种不可遏制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心想,现在虽然不让我工作,但我还可以思考,可以偷偷地把多年从事农机工作的实践经验系统加以总结写成书,将来总会有用场。

  不久,人们发现,这个“老黑”比过去更“老实”了。接受大会小会批判时,他低头打“腹稿”;参加政治学习时,他偷偷地作自己的“记录”。谁也没有料到,他构思书写的竟是27项农机作业的200种常见故障。这一张张零碎不堪的小纸片,竟然成了《农机作业故障200解》的第一稿!

  收工回到独居的小屋里,程云路就关起起门,伏在自己钉的炕桌上,边改边往一本本空白资料本上抄。他知道,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马虎。弄到一本很厚的大笔记本后,他又以方櫈当桌,改写了第三稿。除了程云路自己,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这本书中倾注了多少心血!

  当我注意到第四稿的笔迹与前几稿迥然不同时,程副教授指着夫人说:“后两稿都是她利用业余时间誊写的。” 坐在对面一直沉默不语的蒋静告诉我,那是全家团聚以后的事。粉碎“四人帮”,农机要推广,出这本通俗读物显得更迫切了。她每天晚上抄写,不时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并精心绘制了65幅插图和21张图表。就像精工雕琢宝玉一样,19万字在她的笔下字斟句酌,终于大功告成。正像有关领导在授奖大会上讲的,真正写出深入浅出的通俗读物并不容易,有时甚至比深奥的文字还要难一点。那种认为写农村读物是水平不高、低人一等的观点和风气应该改变。

  听听专家们的评语吧!1982年4月,东北农学院农机系和农业机械研究室的专家教授们审阅了《农机作业故障200解》后一致认为:“全书文字通俗,条理清楚,如从事农机工作的同志人手一册,平时经常翻阅,各项作业都按书中的‘解决办法’进行,作业质量将大大提高一步,增产潜力将进一步发挥。从书中可以看出,程云路同志有坚实的农机和农学方面知识,在从事多年农机工作人员中也属难得。”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切都是在蹉跎岁月的逆境中完成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轻舟
  6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9871 积分:156737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0/20 14:14:00
.报到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7 10:50:00 [只看该作者]

逆境塑造人,难能可贵!

可,有多少人才被埋没啦!



width="80%">size="3" face="宋体">欢迎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麦田新绿
  6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3 积分:12933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3 15: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8 22:15:00 [只看该作者]

 

哥德有句名言:巨匠是在限制中发展自己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轻舟
  6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9871 积分:156737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0/20 14:14:00
.报到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9 6:3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麦田新绿在2011-10-18 22:15:00的发言:
 

哥德有句名言:巨匠是在限制中发展自己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bbe-b8c7-3e9ae8d4fa48.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width="80%">size="3" face="宋体">欢迎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麦田新绿
  6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3 积分:12933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3 15: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4 13:18:00 [只看该作者]

 

                献 身

    关于“尾山七英雄”,已经有人进行了虚构。其真实人物和真实事迹究竟是怎样的呢?就我了解情况,作一简介。

    1976年3月13日,黑龙江省五大池东端的尾山脚下,尾山农场六队的七位女知识青年,在扑灭一场山火的战斗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壮丽的青春。她们是:

    杨淑云:哈尔滨下乡知识青年,共青团员,19岁;

    汪贵珠:上海下乡知识青年,29岁;

    施宝慧:哈尔滨下乡知识青年,共青团员,27岁;

    朱慧丽:上海下乡知识青年, 28岁;

    朱慧娟:上海下乡知识青年,共青团员,24岁;

    李桂芬:上海下乡知识青年, 23岁;

    檀文芳:上海下乡知识青年,共青团员,24岁。

    事情传到北京,中央领导作了批示。

    同年7月,《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黑龙江日报》等中央、省、地、市媒体和作家、诗人等创作人员数十人云集尾山农场,深入采访有关“七英雄”的先进事迹。如此大规模的“宣传会战”,在黑龙江垦区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现在,有关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已很难找到,但在哈尔滨市红旗大街农垦展览馆的墙壁上,还能清楚地看到“尾山七英雄”的名字。她们将永远活在北大荒人的心里。

    事情的真实情况大体上是这样的:

