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转帖]看一位老专家的故事


  共有68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看一位老专家的故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先乡后城
  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902 积分:25444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0/12/15 12: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4 15:38:00 [只看该作者]

       出错很正常,谁都有可能出错,可贵的是您那羞答答的做派,还捎带别人是小鬼,您是阎王啊?就算您是阎王,也用不着和我们小鬼吹哲学,什么“否定的否定,就是一定”我们不懂,根本就不想懂。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二黑
  1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72 积分:1866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23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4 19:58:00 [只看该作者]

从陈佩芬的经历看,她也是自学成才,成为中国文物界的知名人士。
这倒使我想起当年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文革结束后,“四化”建设需要大量人才,首当其冲就是我们这些“知识青年”,能不能尽快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不可否认,在我们知青中间,也有不少人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取得很大成绩。
但是,与老专家们相比,我们取得的业绩还是差得太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吴为
  1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52 积分:548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20 0: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4 22:5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二黑在2013-11-24 19:58:00的发言:
从陈佩芬的经历看,她也是自学成才,成为中国文物界的知名人士。
这倒使我想起当年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文革结束后,“四化”建设需要大量人才,首当其冲就是我们这些“知识青年”,能不能尽快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不可否认,在我们知青中间,也有不少人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取得很大成绩。
但是,与老专家们相比,我们取得的业绩还是差得太远!

 

二黑老兄提到“四化”,好像已经是非常久远的事情了。

 

不知二黑老兄对“与老专家们相比,我们取得的业绩还是差得太远!”依据是什么。就专家教授的数量来说,现在专家教授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专家教授可是要有学问的,不是吗?就拿陈佩芬来说,在毛泽东时代,她可能也不是什么专家吧。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同样是读书学习,我们的父辈就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同样是陈佩芬,一个高中都没有毕业的人,都通过自学可以成才,而我们就差的“太远”。特别是,我们经历了科学的春天,应该比我们的父辈拥有更好的条件,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难道是我们的能力不如我们的父辈,是王小二过年吗?为什么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二黑
  1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72 积分:1866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23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6 20:44:00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时代也有“大跃进”等好大喜功的事情,但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人们追求的不是“金钱”,而是荣誉。
因为追求荣誉,人们可以坐下来认真看书,认真研究学问、钻研技术,向科学进军!所以各方面业绩成果辉煌,两弹一星不说,哥德巴赫猜想也不说,上面的马承源馆长就是从行政干部钻研成为青铜器专家的,陈佩芬进馆以后师从马承源,也入门青铜器,成为专家。
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只有争着当官的,没有认真搞学问的,什么大学文凭、在职读博都是糊弄鬼的把戏,所以有人说,现在中国没有学问“大师”,只有官场“大师”。
现在人们也追求名誉,但追求名誉的目的是捞钱。

 回到顶部
总数 14 上一页 1 2