    1976年3月13日,尾山农场六队。选种机旁人来人往,送肥路上歌声嘹亮。就在这时,一场严峻的考验突然出现在每一个人面前。           

    中午,七级大风卷着一股山火,从西北向六队猛扑过来。

    党支部书记徐义志奔上一块高地,观察火情。只见西北方向一片黑烟,滚滚腾腾,直冲云霄。大火以每秒14米的速度压向六队。它,严重地威胁着场院上260多吨种子、口粮和饲料,威胁着3600多平方米青年宿舍和职工住房,威胁着全队400多人的生命安全。

    火光就是命令。

    正伏在桌上写日记的杨淑云,顾不得合上日记本,扔下钢笔,起身冲出门外……

    刚端起饭碗的汪贵珠,推开饭菜,呼喊着:“快、快、快!打火!”顺手拾把树条,直奔西北……

    帮助崔兰英打好饭菜热在炉子上的施宝慧,放下才咬一口的馒头,跑在同宿舍女青年的最前面……

    手里正忙着给女青年小陈织毛裤的朱慧丽,扔下毛裤,跑步奔赴火场……

    正在休病假的朱慧娟,不顾小队长的劝阻,掀开棉被,翻身下床,连头巾也没围,夺门而出……

    正往洁白的枕套上绣着红花的李桂芬,丢下针线就往外跑。有人问她:“你害怕吗?”小李嘴上没说,却用行动作了最好的回答…… 

    檀文芳跑到门口,突然停下脚步。紧急时刻,她还记挂着脚被扭伤的俞晓英:“晓英,你的脚还没好,不要乱动。我回来给你换药,你等着!”说罢,转身向烟云火海冲去……

    火,已经蔓延到离六队仅有几百米的桃树沟。

    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杨淑云等7位女青年和全队200多名知青一起,同烈火展开了殊死搏斗。

    风卷火头一丈多高,10米以外就烤得人脸火辣辣疼;遍地烟尘,使三五步远就对面不能见人;严重缺氧,憋得人喘不过气来……

    杨淑云等7位女青年,咬紧牙关,挥臂猛打,两米长的桦树条,不一会儿就烧剩下了半截。

    就在刚刚打开一条200米长防火道的时候,突然一阵旋风刮来,几秒钟前的安全地带,顷刻变成了火海……

    烟火之中,男青年小赵迎面碰上杨淑云,只见她上衣烤得发黃,左袖冒着青烟。小赵赶忙把她袖子上的火扑灭,挥臂指向东北,说:“快撤!”

    杨淑云却高声喊道:“火里有人!”她手里挥舞着烧剩半截的树条,转身奔向大火。这是小杨到边疆一年零三个月中,第三次冲入火海,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

    “不要往火里跑,危险!”小赵焦急地呼唤。但是,这位年仅19岁的知识青年,没有迟疑一下,硬是冲进浓烟烈火之中……

    冲天的浓烟惊动了全场。场部和邻近生产队纷纷赶来支援,农场领导亲临现场,指挥灭火。经过3个多小时的英勇奋战,火扑灭了,粮食、房屋保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保住了。然而,为了胜利,杨淑云、汪贵珠、施宝慧、朱慧丽、朱慧娟、李桂芬、檀文芳7位女青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噩耗传来,震动了全队职工、家属的心。人们看着七位青年那刚刚开头的日记,那才吃了几口的饭菜,那顾不得围上的头巾,那没有织完的毛裤,那未曾绣好的枕套……止不住滿眶热泪,唰地掉了下来。

    俞晓英看着自己扭伤初愈的脚,想着战友牺牲前亲切的话语,泪花点点滴滴,浸湿了衣襟。

崔兰英望着战友牺牲前给自己热在炉子上的饭菜,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话。

    4月4日,尾山农场召开了“七英雄”追悼大会。

    中共尾山农场党委,根据杨淑云同志生前的申请,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尾山农场团委决定,授予杨淑云、施宝慧、朱慧娟、檀文芳“模范共青团员”光荣称号;根据李桂芬同志的生前申请,追认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

    七位英雄战士的遗体,安葬在五大连池畔小红山的向阳坡上。

    十二座青山肩并肩

    为七位英雄做陵园

    五大连池涌雪浪

    把英雄的事迹日夜唱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寒江
  7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968 积分:16804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11/8/25 18: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4 14:19:00 [只看该作者]

缅怀知青英雄们,你们与黑土地共存,永垂不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